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大千第一人(4/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得她将儒林大千世界和妖魔之世放在一起谈论,雷俊若有所思:  

“进一步确认,儒林大千世界那边涉及的域外天魔,同妖魔之世百目妖树它们的变化相关,并且不是单纯关联,而是联系相当紧密。”  

妖龙帝君被雷俊等人利用九天十地合一反算。  

一向狂躁的百目妖树,第一时间出现在天界。  

对如今的它来说,虽然妖龙帝君先前帮它解围,但它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未必理会,更别说知恩图报了。  

百目妖树当时前往天界,可能另有打算。  

而在严傲云前往妖魔之世后,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动作的域外天魔便再次侵袭儒林大千世界,给人以围魏救赵之感。  

仿佛在配合妖龙帝君和百目妖树。  

双方背后,可能有同一股力量或者利益在驱使。  

“是为了帮助妖龙帝君还是趁机捡便宜,当前尚缺乏更进一步线索,不宜断言。”雷俊末了说道。  

唐晓棠则笑道:“如果是捡便宜,那有价值的东西应该已经到你手上了?”  

雷俊:“确实收获不小,是不是百目妖树和域外天魔盯上的就不好讲了。”  

说话同时,他取出那帝炉和太玄青萍。  

唐晓棠啧啧称奇:“行吧,别的不说,你有一点,到今天我算是彻底服了,你确实狗运高啊!”  

雷俊面不改色:“涉及当初的封神箓,应该说这趟是昆吾派赵道友运道高。”  

唐晓棠摆摆手:“但他担不住,结果还是你运道更高。”  

许元贞饶有兴致观察揣摩那太玄青萍,同样连连点头:“无极之姿,还真让人期待会是什么样?”  

打量过几眼后,她注意力就转到一旁的那尊帝炉上:“这风格倒是很古老,像是上古之物。”  

王归元视线则在帝炉和自己三师弟楚昆之间挪移:“师弟?”  

楚昆有些出神。  

但他望着那帝炉的目光中并无向往,反而有些…  

说畏惧不至于,但无疑是忌惮和排斥。  

以至于雷俊、许元贞、唐晓棠、王归元等人兴致勃勃观察揣摩那帝炉的时候,楚昆竟似是不自觉间远离了半步。  

雷俊几人的目光同样转向他看来。  

被王归元唤了一声,楚昆方才回神:“啊?哦,我无大碍。”  

他视线没有离开那帝炉:“只是感觉,那帝炉对我来说,可能有些…危险。”  

唐晓棠顿时来了兴趣:“哦?”  

雷俊微微颔首:“试试看。”  

危险可能只针对楚昆,而难以由他们代受。  

但他的甲子仙城和许元贞的三天仙境合一,都可以为旁人加持护御。  

楚昆便即上前一步。  

就在他靠近那帝炉之际,帝炉竟似是主动微微震颤。  

接着便仿佛有玄妙而又澎湃的力量凭空而生,由虚转实,袭向楚昆。  

雷俊默默揣摩其中意境道理,并瞬间判断层次。  

他站立未动。  

无需言语沟通交流,许元贞三天仙境合一,已经将楚昆层层迭迭护在中央。  

力量碰撞下,幽冥、北极、神霄三重仙境合一的护御摇摇晃晃,一时间看上去竟有岌岌可危之势。  

许元贞面不改色,反而眼睛一亮:“多数仙境三重修士对上,压力都很大。”  

雷俊在旁微微沉吟:“这帝炉,同另一方我们此前没有直接与之接触的大千世界有关,三师弟与时之渊的关联,可能与之相关,妖龙帝君说不定早年也是来自那里。”  

相隔两重大千世界,对方的攻击都还如此猛烈。  

如果当面碰上,威力定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那方大千世界,妖圣三重的妖龙帝君,如果经常面临这样的攻击,怕是性命难保。  

所以,它是之后偶然机缘下逃到妖魔之世?  

然后因为这某种机缘,成就妖族大圣之境。  

只是可能机缘中蕴含隐患,又或者妖龙帝君本身根底有亏,所以致使它和大灭菩萨、百目妖树一样,状况不那么良好。  

不过到了如今这个境界的它,如果只是这帝炉攻击它,它倒是可以压制与承受。  

正因为双方关联,所以妖龙帝君转而利用此炉炼宝,以谋求真正自保或者翻盘的可能?  

楚昆退后避让。  

帝炉动荡,顿时停止。  

许元贞方才代他抵挡帝炉攻击的同时,雷俊不出手,便专心揣摩观察。  

“武道。”  

雷俊心下了然:“一位武道圣皇。”  

相隔时空出拳,哪怕两方大千世界阻隔,无论对手在哪,穿越时空的拳意仍然可以攻击目标。  

照这么看来,与这帝炉相关的大千世界,极可能是一方武道修士得了大气候的世界。  

不过…  

许元贞负手踱步,绕着帝炉走了几圈:“这位武道圣皇,为什么不追到妖魔之世,亦或者追到这里来?”  

王归元叹息:“…这个问题,让情形更糟糕了。”  

楚昆在一旁更是苦笑。  

对方不追来,可能是不屑追赶。  

亦或者因为某种情形而被牵绊脚步,无法追来。  

但事实上这两个可能,不管哪个应验,都意味着对方比当前拳意表现得更为恐怖。  

不屑追赶,当前这些拳意只是自然而发,随意而为,就这都已经有如此威力,那专心致志全力出手之下定然就更夸张了。  

因为某些原因困顿而无法追赶,情形稍好,但也好的有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