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唱腔(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瞧你这点出息!陛下富有四海,会差你这点小钱?肯欠你钱,那是给你面子,还能真亏了你?臭小子,你没事就偷着乐吧——”  

李世民哼了一声,不想看这厮死要钱的可恶嘴脸。  

王子安直接都呆了。  

还是第一次见,能把赖账不还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  

对不起,请不要给我面子——  

王子安默默地吐了个槽,不搭理李世民那一茬。  

“你以为皇帝跟你似的,没有一点心胸格局?知道什么是大局为重不?赶紧给我钱,就是大局为重——算了,这种国家大事,跟你这样的一个小商人就说不明白…”  

李世民:…  

嘿,你还跟我说不明白了!  

不过,看在这臭小子即将为自己大赚一笔的份上,不跟他计较了。  

高兴,就玩!  

舒舒服服地往椅子背上一躺,二郎腿一翘。  

“啥也别说了,马上就要发财了,今天咱爷俩必须先好好庆祝一下——你去整俩菜,待会好好喝一杯——对了,火烧肉和韭菜猪肉馅的水饺记得安排上,其他的你看着安排…”  

嘿——你还学会点菜了!  

王子安瞧着这厮那跟回到家的小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有的吃就不错了,你还挺挑——”  

说是这么说。  

还是起身做饭去了。  

话说,自从蹭到这厨神的厨艺之后,几天不亲自下一次厨,就觉得手痒——  

就喜欢看各种食材,在自己手底下变成各色美食的滋味。  

啊呸——  

这个念头刚一想,就被王子安赶紧驱逐出脑海。  

这个想法太可怕了,这是想要让作者改成回到大唐做厨师的节奏啊。  

见王子安去做饭了,李世民开始背着手在王子安书房里转悠。  

几天没见,书房里又多出几幅书画作品。  

最后,他在一副名为《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的书画面前停住了脚步。  

书画的核心是一副梅花,用笔秀俊颈健,布局严格紧凑,墨色淡雅,棱角分明,皲裂的树皮和细腻的枝条之间,以线描结构出细腻的花蕾,把梅花横溢斜出,而又妙趣横生的形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旁边,还用一种古拙的字体,写着一首精妙的小词。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最让他无语的是,落款竟然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谁?  

这狗东西,当着别人的面,也就算了,现在自己在家画着玩,也搞这一套,自己骗自己很好玩吗?  

不过,这副作品是真好啊。  

可谓字画诗三绝!  

当天晚上,送走李世民后不久,王子安回到自己书房看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刚画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不翼而飞!  

卧槽——  

一想到,李世民临走的时候,那一反常态,步履匆匆的样子,王子安顿时无语。  

这狗贼,又偷我东西!  

于此同时,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正得意洋洋地冲长孙皇后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观音婢,瞧瞧,我得到的这副字画怎么样?”  

“不是我吹,这绝对是巅峰之作,放在市面上,万金难求的佳作。你看,这诗,这画,这字,相得益彰,妙不可言啊——”  

李世民意犹未尽地看着眼前的字画,赞叹连连。  

长孙皇后脸上也不由露出欣喜的神色。  

“果然是绝世佳作,古拙之中,又有创新,尤其是这词,跟寻常那些艳丽奢靡绝不相同,反而可见清雅高洁之意——”  

长孙皇后说完,忍不住指着上面的署名,好奇地问道。  

“这个名叫李清照的到底是何人,竟然有这等才学造诣?”  

李世民闻言,不由笑眯眯地摆了摆手。  

“还能有谁?我们家那位宝贝女婿罢了——”  

“子安?”  

长孙皇后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恍然的神色。  

笑着嗔怪道。  

“这孩子,就会搞怪,好好的大才子当着不好吗?你看看这,就没见他的作品上面重过名——用自己的名字不好吗?”  

却见李世民神秘兮兮的一笑。  

“这臭小子,年纪轻轻的就想着藏拙——这等才华,能藏得住吗?你放心吧,想藏拙,哪有那么容易?此事,我早有安排——”  

说完,冲着外面伺候的女官招了招手。  

“去,把这首诗也送过去——”  

“作者的名字?”  

女官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老办法,换成长安侯——”  

女官心中了然,捧着李世民刚刚誊抄不久的诗句,脚步轻盈地下去安排了。  

长孙皇后不由哑然失笑。  

“你这是要帮他出诗集啊?”  

李世民得意地点了点头。  

“这臭小子,正事不干,年纪轻轻地,天天就想着韬光养晦,这能行,怎么担当大任?”  

说到这里,他老神在在地坐下来,抿了一口长孙皇后亲手做的参汤。  

“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啥心都操着,真难啊——”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  

不用说,自家这位二郎今天心情很美妙。  

果然,又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一番雨疏风骤后,李世民心满意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