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胳膊长袖子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若晴回到屋子里,大安已经写好了。  

正在那双手牵着草纸眯着眼瞅着自己的杰作。  

“写啥了?还在孤芳自赏呢?让老姐给你把把关!”  

杨若晴笑着走了过来。  

大安转过身来,把手里的草纸递给杨若晴。  

“姐你瞧!”  

杨若晴接过来一看,讶了下。  

还以为大安是在练习写字,搞了半天,是在画画?  

话说,这画画的还真不赖。  

鼻子像鼻子,眼睛像眼。  

“一二三四五…”  

杨若晴数了下,从高到低五个人。  

大手牵小手。  

“哟,这咋瞅着像是咱一家子啊?”  

杨若晴问。  

大安凑了过来,指着上面的人物对杨若晴介绍。  

“这是爹,这是娘,这是姐姐,拉着我和小安的手。”  

“那头顶上这玩意儿是块饼吗?”她故意问。  

大安摇头,“是日头呢!”  

“哦…”  

杨若晴眯起眼,瞅得津津有味。  

弟弟在画画方面,好像很有天赋呢。  

不错不错。  

人嘛,最怕的就是平庸。  

啥时代,有特长总是好的。  

“好小子,这是你自个琢磨出来的呢?还是有人点拨你的?”  

杨若晴随即又问。  

大安道:“我自己瞎琢磨的。”  

“好样的!”  

她赞道。  

“回头等你老姐我得空了,我也给你露一手!”  

“当真?”  

大安眼睛一亮。  

“姐,我画画,而没有写字,你不责怪我浪费了草纸?”他问。  

杨若晴嗤了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放心吧,你老姐我不迂腐!”  

大安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姐姐真好!”  

烧晌午饭的时候,孙氏带着小安回来了。  

杨若晴正在灶房里淘米准备烧饭。  

孙氏道:“那只鸡,我放在瓦罐里煨汤,等到夜里差不多就能吃了。”  

杨若晴点点头:“爹晌午在棠伢子家那边吃,煨好的鸡汤刚好等他夜里家来一块儿吃。”  

孙氏应了声好,往腰上系了围裙。  

“娘,你刚过来的时候,棠伢子她姑还在不?”  

杨若晴问。  

孙氏摇头:“走了,说是要回去烧晌午饭,一家子的工匠。”  

杨若晴点点头,回去了就好。  

母女两个烧好了饭,炒了个白菜,炖了一碗鸡蛋羹。  

又弄了一碗辣子炒豆腐干。  

娘四个饱饱的吃了一顿晌午饭。  

下昼的时候,鲍家人坐着牛车走了。  

老杨头那边打发了杨永青过来唤孙氏和杨若晴过去说话。  

“呀?你爷奶这是咋啦?”  

正准备喂猪食的孙氏诧了下。  

杨若晴笑了笑,没吭声。  

人的威信和存在感,其实就是从一件件事情中累积起来的。  

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能。  

力挽狂澜,一次又一次。  

久而久之,你的存在感就会越发的强了。  

好多事情,都会来询问你的意见。  

“娘你先过去吧,我把猪食喂完就去找你!”  

当杨若晴喂完了三只小猪。  

老杨头又打发了第二拨人来催她。  

杨若晴哭笑不得,老杨头这也太抬举自个了吧?  

洗干净了双手,她径直去了前院。  

老杨头他们都‘移驾’去了杨华洲那屋。  

老杨头,杨华安,谭氏,金氏,孙氏,杨永进。  

众人或站或坐,一个个脸色都不大好看。  

屋子里的气氛,也有些压抑。  

杨若晴推门进来,将这压抑气氛打破了一些。  

“刚喂完猪,爷催的这么急,到底啥事啊?”  

她进门就问。  

瞅见她进来,老杨头拔出嘴里的旱烟杆子。  

“晴丫头啊,你来的正好,这刚好有件事儿,爷想听听你的看法!”  

“啥事儿啊?”杨若晴问。  

来到孙氏这边,挨着孙氏边上的凳子坐了下来。  

老杨头对谭氏道:“晴儿来了,人到齐了,到底啥情况你来说!”  

谭氏皱着眉头,瞅了眼坐在床上的杨华洲。  

“还以为鲍家那么好心过来探望!”  

“合着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谭氏道。  

“别的莫扯,捡要紧的说!”老杨头道。  

谭氏接着道:“鲍素云那嫂子,跟我这试探呢!”  

“听那话音,彩礼和三节礼折合在一块,咱家不得少于四两银子!”  

“少于四两银子会咋样?”  

杨永进是个急脾气,问。  

“哼,还能咋样?悔婚呗!”谭氏没好气的道。  

“咋能这样呢?”杨永进急了。  

“门都过了,还有半个月就要迎亲啊!”他道。  

谭氏哼哼着,一脸的不爽。  

杨若晴沉默的听着。  

因为之前无意间听到了鲍素云和五叔的对话。  

对于鲍家彩礼的底价,她没太多惊讶。  

只是在想,老杨头急巴巴喊自己过来。  

难道,是想要跟他们三房借钱?  

真是想到啥就来啥。  

脑子才转过这个弯儿,坐在对面的老杨头接过了话茬。  

“老三媳妇,晴儿,今个找你们过来,是想要问问你们对这事啥个看法!”  

老杨头一脸诚恳的道。  

这话,让缺乏防范意识的孙氏有些受宠若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