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瓦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晴儿,走得动不?”杨华洲扭头问跟在自己身侧的杨若晴。  

汉子的眼底,有些叫做心疼和愧疚的东西在闪动。  

“晴儿,是叔无能,弄不到牛车,这三十里地让你自个走过去,叔…”  

“五叔,你说啥呢?晴儿可不是地主老财家那些娇滴滴的小姐,这几十里路不算啥!”  

杨若晴眉眼亮晶晶的说道。  

“再说了,晴儿可喜欢走路了,出了一身的热汗不说,我还能把我这一身多余的肥肉给磨掉,多好呀!”  

“额…”杨华洲满头黑线,这也算理由?  

汉子的目光在杨若晴的身上再次打量了一圈儿,像是发现了啥,杨华洲有些讶异的道:“还别说,叔觉着你这段时日,还真瘦了些呢,那脸…都小了一圈!”  

“真的嘛叔?”  

杨若晴听到这话,可高兴了,腾出一只手来往自个脸上胡乱摸了几下。  

说实话,她天天摸,还真摸不出来个啥名堂。  

不过,她倒是相信杨华洲没有骗她,自己这段时日瘦肯定是瘦了的。  

不再像从前那般一个人要吃爹娘和自己三个人的口粮,也不大白天的蒙头睡大觉了。  

穿越过来后的自己,规范了作息时间,缩减了饮食,加强了运动量,每天家里家外忙得不停。  

“叔,晴儿还会一直瘦下去的,瘦成一个正常身量儿的女娃,你就等着瞧吧!”杨若晴笑嘻嘻道。  

杨华洲嘿嘿一笑:“只要身子骨好,胖点瘦点其实都没啥,你这个样子,在叔眼里也好看啊,十里八村再找不出这般讨喜的闺女了,嘿嘿…”  

杨若晴满头黑线,这五叔还以为是个木讷口笨的汉子,没想到说起宠溺的话来,也是一把好手啊!  

“来,把你那只篮子挂到这扁担上!”  

杨华洲心疼杨若晴人小力量弱,执意接过了篮子。  

“哇,这兔子挺沉的嘛,少说有五斤重吧?”他问。  

“称过了,五斤八两呢!”  

“嗯,这兔子你打算送去酒楼还是去瓦市上卖?”杨华洲又问。  

“叔啊,我这是头一回来镇上做买卖,都不晓得物价行情,你还是先给我说说吧!”杨若晴道。  

对于古代的买卖规矩和大致行情,前世的杨若晴曾翻阅过类似的书籍和记录。  

她并不是自己口中说的那般睁眼瞎,只是,自己穿越到的这个古时代的物价行情,不知道跟华夏古时代的行情有多少出入,所以,还是问清楚心里更踏实!  

杨华洲认真想了想,组织起语言,把自己所知晓的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的价钱,一一报给了杨若晴。  

杨若晴再梳理了一边儿杨华洲提供的信息,很快心里就有了谱儿。  

这个时代,肉包子和鸡蛋,都是一文钱一个,猪肉是十五文钱一斤。  

像兔子,黄鳝这些野味儿,价钱比猪肉要高一些,三十文左右一斤。  

跟现代的货币大概折算一下,一文钱的购买力跟一块钱差不多。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钱,所以,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块钱!  

“这活蹦乱跳的兔子要是送去酒楼,肯定立马就会甩手,不过酒楼的价格怕是会压得比瓦市上低一些。若是拿去瓦市卖,价格应该要好一些,不过却不会那么快脱手,得等!”杨华洲分析道。  

杨若晴想了想,“还是先拿去瓦市碰碰运气吧!”  

叔侄两个接着埋头赶路,三十里的地儿,两人路上就歇了一回,拿出孙氏准备好的茶喝了,接着赶路。  

一轮红日从东面的山坡缓缓探出半个身子的时候,沉睡了一整个晚上的清水镇的居民都苏醒过来,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计奔波。  

“晴儿,前面就到了。”  

“嗯!”  

杨若晴点点头,目光投向前方那一片高低起伏的青灰色屋舍,这里就是清水镇了。  

跟她脑海里想象的画面有些出入,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高大上的酒楼茶馆和店铺。  

能容两辆马车并排穿过的青石板大街的两旁,都是一排排的低矮屋子,门口竖着招牌,有的挂着旗幡,标注着每一间铺子所经营的营生买卖。  

“北方大馍,老面馒头,皮薄馅儿多的大肉包子咯…刚出笼,要买快来…”  

一旁的包子铺门口,伙计正放声吆喝,把一笼笼刚出锅的包子端出来,架在一张一米多长的木桌上。  

桌子上有镂空的圆形大洞,地下连接着炭火烧着的水炉子,水沸腾着,冒出热泡。  

伙计把包子笼架在上面加热保温,揭开了最上面一只笼子盖,热气扑面,空气中顿时飘散开包子特有的香味。  

桌子前面早已围了一圈的人,你三个我两个的买。  

杨若晴被那香味勾得狠狠吞了口口水,昨夜吃的是野菜粥,今早赶路,肚子里是半粒米都没有。  

这会子瞅见那堆得跟小山似的馒头包子,只感觉自己前胸快要贴上后背了。  

“晴儿,馋了吧?叔给你买大肉包去哈!”  

杨华洲说着,就要放下肩上的扁担。被杨若晴拦住。  

“叔,现在不急着吃,咱先去瓦市卖东西。”杨若晴说道。  

一日之计在于晨,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早晨的瓦市人肯定较其他时间更多一些。  

她不能耽误。  

何况,这买卖都还没开张,就要先花钱出去,她不干,更不要杨华洲干。  

杨华洲身上的钱,可是仇氏掐着手指头拨的,用一个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