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拉郎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华洲又问,其他人也都很好奇。  

老杨头笑着接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们想啊,那些富户和官老爷们家,都想要招个将来做官的做女婿。”  

“将来考进士,考状元,多风光啊!”  

“而好多寒门学子,也正好借此机会,娶得娇妻美眷,还能得到丈人家的钱财和人脉资助,这就叫两全其美啊!”  

众人懂了,都哈哈笑起来。  

“那些人还真是会捡便宜啊!”  

“那大哥还是赶紧修书一封,让永仙甭急着回来,也留在长淮洲等发榜。”  

“指不定回头啊,咱家双喜临门呢!”  

面对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杨华安笑着道:“好主意,等下夜里我就去给他写封信。”  

在欢快的气氛中,大房退下,轮到二房拜寿了。  

杨氏和杨若兰都穿着崭新的裙子。  

看到老杨头脚前面啥都没垫,母女两个都一脸犯难的站在原地。  

“二嫂,兰丫头,你们两个咋不跪呢?”  

刘氏笑嘻嘻的问。  

杨氏看了眼地上,朝孙氏那一脸的央求,压低声道:“三弟妹,你能帮我拿个蒲团来不?”  

“你说啥?”谭氏耳朵灵,霍地坐直了身。  

“老二家的,你方才说你要啥?”谭氏再问。  

杨氏看到谭氏问,又看到杨华林跪在地上朝自个使眼色。  

杨氏忙地摇头,正要开口说不,谭氏却破天荒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蒲团我屋里有,老三家的,你扶我去下后院我去拿蒲团过来给你二嫂和兰儿垫。”  

谭氏已经站起了身,朝后院摸去。  

孙氏赶忙儿上去搀扶住谭氏。  

这边,杨氏还陷在震惊中没回过神来。  

等她回过神来,谭氏已经出了堂屋。  

杨氏这下腰杆子直了。  

转身看了眼身后的一众人,尤其是方才故意出声的刘氏,杨氏不动声色的哼了一声。  

就要让刘氏看看,在这个婆婆的心中,同样的都是媳妇,谁的分量更重。  

很快,谭氏就拿了蒲团过来了。  

“蒲团就找到一只,老二家的,你和兰丫头谁用啊?”  

谭氏和蔼可亲的问道。  

杨氏看到一只蒲团,有点不悦。  

“算了算了,我还是跪地上得了,蒲团给兰丫头好了…”  

杨氏才刚开口,杨若兰便跪到了地上。  

“女儿怎么能跟娘抢蒲团呢,女儿给爷拜寿,跪脏了裙子也是乐意呀。”  

杨若兰一脸温顺的说道。  

这个结果,杨氏很高兴。  

婆婆待见着,闺女孝顺着,面子倍儿大。  

于是,杨氏撂了下裙子,往面前的蒲团上跪了下去。  

“啊!!!”  

刚跪下去,她就发出一声杀猪般的惨叫。  

然后,整个人像一只大兔子似的从蒲团上弹了起来,跳到一边,又摔倒在地。  

“咋啦咋啦?”  

杨华林凑了过来,急问。  

“痛,痛啊!”  

杨氏痛得浑身直哆嗦,也顾不上形象,当着众人面把裤脚撸到了膝盖处。  

两只膝盖上,密密麻麻,星星点点,全是红色的针眼儿。  

针扎得很深,针眼儿上还在往外冒着血珠子呢!  

“咋回事啊?这都咋回事啊?”杨华林手足无措。  

边上,一根拄拐‘砰’一声敲在杨华林的脑袋上。  

“你个吃软饭的怂包,你媳妇都被你给惯上天了!”  

“给你爹拜寿,还嫌地上脏要蒲团!”  

“我呸!”  

“蒲团来了,你这马脸丑妇你跪呀,跪呀!”  

谭氏一边用拄拐敲杨华林,一边咒骂。  

一口浓稠准准吐在杨氏的头发上。  

杨氏恶心得差点没晕过去。  

二房的磕头草草结束。  

接下来轮到三房。  

杨华忠和孙氏牵头,杨若晴,骆风棠,大安小安在他们两口子身后跪了一排。  

磕了头,说了吉祥话。  

骆风棠还当众给老杨头双手奉上了红包。  

老杨头捏了下沉甸甸的红包,老怀欣慰。  

“你有孝心啦,这钱,爷就不推辞啦,暂收下!”  

“回头等你跟晴儿成亲的时候,我再用这钱给我孙女晴儿贴嫁妆!哈哈哈…”  

老汉这话说出来,大家伙儿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和起哄声。  

杨若晴羞红了脸。  

骆风棠则是破天荒的厚脸皮,咧着嘴在那笑。  

还跟老杨头说:“爷,我不图啥嫁妆,一根草都不给都没关系,只要你们老杨家答应把晴儿嫁给我,我就高兴了,嘿嘿…”  

屋里的人都怔了一下,随即哄笑声更大。  

杨若晴更是忍不住轻轻跺了下脚,把他扯到一边。  

“就你话多!”  

她压低声嗔了他一句,脸上就跟喝了酒似的,火烧火燎。  

骆风棠却挠了挠头,看着她笑:“我说的真心话…”  

“还说?不准说!”她又跺脚。  

他忙地点头,“好好好,我不说不说…”  

“有些话咱私下里再说…”她又压低声补充了句。  

他怔了下,眼底随即涌上一股狂喜,更加用力的点头。  

“借过借过,莫挡着路!”  

一个圆滚滚的身躯,冷不丁从二人身后挤了过来。  

硬是从杨若晴和骆风棠中间给挤过去了。  

一看,是杨华梅。  

杨华梅扭头恶狠狠瞪了杨若晴一眼:“甭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