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露华问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似乎是天子与王衍在露华堂的问对上问:「神农尝百草既近道,得寿百廿,体道复有他途乎?」  

丞相曰:「黄白之术或可参焉。」  

上诘之:「尝见丹客日糜千钱,甚者倾宅,果效耶?」  

丞相正色曰:「其术谬矣。」  

上追问:「当若何?」  

丞相详释:「按录丹材,辨色状气性,类分胪列,穷试不辍,或得玄珠。」  

上叹:「王彬炼丹百千数,终无所获,真丹难成。若不成,非虚掷千金乎?」  

丞相对曰:「我闻丹阳葛洪怀点石化金术,虽未得真丹,犹能炼金银充帑。」  

上惊:「彼亦循此法乎?」  

丞相曰:「然。」  

老实说,乐凯族里也有人炼丹,花费很大,日费千钱是正常的,甚至还不够。  

炼出来的是不是真丹不好说,反正他们寿数都不长,四十左右便先后故去。  

乐凯不敢吃。  

他相信有真丹,但一般人能有那个本事炼出来么?他很怀疑。  

王彬父女炼丹的事情他也听闻过,花费真是海了去了。而且为了炼丹,王彬之女王丹虎都没出嫁,一心一意钻研丹术,至今无所成,可见真丹难寻,或非凡人有那福气所得,大抵是仙人之物吧。  

不过,点石成金是真的吗?若有这本事,倒也不失为一条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毕竟炼丹真的费钱,能补充家用也是好的。  

辛晏不知道乐凯心中所想,只道:「南阳俊才多矣。入京之后,弘绪可多多引荐,若得天子亲眼相加,也是一段佳话。如此,老夫亦心安不少,当一任荆州刺史,总要为父老做些事情。」  

「自是要引荐的。」乐凯说这话时,心中苦涩,  

荆州土人还有希望吗?或许有,但豫州土人的机会更大啊。  

储君之位已然尘埃落定,短时间内不可撼动,这段日子是真的难熬。  

辛晏见乐凯神色,明其心意,随便说了几句话后,便告辞休息去了。  

乐凯将其送到客舍,然后又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案几上笔墨纸砚俱全。  

乐凯思虑良久,开始磨墨。  

「我闻龙潜于渊,非畏蚁也,待风云之会也;虎伏于林,非怯麋鹿也,伺爪牙之利也。殿下当效范少伯泛舟五湖,藏器于身,外示优游之态,内修经纬之策彼之过在积,我之德在蓄,侯其畔隙既彰,则振鳞一奋——”  

片刻之后,书信已成。  

乐凯默然良久,胃叹不息。  

最坑的是,齐王愿不愿意听他的,这一点最为磨人。  

你是庶长子啊,就算你自己弃械认输,别人会放过你么?糊涂!  

乐凯想做最后一次努力。  

这个外甥若再犹犹豫豫,不听他的,他也没办法了。  

为免覆家之祸,只能提前切割一一当然,也只是说说而已。  

事实上最近宛城刘氏、顺阳范氏、叶县宗氏等好多家族耆老亲自问询,有些事真的让人烦忧。  

谁不想自己得到的官位多一些?荆州士人凭什么落在豫州士人之下?  

庾元规有那个容人之量么?就算他有,分到荆州士人头上的好处终究还是少了。  

将信密封好后,乐凯唤来心腹家仆,遣其即刻送往齐王处。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信使快马抵达天下诸州,地方豪族纷纷动身,前往汴梁。  

很多人其实不想去,但也有很多人乐意去。  

不想去的人担心如同晋阳论道那次,「相忍为国」、「夷夏俱安」、「与时俱进」三大理念被强压给了他们,让武人正式站上前台,分润好处一一其实武人早就得到很多好处了,那次只不过是盖棺定论罢了。  

所谓论道,从来都是结果,而不是起因乐意去的人是想露个面,博个名声。  

天子说士人没有鸿篇巨著,多靠一语惊人,名声大噪,并非完全是虚言。  

这次不就是个很好的机会么?  

去就去了,即便没出名,看个乐子也好,看看天子到底想搞什么名堂。  

(今天晚了,这个内容实在太难写,绞尽脑汁,花费无数精力。晚上还有一章。有票速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