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黑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是那样子的!”  

杨华明冲了过来。  

“是我大哥不用心,叫他出来烧香莫抽旱烟,还要抽,火星掉到地上把茅草给点着了…”  

“老四,你瞎说啥呢!”  

老杨头喝了杨华明一嗓子。  

杨华明一脸憋屈。  

“为啥不能说?只要长了眼的,都晓得这火是咱老杨家挑起来的。”  

“既然是咱老杨家挑起来的,我就要把那个始作俑者推出来,为啥要咱一个个帮着大哥背黑锅?”  

杨华明的嗓门,吼得比老杨头的嗓门还要响亮。  

老杨头怔住了,呆呆看着杨华明,最后气得脸色都变了。  

边上,杨华忠和杨华洲都过来劝杨华明,“算了老四,少说两句,今个过年。”  

“是啊,火扑灭了就成了,大家都甭说了。”  

里正和其他村民们看到老杨家父子两个都吵起来了,质问的话也都不好再说了。  

“你们家老大呢?咋没见他人影?”  

人群中,有眼尖的问。  

众人这才发现,杨华安当真不在。  

老杨头四下张望了一番,“奇了怪了,先前扑火的时候,我还听到他咳嗽,那声响就在我跟近不远处呢,哪去啦?”  

这时,骆风棠的声音从一旁那堆烧焦了的树木后面传来。  

“大家快来啊,杨大伯在这呢,他昏过去啦!”  

众人皆惊,赶忙儿围拢过来。  

果真,杨华安躺在地上,脸上被烟灰熏得跟黑炭似的。  

眉眼紧闭,一动不动。  

“福伯呢?福伯快来呀!”  

“来了来了!”  

上山烧香的福伯也赶紧奔了过来,把供奉祖宗的茶水都灌给杨华安了。  

又是推柔,又是其他的折腾,杨华安一阵剧烈咳嗽后,总算是睁开了眼皮。  

看到这么多人围着自己,又瞅了眼周围这大火之后的树林,杨华安想起来了。  

“呃…咳咳咳…”  

他又是一番撕心裂肺的咳嗽,恨不得把肺都咳出来。  

却没人给他拍背。  

大家伙儿找到了他,看他醒了,各自散了。  

杨华忠兄弟们在那边收拾空篮子啥的,杨永仙兄弟也都没有过来问候杨华安半句。  

对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老是给众人扯后腿的人,大家伙儿都心凉了。  

当然,还有一个人蹲在杨华安的身旁,不离不弃。  

那个人就是老杨头。  

“老大,你还好不?能站起来不?”老杨头焦急的问道。  

杨华安咳完了一阵子,总算消停了几分。  

“爹,你扶我起来。”  

“诶,好,好!”  

老杨头赶紧把杨华安给搀扶了起来。  

“咋样?能成不?要是不成,我就喊老三他们来驮你下山。”老杨头问。  

杨华安摇头:“他是不会驮我的,我又不是个废人,爬,我也能爬下山去!”  

一场烧香祭祖活动,以一场大火宣告结束。  

老杨家这边众人收拾了一番下了山,杨若晴等也回了对面山腰,去接了王翠莲一块儿回了村。  

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下昼了,日头渐渐偏西。  

杨若晴对王翠莲道:“大妈,照着之前咱商量好的,今年的大饭你和大伯都去我们那吃。”  

“等明日大年初一,我们再回来吃。”  

对于商量好的事情,王翠莲没有推辞。  

妇人很爽快的点头:“好,我换身衣裳就过去帮你一块儿烧大饭。”  

杨若晴欣然一笑:“好啊,那我就先回去等你了。”  

“成,你赶紧去吧。”  

杨若晴和王翠莲筹备大饭,拓跋娴也破天荒的来了灶房。  

“在暖炕上窝了一个冬天,今日过年,我也想来灶房看看你们做菜。”拓跋娴道。  

杨若晴一边麻利的切着菜,听这话很是高兴。  

“当然好啊,不过灶房有点冷,我怕您受不了。”她道。  

拓跋娴道:“没事,我穿的多。”  

王翠莲抱着柴禾从外面进来,闻言笑着道:“娴夫人要是不怕脏,可以坐到灶门口去,等会灶膛里的火势起来,那里可暖和啦!”  

拓跋娴一看,农家的土灶,底下有两个灶口,分别对应着锅台上的大小两口锅。  

“嫂子,你伺弄哪个灶口啊?”拓跋娴问。  

王翠莲道:“我两口灶底一块儿伺弄,你这来了,你就坐里面吧。”  

“等会里面锅烧饭,我把硬柴往里一塞,火势就旺了,一顿饭都不用管,你只管烤火就成。”  

于是,拓跋娴坐到了里面灶门口,王翠莲坐在外面。  

锅台这边,洗菜切菜配菜炒菜,全都是杨若晴一个人包揽。  

“看晴儿炒菜,比看歌舞还要有趣呢!”  

拓跋娴一脸惬意的背靠着身后高高的柴草垛子,眯着眼,视线追着杨若晴的身影转。  

“那刀法,菜的花样,搭配的真好看,就跟雕花似的。”她再次由衷赞道。  

边上,王翠莲也是笑得一脸的憨厚。  

“是啊,晴儿会持家,炒菜更是得了她娘的真传,咱村人都晓得的。”  

听到婆婆和大妈都这样夸赞自己,杨若晴唇角勾起愉悦的弧度。  

手下的忙碌,也更加带劲儿了。  

“晴儿,今夜的大饭,你打算整多少道菜呀?”王翠莲问。  

杨若晴道:“大妈您觉着多少个菜比较好呢?”  

王翠莲想了下,道:“娴夫人,你骆大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