第2228章 滚一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若晴进来后,先是过去两个小孩子那里转了下,捏了捏他们的小手,又摸了摸小鼻子。  

小孩子的手都是露在外面的,在这冬天,小手有点凉凉的,是正常现象,不用慌。  

小鼻子如果凉凉的,那就说明小孩子的脚或许有点冷。  

此外,还得留意孩子的后背,他们喜欢玩闹,跑跳。  

搞不好后背的亵衣早被汗打湿了,所以,一旦发现这些,还得适当的往后背塞一些轻薄,容易吸收汗水的棉布帕子…  

当杨若晴在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时,她发现这两个小家伙,似乎并不怎么领情。  

反而,还有些嫌弃她妨碍了他们两个玩过家家了…  

她也是哭笑不得,只得退回了锅台这边,准备帮王翠莲她们烧饭。  

王翠莲道:“今个啊,菜不多,不过都是几样硬菜,用不着你动手,我掌勺就成。”  

硬菜?  

杨若晴往锅台里面瞅了几眼,果真,一只大盆,盆里面是烧了个七成熟的五花肉,还有排骨。  

然后面前这口小锅里,满满当当一锅杂鱼,其间还混夹着河虾,螃蟹,  

咕哝咕哝煮了一大锅醇香的汤,生姜,大蒜,腌制的红辣椒,花椒…  

杨若晴暗暗吞了口口水,对王翠莲道:“果真是实打实的好菜啊,咱庄户人家下酒下饭,不要花样,就要这些实在东西最好。”  

“那啥,大妈,那我先去把那篮子白菜给洗了。”  

“晴儿,不用洗,都洗干净了,等会鱼起锅了,掰扯下白菜,滚一圈就成了。”  

“好,那我掰扯白菜!”  

灶房里,大家有条不紊的忙活了起来。  

不一会儿,外面院子里又传来脚步声和说话的声音,应该是又来了吃饭的人。  

很快,骆铁匠就往灶房探了个头,“翠莲啊,还有茶碗不?老四两口子过来了,你来帮忙找下茶碗啊!”  

王翠莲把手往腰间的围裙上抹了下,暂把锅铲柄交给了一旁的杨若晴,转身急匆匆出了灶房。  

当王翠莲再次回来的时候,身后跟了刘氏。  

刘氏手里捧着一碗茶,进了灶房后就笑得灿烂的跟众人打招呼。  

孙氏她们碍于面子,自然也是微笑着回应。  

杨若晴才懒得顾及那些呢,像今个这样请吃饭,一般人家都是派一个男人过来做下代表。  

除非像老骆家和杨华忠家这样的姻亲关系,才会全家过来。  

所以刘氏的到来,就是专门过来蹭饭的。  

“四婶,你这也跑过来了,等会三个孩子咋办?”杨若晴一边侍弄着锅里的鱼,边撩起眼皮子朝刘氏那边瞅了一眼,问。  

“你做娘的都跑出来蹭饭了,留下三个孩子在家里饿啊?”她又问。  

这话,上来就不给面子。  

换做其他任何人,早火了。  

可是,刘氏不是一般人。  

正因为她脸皮比城墙厚,所以杨若晴才故意这么说。  

“哎呀,今个可是骆大哥家鱼塘丰收的好日子,我当然要过来凑个热闹嘛!再说了,这天寒地冻的,拽着三个孩子过来多不方便?等会我吃完了,剩饭剩菜给他们打包一点回去就行了,他们人小,量小,吃不了几口。”刘氏道。  

王翠莲忙地道:“她四婶啊,你还是再跑一趟,把三个孩子都带过来吧,吃剩饭剩菜那咋成呢?”  

孙氏也道:“就是,你这做娘的不在家,留三个孩子在屋里,也不放心啊!”  

王翠莲又道:“你再跑一趟吧,去把三个孩子也接过来,吃口热饭热菜,你看我们家这两个小家伙也在,孩子们有伴。”  

刘氏犹豫了下,最后还是摇头。  

“算了,他们来了闹得慌,大家都不得清净,喝酒的人都不自在,我回头给他们捎带点就行了。”她道。  

杨若晴撇了撇嘴,“我看四婶你是担心带了三个孩子过来,你得分心,自个不能吃好喝好吧,还找借口。”  

这话说的,第二打脸。  

换做一般人,早跳起来了,但刘氏显然又是例外。  

她笑了起来,脸上虽然有着被一语戳中心思的心虚,但却用夸张的笑容来掩盖这份尴尬。  

“人艰不拆嘛,晴丫头你这嘴皮子咋就跟刀子似的呢?就不能给你四婶我留点面子呀?”刘氏笑嘻嘻问。  

杨若晴翻了个白眼,感觉遇上刘氏这种人,真的是醉了。  

从前她还会跟自己争吵几句,辩解几句。  

现在,她进化了,学聪明了,不管杨若晴说啥,她就是嬉皮笑脸。  

让杨若晴竟然有种一拳头砸在棉花枕头上的错觉,哎,罢了罢了,看在四叔的面子上,不就一顿饭么,吃得起!  

这边,刘氏凑到孙氏跟前,压低了声,一脸神秘的道:“三嫂,我跟你说个秘闻,你可千万要保密哈,不然,这事儿传出去,对咱老杨家的声誉可真心不得了!”  

“啊?”孙氏正在专心往面前的灶膛里塞柴禾,听到刘氏这番话,打了个楞子。  

“四弟妹啊,那你还是甭跟我这说了,这种秘闻我最好还是不要听了。”孙氏下意识道。  

杨若晴了解孙氏,这不是孙氏在故意怎么着,妇人本身就是这样的性格。  

不像刘氏,上串下跳,到处捕风捉雨,见风就是雨。  

刘氏听到孙氏说不听,急了。  

“三嫂,你放心,不说出去就没事了…”  

“四弟妹,我真的不想听了,你别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