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分食童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单凭自己的手段,他也感受不到眼前这位异仙内部的道意,连感受都感受不到,怎么去吸收?

显然,他之前能吸收,完全是大道之基的缘故。

周玄的手,随意一摸,就是一个奇妙的部位。

肯定是选择太平阵营的修士,太过稀少了。

所谓三年一次的选秀,确有其事。

足足延长了八十七天的存活时间。

只是一瞬间,那灿烂的色彩,好似被褪去华丽的外衣,变得透明。

这一幕,让留影间的修士看到,不由纷纷捧腹大笑。

得知这个消息,周玄无言以对,尤其这两个家伙跑路之前,还给他留了一封信。

然而在和潘云文谈话的时候,他一脸漠然,漫不经心道,“除了规定的三件异宝之外,本童子也要两件异宝,这是本童子的跑腿费。”

这是天地之道的杂质被剔除出去了。

然而就算如此,也让周玄震动。

怎么人为创造异仙呢?

不止可以大肆敛财,还能肆无忌惮鱼肉百姓。

当然,作为实验体,眼前的异仙还是要留下的。

“这便是因果。”

【同林鸟(异仙):随机寻找一位男子,成为其妻子,每一天都会吸食丈夫精气,三個月内如若没有找到破绽,便会被完全吞食。】

而从刚刚吸收之后,增长了五行之道的道意,却没有增加雷道道意来看,这异仙便是由最基础的天地之道形成。

“不客气?”周玄哈哈一笑,他手一伸,直接将范正扬摄入身前,直接一巴掌扇了上去,“你要怎么不客气法?”

所以,有了五行、时间、空间,才能二生三,阴阳合和,三者水乳交融,衍化万物。

所谓的分食童子,是太一宫下的一种职位,其职责是在固定的时间,在太一宫统御的范围内,前往各个地方收缴一定数量的异宝。

只要异仙死干净了,天地之间只剩一个异仙了,岂不是就能和万族共处了?

此话一出,潘云文震怒。

所以道生一,这里的一,便是五行。一生二,其中的二,即为阴阳。

就在周玄思考的期间,两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这让两人心中一沉。

期间,他吩咐的两位化龙境,趁机跑路了。

他们按照周玄的吩咐,在青阳郡范围张贴告示,希望选择太平阵营的修士能够抱团取暖,甚至将周玄的名号也宣扬了出去。

周玄明悟。

这一刻,周玄不由头疼。

信上讲述了他们逃跑的苦衷。

“可就算如此,这个异仙秘境以现在看来,周玄应该是不可能死了,他战力太强了。”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直接放开对大道之基的限制,令其直接吸收。

不过也有可能是自己名声太差,就算相同阵营,其他人一听是他周玄,心中嘀咕之下,也不可能自投罗网的过来。

每三年,太一宫的分食童子们,都会前往各大州郡,完成收集异宝的任务。

思及此处,周玄望着眼前的孔知意,漆黑的双眼转瞬镀金,扫了一眼面前的异仙。

万事万物都在五行之中,现在看来,天道无思无情,以天地规则行事,和异仙几乎相同。

尤其是那些最强的先驱者们,他们站在巅峰的时候,必定会迷茫,因为前方无路,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走。

想法是虚无缥缈的,想要将这种想法实现,就得亲自去探索。

思来想去,他们商量了一番,还是打算跑路。

可就算如此,也没有任何人进来。

而周玄也能重新感受到,那种让他说不上来,却显得肮脏的天地之道。

最基础的天地之道是什么?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不经营自己的名声,如此肆无忌惮,这便是孤立无援,孑然一身的下场。”

只是时间一久,人心易变,再加上太一宫势大,就算分食童子只是普通人,连求道者都不是,也都会被谄媚对待。

对于分食童子来说,每三年一次前往各大州郡的事情,可是一件美差。

由此完成一个正循环。

“无妨,只要周玄完不成任务,便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如果我五行之道道果圆满,是否可以衍化阴阳,然后在玄天大陆这个道理崩塌的世界观下凭空创造异仙呢?”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至于留信述说苦衷,完全就是心中对周玄的畏惧导致的。

“只要异仙够多,那我岂不是能在这个秘境将五行之道,吞食至道果圆满?”

摸了摸下巴,周玄盯着孔知意,双眼却没有聚焦在对方身上,他在思考。

这里的阴阳,便是时间和空间。

之前老道士的异宝捏在手中,可以吸收内部的道意,让周玄下意识的以为这个异仙秘境,可能是让化龙秘境进入其中感悟道意。

现在这个想法虽然离谱,还带着不切实际,但确实是一个方法。

周玄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由失笑,也没有什么愤怒的情绪。

如果真的能人为创造异仙的话,那么周玄觉得自己应该先创造一个专门杀异仙的异仙。

而太一宫也不是不知道此事,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现在的分食童子,早就成了太一宫中高层的亲眷担任。

这个念头一起,周玄倒是没有丧气,反而让他有了目标。

他想看看,这异仙被吸收了大半天地之道,是否会自动补充,又或者规则会出现什么变化?

这天地之道,虽然绚丽,却犹如一片混沌,好似包含着万事万物。

“这样一来,异仙可以交流,岂不是能完成太平阵营的任务,让异仙和万族和平共处?”

这最基础的天地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