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号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儿今年11岁,后世不过小学五年级。但是现在却已经快成为被猪拱的白菜了。  

大岩桓与辛邦杰都为他们的儿子探听过此事。  

大嘟嘟今年17岁,辛德勒今年14岁,年龄似乎都很合适。  

赵权只好放出话来,一是女儿十八岁以前,绝不出嫁。二是等她到了十六岁,脑子长成后,自己去挑。  

不过,为了体现公平,在大嘟嘟以新任侍卫长身份随自己来多泉子时,他也只好把辛德勒带在了身边。  

赵权被女儿晃得一阵头晕,费了好大劲才把胳膊挣出来,无奈地说道:“你让他自己去找大嘟嘟,不就行了?”  

“他说,不想去大哥哥那,怕被揍。”  

赵权不由苦笑,“行了,那去找封将军吧——”  

“好勒——”赵沁拔退就跑。  

“站住!”  

“炸啦?”  

“去把大嘟嘟叫来。”  

“大嘟嘟,我爹喊你——”赵沁开口吼道。  

大嘟嘟闻声进来,对着赵沁略一拱手。  

赵沁却别别扭扭地提着裙摆,侧着身从他身边一闪而去。  

赵权看着逃走的女儿,心情有些复杂。  

长相酷似其父的大嘟嘟,身高已经与自己比肩。此子也算是海东军事学院第一批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文武俱修,可谓马上可击贼、下马能安邦。  

只是为人过于方正,总是不苟言笑。在南京府出生的官二代中,属他年龄最大,所有的弟弟妹妹都被他管得死死。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赵沁,在他面前,也不敢过于放肆。  

这种性格,当自己的侍卫长,自然没任何问题。  

可若是…  

算了!赵权把这种念头赶出脑海。  

“国主!”大嘟嘟抱拳而立。  

“给旅顺发个信件,让陈耀过来一趟。”  

大嘟嘟有些犹豫,但还是答了声,“是!”  

“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属下觉得,陈部长此时,未必肯来多泉子。”  

“是啊,我就是担心他被愤怒冲晕了头,会让辛邦杰很被动。你有什么主意?”  

大嘟嘟沉吟片刻后答道:“属下建议,可以答应陈部长,只要他肯来多泉子,就为他签发对于高天锡的必杀令。而且,包括高天锡的家人与全族。”  

祸不及家人,并尽可能的不采取暗杀等手段,这是赵权始终坚持的原则。  

交战双方,都有家人,一旦对敌方采取如此手段,难免会遭到对方的报复。  

可是如今,高天锡首先触碰到了底线。再不予以报复,不仅会被人轻视,而且还可能引发更加肆无忌惮的相同行径。  

“另外,属下还觉得,可以让陈部长自己决定郭家的未来。就是如果有一天,彻底击败郭侃之后,他与他的家人,可任由陈部长处置。”  

“行,雪化后,让他尽快过来吧!小诃想来,就一起带来。”  

“属下遵令!”  

让赵权有些意外的是,雪未化,陈耀便已经赶到了多泉子。  

大概是辛邦杰已经受不了他,便把他直接赶了过来。  

为了躲避哈剌温山的风雪,陈耀借道高州,竟然还拐去开平城,悄悄打探一番后再北上多泉子。  

这还是那个时常被自己踹来踹去的胖子吗?  

看着全身憔悴的陈耀,赵权鼻中一阵发酸。  

陈耀倒似乎已经走出了悲痛,满不在意地说道:“小舅新婚,我走的匆忙,别跟我要贺礼啊!”  

赵权给了个白眼,问道:“锦州战事如何?”  

“真定军损失过半,已经无力再对辽西其他地方发动袭扰之战,除锦州之外,其他地方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  

锦州城外,郭侃与真定、顺天府军残余兵力,往南撤了三十里,这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没有力气攻打锦州城。锦州城算是解围了。  

目前,东北野战军诸部,正集中兵力,在山林中与郭侃军缠斗,在截杀他们粮道的同时,令其无法轻易砍伐林木。估计最近他们军中,因缺少取暖的柴木,受冻伤毙的人,不在少数。  

应该熬不到开春了,就这些天可能会一直撤到海阳。”  

赵权点了点头,这结局并不太出乎他的意料。  

“小诃呢?为什么没把他带来?”  

陈耀一声长叹,“这兔崽子,我搞不定啊——”  

赵权心时一紧,问道:“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  

“想他娘!天天想,夜夜想,实在很烦人!”  

陈耀脑袋突然一仰,鼻子一吸,正准备流出眼眶的泪水,瞬间全部倒流而回。  

“他总是在问我,为什么不把娘接回来。为什么我要扔下他的娘亲不管。  

而且…还,哭…哭着要去找他舅舅。  

要去看下他的娘亲,到底还在不在舅舅那里…”  

陈耀实在无法抵制汹涌的泪水,只能任其顺着两侧耳根,淅淅沥沥地向下流淌。  

“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我总不能告诉他,是他舅舅骗了他的娘亲。  

是他的舅舅,逼得他娘亲自尽而死。  

是他的娘亲,为了让我们爷俩安全回来,选择了自尽。  

是他的爹爹,没有能奈,连他娘亲的性命,都保护不了…”  

陈耀终于号啕而哭。  

“小舅,你说,我是不是命太硬?克死了我爹娘,又克死了我老婆,接下去,会不会该克…”  

“胡扯什么!”赵权喝斥道。  

“我,我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