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章 说胡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不晓得他们往返荔城,要多少天才能回来,这看着棠伢子一天比一天消瘦,嗜睡,真的好着急啊!”  

隔天,杨若晴从骆风棠屋子里出来,小雨在院子里打扫院子的时候,跟杨若晴这忧心忡忡的道。  

“昨夜咋样?半夜醒了没?早饭又没吃?”  

她看了眼杨若晴手里端着的那碗压根就没动的饭碗,又问。  

杨若晴摇了摇头。  

“还是昨夜喂他吃了半碗红枣煨饭,一直睡到现在。”她道。  

“方才我去唤他,睁了下眼,看到是送饭,摇了摇头,就又睡着了。”  

杨若晴道,站在屋檐下,望着那冉冉东升的日头,心里却一片黑暗。  

小雨也放下了笤帚,站在一旁,陪着叹气。  

上昼的时候,长庚他们都过来看望骆风棠,骆风棠的病,现在是牵动所有人心的一件事。  

“晴儿,你说咱要不要也去设点土方子来试试?”  

长庚作为这里面最年长的长辈,私下里将杨若晴拉到一旁,小声问。  

杨若晴怔了下,“土方子?长庚叔你的意思是…?”  

是寻偏方药方呢,还是去求神拜佛?  

长庚道:“求神拜佛。”  

杨若晴迟疑了下。  

“说实话,上回我二伯的事,我都不太敢相信了。”她道。  

“我奶去找神婆设了法子,可是二伯照样还是死了。”  

“或许有那样的高人吧,可是,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找?找到的,都是一个江湖骗子!”杨若晴道。  

“算了,找神婆和神棍就罢了,这两天挑个双日子,我去附近的庙里烧个香,许个愿看看。”她道。  

长庚点点头:“好,大夫要请,进庙烧香也要。”  

决定好了后,杨若晴随后去找拓跋娴和萧雅雪说这件事了。  

听到杨若晴要去附近的庙里烧香,拓跋娴道:“我去,你留下,风棠身边缺不得人。”  

杨若晴道:“寺庙在镇外的一座山的半山腰,路途有点远。而且这里是南方,越往南方越靠近南蛮子之地,我担心…”  

拓跋娴摇头,道:“没关系,我让雅雪和护卫队陪我一起过去,不会有事的。”  

“何况,风棠是我儿子,我是他娘,我去庙里许愿,望菩萨念在我一片虔诚的份上能保佑风棠!”  

听到拓跋娴如此说,杨若晴也只得作罢。  

棠伢子现在身边确实少不了人。  

一转眼,两天过去了。  

拓跋娴和萧雅雪都从寺庙回来了,李大耳和那日松那边还没有回来。  

而骆风棠的情况,却越发的差了。  

一天十二个时辰,几乎十个时辰都在睡。  

昏昏沉沉的睡,还时不时的发烧,说胡话。  

说的什么话,杨若晴一句都听不懂。  

有时候半夜还会突然醒来,睁开眼,盯着那帐子顶篷发呆。  

“棠伢子,你醒了?”  

杨若晴随即也坐起了身,看着他。  

“渴不渴?要不要喝点茶?”她又问。  

面对她的询问,骆风棠无动于衷,依旧目光直勾勾的盯着帐篷发呆。  

“棠伢子,你咋啦?”  

杨若晴又问,并伸出手去,在他眼睛前方轻轻晃了晃。  

他依旧无动于衷。  

这下,杨若晴真的有点被吓到了,一骨碌坐了起来。  

“棠伢子,棠…”  

后面那句才喊了一半,骆风棠的眼珠儿突然动了下。  

然后,他转过头来,视线落在她的身上。  

这眼神,无比的清明,深邃,锐利。  

里面就像有一层戾气在涌动。  

跟他的眼神碰撞在一起,杨若晴心底突然寒了下。  

透过这眼神,她仿佛看到了血雨腥风,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  

这是骆风棠的眼神,却又不是骆风棠的眼神。  

因为他的眼中,完全没有她的影子。  

看着她,如同看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这种感觉,让杨若晴心慌。  

“棠伢子,我是晴儿啊,你、你咋啦?”她喃喃着问道。  

他还是看着她,静静的,那眼神里,释放出一股无形的威慑。  

“嘶…”  

杨若晴倒吸了口凉气,鼓足勇气伸出手去,轻轻抚在他的额头上。  

触手一片滚烫。  

“棠伢子…”她焦急的唤了一声,也顾不上去分析他这眼神了,赶紧下床去给他拿她事先准备好的退热的药。  

当她端着汤药回到床边时,床上的他,眼睛再次闭上了,并发出了均匀而深沉的呼吸声。  

“这就睡着了?”杨若晴有点懵圈了。  

走了过来,轻声唤他:“棠伢子,棠伢子醒醒啊,喝药了…”  

回应她的,是他深沉的鼾声。  

杨若晴又腾出一只手来摸了下他的额头。  

奇怪的是,先前明明还一片滚烫,这会子,竟然又冰凉了。  

“真是邪门了啊,这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啊?”  

杨若晴诧异极了,两世为人,从未遇到过这种怪事。  

医学上,似乎也没有类似的怪病啊,这到底是咋回事啊,谁能指点下迷津?  

这一夜,听着枕边人深沉的呼吸声,杨若晴却久久不能成寐。  

一整夜都在翻来覆去中度过,一会儿琢磨着他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一会儿又在琢磨着那日松和李大耳他们几时能回来。  

就这样,半醒半睡,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睡着。  

就这样,一直到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