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脸绿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猛地抬起头来:“马王它…该不会就好这口吧?”  

听到她这番话,骆风棠哭笑不得。  

“你这丫头,说啥呢!”  

“嘿嘿…”杨若晴也笑。  

他们两个一路说说笑笑,而前面的那辆马车上,杨永进和曹八妹也在小声的交谈。  

两对年轻的男女都很享受这份单独的出行和相处。  

从望海县到长坪村这一路,平时觉得好漫长好枯燥的一条路哦,这会子,不知不觉就走到头了。  

走到头,犹自还觉意犹未尽。  

大舅的屋子里。  

杨若晴把这趟捞回来的钱,一股脑儿放到了大舅妈的手里。  

“六两是大舅带出去的,其他的,是那些人给大舅赔罪的。”杨若晴道。  

大舅妈数了下那些钱,惊呆了。  

“天哪,晴儿你是咋做到的呀?”她问。  

杨若晴抿嘴一笑:“我自然有我的法子咯。”  

然后,她走到大舅的床边。  

“大舅,这口气,已经好好的出了。”  

“你这下可以安心养伤了。”她道。  

大舅一脸感慨的看着杨若晴:“晴儿,大舅多谢你。”  

杨若晴摆了摆手。  

这时,边上的曹八妹忍不住插腔道:“哥,晴儿固然功劳第一,可还有个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  

众人听到这话,目光全部投向了曹八妹。  

曹八妹却看向身旁的杨永进。  

大舅回过神来,赶紧道:“永进小子自然也是要谢的…”  

杨永进谦虚的摆着手:“我没做啥,不过就是跑了趟路…”  

大孙氏道:“棠伢子那会子不在家,进小子你能站出来帮咱去跑那夜路,给晴儿和八妹壮胆,你也功不可没!”  

杨永进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  

闷气出掉了,大舅的伤势也恢复了一些,众人阴郁的心情这才散了些。  

临走的时候,大孙氏只留下那六两银子,剩下的那些银子死活要塞给杨若晴。  

让她和杨永进他们分了,跑路的辛苦费啊。  

杨若晴怎么都不肯接。  

大孙氏没辙,道:“那不如这样,等过两大舅伤势再好一些,咱就用这笔钱办两桌饭菜。”  

“这回你大舅受伤,家里的这些亲戚朋友,还有村里好多人家,都拿鸡蛋过来探望了呢。”  

“咱办一顿饭,请大家伙儿过来坐一坐,晴儿你说咋样?”大孙氏问。  

杨若晴笑着点头:“那敢情好呀!”  

原本这六月份老杨头和谭氏两口子轮到二房赡养了。  

杨氏回村伺候了不到二十来日,镇上的杨华明说是扭到了腿,躺在床上起不来。  

杨若兰虽然在镇上,可这些是被杨氏当作千金大小姐来养。  

十指不沾阳春水,一顿饭都烧不熟的主儿。  

翻来覆去,只会做一道从前为了讨好刘氏和沐子川,才专门去学的糖醋里脊。  

一连吃了两日六顿的糖醋里脊。  

杨华林上吐下泻,不得不托人来给村里的杨氏捎口信。  

催杨氏赶紧儿回镇上去伺候。  

这不,老杨头为了这个事儿,把杨华忠和杨若晴召来了老宅。  

“老三啊,今个召你过来,是有这么个事儿…”  

老杨头把杨华林摔伤了腿的事跟杨华忠父女俩说了。  

末了,他看了眼边上站着的杨氏,接着道:“我想跟你们三房打个商量,能不能提早个十来日接过赡养这担子,好让你二嫂腾出手来回镇上去照看你二哥?”  

杨华忠听到这话,习惯性的跟杨若晴对视了一眼。  

然后,杨华忠出了声:“爹,赡养你和娘,是我们做儿孙应尽的责任,天经地义。”  

“老三啊,你真是通情达理,那咱就说好了啊,我这就回屋收拾东西回镇上去…”  

杨氏说着,屁颠着就往屋门口跑。  

被杨若晴抢先一步给拦住了。  

“二妈,你急个啥嘛?我爹的话还没说完呢!”  

杨若晴笑吟吟道。  

杨氏愣了下。  

杨华忠的声音,随即传进她的耳中。  

“我和二哥,是手足。如今他扭到了脚,一个人在镇上也不妥。”  

“除了兰丫头和柏小子,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杨华忠道。  

自打年前为了争夺孤坟的嫡子嫡孙,老杨头和小老杨头争得打破了头。  

杨华林和杨氏的哥哥杨振邦,也是撕破了脸皮。  

虽然后面老杨头和小老杨头兄弟相认,欢喜收场。  

可是杨华林和杨振邦之间这裂缝,却一直没有愈合。  

这不,杨华林今年虽然还在镇上住着,帮杨振邦打理铺子。  

可是据小道消息说,杨华林的待遇早已一落千丈了。  

“爹,我打算去镇上把二哥接回来,让他在家里好好养伤,毕竟,伤筋断骨一百日,他这会子也没法做事不是?”  

杨华忠分析得面面俱到,言辞间带着真挚。  

听在老杨头的耳中,很是受用。  

老汉拔出嘴里的旱烟杆子,对杨华忠道:“老三啊,你这番话说到爹我的心坎里来了啊!”  

“没错,兄弟是啥?打断了骨头连着筋!”  

“眼下,你二哥扭伤了脚,在镇上孤苦伶仃的着实可怜,我也想要接他回来养伤!”老杨头道。  

杨华忠笑了:“爹,那等会我就去喊四弟一块儿,弄辆车去镇上把二个接回村!”  

“好!”老杨头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