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朝廷经营辽东郡都比经营昌黎郡容易一点。大海固然危险,可辽泽就很容易通过吗?  

「阿爷,我闻辽东多参天巨木,合造海船,将来能不能发一些工匠过来?」邵裕问道「可。」在这个时候,邵勋就怕虎头不提要求,他只要愿意提,做父亲的都愿意给。  

「四兄,海船造好了,我去辽东找你玩。」邵渥说道。  

「好,为兄安排高句丽美姬服侍你。」邵裕笑道。  

邵渥小心翼翼地看了下父亲,然后眉开眼笑地点头应了。  

「虎头,你要不要百姓?」正在批阅奏折的邵勋突然问道。  

「要,如何不要?」邵裕说道。  

邵勋点了点头,道:「江南有旱,河北有水。虽然都即行赈灾了,但还是有些人衣食无着,阿爷这便行文官府,将其聚拢至青州,暂先屯垦官地,待你能接收了,便渡海发送过去。」  

「好。」邵裕立刻应下了。  

「四兄,你的封国若在北边,阿爷便是想帮你都不行。」邵渥说道:「辽东离中原太近了,就隔着一道海。」  

「干脆你来辽东和我作伴算了。」邵裕笑道:「乐浪、带方二郡虽为高句丽所据,然地方豪族多不服其管束,心向中朝者多矣,二郡一并给你算了。」  

「四兄莫要玩笑。」邵渥连连摆手:「我吃不了那苦的,短期游玩可以,可玩乐个月余,我就想念爷娘了。」  

邵勋轻轻摸了摸邵渥的脑袋,笑骂道:「就知道待在爷娘身边,有甚出息?」  

邵渥嬉笑道:「我天天跟着阿爷端茶倒水就行了。’  

邵勋轻笑一声,继续批阅奏折。  

父子三人吃过午饭后,各自分别。  

邵裕径自出了城,回到了燕王府之中。  

王妃糜氏与他见了一面,然后又回内室了。  

邵裕换上素服,来到书房,继续守「心丧」。  

王府大部分属吏留在幽州,汴梁这边只有右常侍崔景化、舍人郭时二人。  

「大王,到将军已收拢了数百精骑,多燕山内外豪勇之士,慕大王之名而来。」崔景化说道:「宇文夫人回了趟娘家,说要讨一支兵马过来。」  

邵裕听了无奈道:「她这人是真怪,不喜欢范阳、蓟城,偏爱自由自在的草原,跟我算是苦了她了。」  

「大王何出此言?」崔景化笑道:「辽东一地几乎抵得上中原数郡之大,却没几个人。草原要多少有多少,还比作乐水丰饶,宇文夫人一定喜欢。」  

「没和她说封建辽东之事吧?」邵裕又问道。  

「没有。」崔景化说道:「臣只说天子下令扩充燕王府护兵,夫人便回去招兵买马了。大王射柳之名响彻草原,愿追随大王之人多不胜数,便是侯莫陈氏都有贵人打听能不能前来投军。」  

「苦了你们了。」邵裕叹道:「若不愿去辽东,自可离府。孤会为尔等略备薄礼以谢,君臣一场,好聚好散。」  

「大王说得甚话?」崔景化抗声道:「臣非浅昧之人,愿随大王至天涯海角。」  

郭时亦道:「深入昌黎探查敌情之时,臣马失前蹄,彼时大王不弃我,载我同行,臣这条命便是大王的了,何须出言试探?」  

邵裕闻言,肃容致道:「孤错矣。去了辽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此誓不变。」  

二人亦拜道:「愿效犬马之劳。」  

邵裕将二人扶而起,又道:「今日在宫中,陛下愿发灾民若干,我等议一议,将来如何安置。攻慕容鲜卑之后,我定会向天子讨得军粮,然颇虑不足。」  

「大王不如多要些牲畜,先放牧算了。宇文十二部会放牧的人很多,辽东的草场怎么着也比作乐水好。」  

「郭舍人何出此言?中朝百姓,如何学鲜卑人放牧?」  

「权宜之计而已,你急什么?搭个帐篷,牧起牛羊,先把日子过起来。」  

「你怎不去海里捕鱼?」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认真探讨起了如何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