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骆铁匠和杨若晴他们人手一个大餐盘,餐盘分成了四个区域。  

最大的区域用来装大米饭,还有几块蒸的红薯。  

其他三个区域分别是青红辣椒炒鸡,土豆红烧肉,酸辣糯米笋。  

除了这些,食堂的角落里还有一只半人高的大木桶,桶里今天装的是丝瓜蛋花汤,  

这汤你想喝你可以随时过去舀,管饱。  

“干爹,干娘,能吃饱吗?”红袖关心的问。  

她们是女孩子,大家就算天天训练都是体力活,但是胃口也就那么大。  

就怕干爹干娘吃不饱。  

骆铁匠笑着说:“完全够吃,放心好了!”  

王翠莲也笑着道:“肯定能吃饱啊,瞧瞧,我这餐盘里全都是大鸡块。”  

杨若晴道:“吃不饱就去喝汤,喝到撑为止。”  

团团圆圆啥话不说,因为两个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的吃上了。  

“这鸡好吃吗?”杨若晴问他们俩。  

两颗小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一个劲儿的点头。  

杨若晴高兴了,吩咐骆宝宝:“去把厨娘母女叫过来吧。”  

“好嘞。”骆宝宝打了个响指,很快,就过来一对还系着围裙的母女。  

女人的年纪也不大,估计跟杨华梅差不多。  

闺女的年纪跟绣红差不多。  

杨若晴猜测这应该不是女人的第一个孩子,果真,在这对母女给杨若晴等人见礼问好之后,王翠莲便关心的询问其了对方老家那边的情况。  

果真,女人的老家像大莫氏老家那样,今年干旱颗粒无收。  

一家人都出去逃荒去了,女人的男人去世了,留下女人带着三个孩子。  

跟在身边的这个闺女是她家老二,女人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儿子,和一个八九岁大的儿子。  

夫家重男轻女,逃荒的时候说是分头行动,把两个孙子带着一起走了,将女人母女撇下。  

母女俩听说夫家人往长淮州这边来了,于是也追了过来,出来好两个月了,一直没找到夫家人,饿得不行,那天在眠牛山山脚下的路边饿晕了过去。  

幸好红袖带着女兵们从山林里训练射击回来,就把这对母女带回了营地,暂且给她们一个落脚点。  

王翠莲听完这对母女的遭遇,当时就心疼上了。  

对于她这种善良人来说,天生就有一颗柔软的心,看到自己的同胞遭罪,她就会忍不住的同情。  

所以说,她这种性格的人,真的不适合做上位者,又或者做菩萨。  

骆铁匠也是听得满脸动容,除了叹气,也别无他法。  

杨若晴则比较直接,也比较实在,直接就拿出一挂铜板赏给了女人的闺女。  

铜板有将近五百文,小女孩双手拎着,沉甸甸的。  

带给母女俩的那种震惊和欢喜,可比这一挂铜板沉重多了。  

因为她们母女俩,从来没见过和摸过这么多钱!  

但她们不敢要啊!  

于是杨若晴说:“你们今天烧的饭菜很不错,我们吃的很开心,也很尽兴,这是给你们的赏钱,可以收下。”  

女人说:“承蒙骆小姐和红袖姑娘好心收留我们母女,给我们一个落脚地,还给我们吃喝穿戴,我们感激还来不及,不知如何报答,  

这烧顿饭,怎么还能收夫人您的赏钱呢?万万使不得啊!”  

杨若晴微笑着摇摇头,看了眼旁边的骆宝宝。  

骆宝宝微笑着站起身,来到那对母女跟前,将这些铜板塞到女孩子的口兜里。  

“收好了,赏钱不能不要,不要就是不给面子,你们难道要不给我娘面子嘛?那就是不给我面子,想清楚咯!”  

母女俩对视了一眼,然后一齐跪下朝杨若晴和王翠莲他们磕头谢恩,方才小心翼翼的揣着铜板退下去了。  

有了这些铜板,等到大灾荒过去,她们就有回去的盘缠了,太好了,骆家真是一家好人,贵人啊…  

吃过晌午饭,下昼,大家在营地里玩了一阵,等到日头快要落山,杨若晴他们才全家启程下山回家。  

在回去的路上,团团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营地方向,砸吧着嘴说:“要是能天天来姐姐这里玩就好了。”  

杨若晴揉了揉团团的小脑袋,“你当这里是玩的呀?今天咱过来玩一天,耽误了姐姐,你知道不?”  

团团似懂非懂。  

但是那恋恋不舍却是真的。  

杨若晴又说:“等下回我们再过来玩。”  

“娘,拉钩钩!”  

“好,拉勾。”  

一家人经过山脚下一个水库如今的时候,看到水库一隅遮天蔽日的荷花。  

团团和圆圆立马就被吸引了,两个小家伙嚷嚷着就要去摘荷花。  

杨若晴把他们拦住了。  

“咱家的鱼塘里就有荷花和莲蓬,这水库的不要摘了。”  

水库的水太深,凉度跟山下那些池塘不一样。  

水库在山脚下,里面深不见底,之前十里八村关于水库的各种玄乎传闻,这些年就没断过。  

十里八村水性最好的人,来这水库游泳,回去后都说这水库不对劲,具体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几乎每一年暑天,这水库都要搭进去几条人命。  

即便几个村的里正都在水库的不同角落钉了木牌子来警告村民,各家的家长也都教导小孩子们不要来这里划水。  

但是,很多事情总是没法杜绝…  

“这里的荷花更好看啊,花盘儿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