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市场竞争的教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流程了,那个效率…您也是大型央企的领导,应该有概念的…”  

这基本就是承认,他们是从小金库里出的钱。  

而金额太大就没办法走小金库了。  

在停顿一瞬间之后,黄和维又继续道:  

“而且常总,就一个三年期限的课题来说,您也不可能第一年就把事情全都做完不是…”  

常浩南看了看黄和维,张了好几次嘴,但最后还是没有说话。  

其实他想的就是这个。  

三年是什么概念?  

他从在课堂上设计歼7F,到把涡扇10装到歼10A和歼11B上面,也就用了三年半多点。  

虽说涉及到动土的项目,周期肯定会长一点,但也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  

如果是个一般的项目,那他大可以全部做完之后,先把成果放着。  

然后每年细水长流地交上去一点,一直应付到结题。  

但这次毕竟事关西气东输这种战略项目。  

故意拖时间肯定是不像话。  

然而要是提前结题,那这经费可就有的扯皮了。  

跟同时代的其它科研机构相比,火炬实验室不算缺钱。  

但经费这东西总归多多益善。  

这时候,还是旁边的秦文贵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常总,黄局长。”  

他赶紧开口,打破了这段略显尴尬的沉默:  

“我看,不如在协议书最后增加一个附加条款,写明如果能提前结束项目,那么剩余的经费就全部以人员开支补贴或者设备费报销的名义支付给火炬实验室,如何?”  

这个提议要是出自常浩南的口,肯定会显得有点刻意。  

但秦文贵说出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于是,双方皆大欢喜,并约定回去之后保持联络。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就在二月初正式签署协议。  

跟工作有关的话题聊完之后,常浩南按照惯例,表示希望对方能留下,一起到火炬集团吃个晚饭。  

不过黄和维却果断回绝了:  

“常总,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今天下班之前,我们还得再去一趟勘探开发研究院,跟那边把情况对接一下,免得耽误正事。”  

说完指了指旁边桌上放着的协议。  

按照里面的内容,火炬实验室和勘探开发研究院属于并列乙方。  

需要两边全部签字才能正式生效。  

更重要的是,勘探院负责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  

“好吧,那以后有机会再说…”  

常浩南说着站起身,把黄和维一行人送到了计算中心外面。  

目送着几人上车之后,他低头看着手中一式三份的协议书,伸手在上面轻轻弹了弹。  

紧接着自言自语道:  

“这市场竞争,看来确实是能教育人呐…”  

(本章完)  

最新网址:bixiashenghua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