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0章 成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大厨笑着道:“东家你就放心好了,咱们酒楼,开业至今接过的寿宴不下二十单。”  

“这规模,菜品,花样,仪式啥的,咱都有经验啦。”  

“这回你嘎公的寿宴,我们一定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为他老人家添寿。”他道。  

听到这话,杨若晴很是高兴,“周大叔,你办事,我放心,那寿宴的事,就拜托你,也拜托大家了。”  

“东家客气了。”周大厨等都道。  

杨若晴又道:“明日初七,后日初八,后日不营业,跟底下的伙计们都说一声。”  

“等把我嘎公的寿宴圆满办过去了,我给大家封红包。”  

“多谢东家。”  

晌午饭是在酒楼吃的,吃晌午饭的时候,骆风棠过来了。  

“咋样?见到那班主了吗?”杨若晴问。  

早上的时候两人一起来镇上,到了镇口便暂且分道扬镳。  

她来酒楼,他则去了那个戏班班主家中拜访,再次敲定初八日唱戏的事。  

听到杨若晴的问,骆风棠微笑着点点头。  

“跟班主说好了,初八日上昼过来,晌午正酒宴的时候唱一曲贺寿的大戏。”  

“价钱和打赏啥的,也都谈好了,一切就绪,你不用担心。”他道。  

杨若晴笑了,“那就好,跑累了吧?来,先喝口茶,马上就吃饭了。”  

她要给他泡茶,被他拦住。  

“不用那么费事儿,我喝你的那碗就成了。”他道。  

她看了眼自己的茶碗,道:“我那茶叶都喝了三遍了,淡了…”  

“没事儿。”  

他说着,抓起她的茶碗,顺着她唇角碰触过的地方大口喝了起来。  

杨若晴怔了下,眼底随即掠过一丝甜蜜。  

掏出袖子里的帕子,垫起脚来为他擦拭着额头的汗。  

“喝好了么?”她问。  

他点头,看着她:“晴儿的茶,真好喝,甜。”  

她脸红了下,道:“我的茶不甜,是你的嘴巴抹了蜜。”  

骆风棠嘿嘿的笑。  

杨若晴嗔了他一眼,“傻笑。”  

然后推了他一下,“走啦,吃饭去啦。”  

“嗯!”  

他把茶碗放在边上的桌子上,两个人一块儿出了雅室去了前面的大堂。  

吃过了晌午饭,两口子打算去街上买点东西,然后就回村去了。  

杨华明追了出来,“晴儿,棠伢子,等一下。”  

杨若晴转过身来,看着杨华明:“咋啦四叔?”  

杨华明道:“三天前我回村去,你四婶跟我说,家里那几个孩子吵着要吃红烧肉。”  

“先前我看你们过来了,就赶紧去瓦市称了三斤五花肉,你帮我带回去交给你四婶。”  

他说着,递过来一挂生猪肉,生猪肉顶端用稻草绑着。  

杨若晴接过了猪肉,“好的,四叔还有啥其他话要我转达不?”  

杨华明想了下,道:“你就跟你四婶说,我今个不回去了,索性等初八日寿宴完了再一起回去。”  

“你再跟她说,这三斤猪肉烧熟了,记得要给你爷奶留一份,别娘几个躲灶房全吃了。”  

听到这话,杨若晴笑了声。  

杨华明也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不叮嘱不行,你四婶那个人啥脾性,你也晓得。”  

杨若晴点点头:“嗯,四叔不用解释,我理解,理解。”  

两口子在街上买了一些东西,大多都是生活日用品之类。  

然后便是水果。  

这个季节,甘蔗,橙子,苹果都有。  

杨若晴每样都买了一些,这个季节有些干燥,家里的老人孩子都需要多吃点水果。  

尤其是骆宝宝。  

小家伙消化方面不是太好,有时候两三天才能等来一泡便便。  

而且便便还好干涉,坚硬。  

每次给小家伙拉便便的时候,孩子都格外的吃力,艰难,甚至还带着一些血丝。  

这个事儿,让拓跋娴,孙氏她们伤透了脑筋。  

所以杨若晴打算多买些橙子之类的,回去给孩子压橙汁喝,补充维生素。  

日头还没落山,小两口就到了村子里。  

“棠伢子,你先回家吧,我把肉给四婶送去就过来。”  

跟骆风棠那交代了一声,杨若晴拎着那三斤五花肉进了村。  

老宅里,刘氏坐在院子里洗衣裳,康小子在边上玩耍,拿着一只扫地的笤帚放在胯下当作马,满院子哒哒哒的骑着。  

听到脚步声过来,刘氏赶忙儿抬起头,朝声音这处瞅。  

“呀,啥风把晴儿你给吹过来啦?”  

她问,一眼就看到了杨若晴手里拎着的肉,眼睛顿时一亮。  

“哟,这肉是…”  

“我刚从镇上回来,这三斤猪肉,是四叔托我带回来给四婶你的。”  

杨若晴道。  

听到这话,刘氏手都不甩,直接站起来奔到杨若晴跟前。  

用那还沾着皂角粉的手接过了肉,在手里掂量着,然后满意的笑了。  

“算你四叔还有点良心,自个天天在酒楼吃香的喝辣的,知道我们娘几个在家里受苦,还晓得捎点肉回来。”刘氏道。  

杨若晴扯了扯嘴角:“四婶,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你哪里受苦了呀?”  

她问,打量了一眼刘氏,杨若晴接着道:“你这吃的,穿的,在村里可是上等。”  

“比起那些又要带孩子,又要喂鸡喂猪,还有下地干活的妇人们,你这连菜园子都不咋打理,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