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去南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多的牵挂和叮嘱,也挡不住离开的步伐。  

“爹,娘,时候差不多了,得动身了。”  

看了眼东面那轮缓缓浮出云层的红日,杨若晴转过身,对杨华忠和孙氏道。  

杨华忠点点头:“好。”  

杨若晴又对孙氏笑了下,示意她放心。  

然后径直来到骡车队的最前面,扬手一挥,十来辆骡车一齐出发。  

村口那边,也站了好多送行的村民。  

因为骡车队里有十多名队员,就是从村里挑选出来的。  

今日是他们头一回出远门,家人都过来送。  

在一众亲人们的叮嘱和目送下,车队浩浩荡荡穿过村子,径直朝着村后巍峨的眠牛山走去。  

满载希望…  

头一回去那么远的地方,一路上,车队里大家伙儿都很激动,也很兴奋。  

甭说他们在这地儿土生土长,就算是他们的祖辈们,也都是一辈子没出过这眠牛山的。  

大家伙儿都很想知道,当翻越过这重重叠叠的眠牛山群峰。  

山的那一边,又会是什么样的新奇世界?  

众人情绪高涨,骡子也喂的膘肥体壮,赶路很快。  

一日下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口气征服了好几座山头。  

路上偶尔小歇一下,饿了就吃些带来的干粮,渴了,就喝些山里的清泉。  

当日头落山,四下的光线渐渐暗淡下来。  

长庚追上来问杨若晴:“晴儿,天快黑了,夜里山路难走,咱要不找块地儿过夜吧?”  

杨若晴点点头,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张羊皮纸地图来。  

“长庚叔,大耳朵,你们两个帮我把地图拉开。”  

她道。  

地图很大,拉开来足足有一条成人手臂宽。  

上面画的,正是这几百里眠牛山的地势走向。  

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峡谷,每一条瀑布,每一个山凹,甚至坐落在山凹里的每一处村庄的名称…  

在这张地图上,都能找到。  

地图是骆风棠这趟回来带给她的。  

此刻,长庚和李大耳两个人把地图拉开,举到跟杨若晴视线相平的高度。  

好方便杨若晴站在地图前观看。  

她的视线,一寸寸扫过面前的地图。  

然后伸出手指来指着其中一个点:“我们此刻已经过了五座山头,来到了一个叫做‘擦树坡’的地方。”  

她一边看,一边跟边上的长庚,李大耳和大牛三人解释着现状。  

“照着地图上的走势,前面五里开外,又会出现陡壁悬崖。”  

“大牛叔,你去跟兄弟们说下,今个就赶到这里,让他们原地稍作歇息。”  

“大耳朵,你去附近找一处有水的坡地,记住,一定要视野开阔。”  

视野开阔,夜里倘若有野兽靠近,也好早有防备。  

不然,被野兽们包了饺子都不晓得。  

大牛和李大耳分头行动起来。  

这边,长庚把地图收好,问杨若晴:“那我做点啥?”  

杨若晴道:“等会大耳朵找到了坡地,长庚叔你就带着他们搭帐篷。”  

“好。”  

很快,李大耳就回来了,找到了合适的坡地。  

杨若晴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  

让长庚带着几个兄弟赶紧过去搭帐篷。  

李大耳几个牵着骡子去喝水,喂料。  

大牛则带着两个人开始搭小火灶,插竹棍,挂吊锅。  

把带来的米放进去熬粥。  

赶了一日的路,白天就吃很硬很硬的饼。  

夜里才能熬点米粥喝。  

这对于大家来说,营养确实不够。  

可这出门在外,也只能这样了。  

而杨若晴自己,则来到坡地附近,爬上一块大石头,极目远眺。  

天色渐暗,视线前方,全都是重重叠叠的山林树木。  

长坪村早被抛在后方很远很远的地方。  

夕阳西下。  

看着脚底下坡地上大家伙儿兴奋得搭着帐篷。  

大家伙儿虽都远离家门,可是情绪却一如既往的高涨。  

搭帐篷的时候,有说有笑。  

杨若晴勾起唇角。  

若是他们是被抓了壮丁,又或是去参军。  

这会子一个个肯定焉巴,想妻儿,想爹娘啥的…  

可这会子情况大不同。  

他们只是短暂的出远门,送完货还会回到熟悉的家中。  

而且,因为这趟路程远,翻山越岭,酬劳也高。  

等到回来,一个个手里就能结算到一笔丰厚的薪酬。  

给妻子扯衣服,给儿女买吃食,给爹娘孝敬…  

这挣活水钱的滋味,有盼头,有动力啊!  

看到兄弟们高昂的情绪,杨若晴也很高兴。  

虽然有点惦记家中的爹娘和两个幼弟。  

可是,更多的也是雀跃。  

要去南方啦,翻过了五六座山头,距离棠伢子又近了一步,嘿嘿!  

“老大老大,不好了不好了,这地儿不能呆了…”  

正准备好好观赏一番山中夜景的当口,李大耳突然慌慌张张从那边跑过来。  

他的喊声,把其他人都惊动了。  

“大耳朵咋啦?”正在搭帐篷的长庚大声问。  

李大耳跑得气喘吁吁,指着身后:“那边、那边…”  

“那边咋啦?你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一道清脆的女音插了进来。  

众人循声一看,是杨若晴过来了。  

看到杨若晴过来,李大耳赶紧奔到她身前:“东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