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下代天师候选(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当中便有安家长辈,故而师父您尤其受安家尊崇。  

弟子这趟发现安不铮,也是巧合,弟子即便走眼,待孩子天赋愈发凸显,想来还是会来本派山门恳求入道。  

这趟既然给弟子遇上,自是一重缘法,所以弟子当仁不让,捡了这个便宜。”  

雷俊微微一笑:“没什么不好。”  

他无需专门动念往道童院去看:“不只是两仪仙体的根骨,悟性也是极佳。”  

“师父法眼如炬。”  

卓抱节沉着颔首:“如弟子所看不差,当是…清静。”  

一旁靠近他,手向黑白毛靠近的韩筱菲,动作在原地顿了顿:“哇,大师兄你这真的捡到宝了!”  

卓抱节这才回头,不动声色帮发愣的韩筱菲把手放下:“我也是难得运气好一回。”  

雷俊则笑笑:“那还是为师或者说本派整体运气更好一些。”  

卓抱节、韩筱菲不明所以。  

雷俊:“和华节你前后脚,华原师侄也领回来一个身怀仙缘的孩子,天赋也是极佳,本派今日双喜临门。”  

卓抱节、韩筱菲都感到意外,回过神来后同样高兴:“诚如师父所言,确实是双喜临门。”  

雷俊则有些感慨。  

得安不铮、池海峰二人,府里第四代弟子的核心底子便直接成了,而且还非常厚实,甚至有望超过卓抱节、韩筱菲他们这第三代。  

距离雷俊他们这一辈,其实差了不到二百年。  

纵观古今,很多时候这其实相当于一代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被分为三代了。  

只要人能顺利成才,陆续兑现自身天赋,三代就三代,也没什么大碍。  

雷俊感慨在于,出现如此情况,一方面是时代因素,天地灵气潮涌再加上人间合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龙虎山天师府愈发昌盛,声威高涨,渐渐对道门人才产生虹吸。  

早年大同那边的辛陆放弃更适合自己的道家丹鼎一脉转而选择一心拜入龙虎山门下,便已经有这个苗头。  

到安不铮和池海峰更明显了。  

当然,和辛陆不同,以安不铮和池海峰的天资,谈不上更适合哪门哪派,不论到哪里他们都是天纵之才。  

但二人同一日里落入龙虎山彀中,除了巧合,多少也算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而成。  

蜀山派、纯阳宫对此同样有预期。  

雷俊和龙虎山亦不会将人往外挡。  

“华瑞师侄任道童院总教习还不到一年,待他三年任期满后,华节你也去道童院干一任好了。”  

雷俊笑着吩咐:“既然起了收徒之念,这几年便先留在山上教导弟子,助其将根基扎牢,天纵之才更需细细打磨,只是需注意打磨方式。”  

卓抱节当即应诺:“是,师父,弟子遵命。”  

他同师妹韩筱菲一同告退。  

韩筱菲悄悄凑到卓抱节身边:“师兄,刚才听你所言,这位安师侄,确定是人了?”  

卓抱节:“这个自然。”  

他斜了韩筱菲一眼,见其眼珠子在转,便大约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纯属巧合。”  

韩筱菲:“师兄干嘛这么看我,我是替你和师父感到高兴。”  

卓抱节懒得理她。  

对方琢磨的,无非是他们这一支,如果从元墨白的师父开始往下算,第一代是人,第二代是山貔,第三代是人,第四代又成了山貔,再到安不铮第五代,又是人。  

很难不叫人怀疑,将来安不铮如果再收徒,会不会也收一头熊猫入门下?  

可他们明明不是故意的…呃,稍等下,其他人都好说,有个人却不确定。  

卓抱节他自己的师父雷俊…  

自家师父正是促成这条人熊人熊人链条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他老人家该不会当真在打这样的主意吧…卓抱节心中禁不住暗自腹诽。  

但当着师妹韩筱菲的面,卓抱节面上不动声色将话题带偏:  

“我这确实只是巧合,难得那孩子天资才华横溢,又碰巧给我遇上。  

有道是独木不成林,倒是师妹你,这些年来也在出山游历多次,可曾动过收个传人的念头?”  

韩筱菲顿时唉声叹气:“别提了师兄,我都往巴蜀、汉中一带跑好几趟了。  

山貔倒是遇见不少,可都是凡种,可爱是挺可爱的,但没遇上可堪结缘的。  

而且…”  

一边说着,她视线斜向一旁卓抱节露在道袍外的黑白毛发:  

“…而且,手感也都比较一般,凡种山貔的毛没有看上去那么柔软,大都硬扎扎的。”  

卓抱节:“你也大可不必光盯着山貔。”  

韩筱菲:“我是没光盯着山貔,也找九节狼来着,可惜也没遇上灵种。”  

“…”卓抱节脚下加速,出了三清三宝洞天。  

韩筱菲连忙跟上。  

洞天内,雷俊微妙看着两个徒弟离去。  

三师弟楚昆来到他身旁:“师兄原本近期考虑外放华节师侄巡风,现在他即将有弟子入门,接下来几年看来他都要留在山上了。”  

雷俊:“无妨,同样是历练。”  

楚昆:“也对,往道童院任总教习,也算是颇为重要的职司,继任天师在执事殿值守长老和巡风长老任上走一轮,属于不成文的俗规,或许今后改为在执事殿、道童院、巡风三任上都历练一番更好。”  

雷俊:“倒也不用强求,所谓历练,重在培养能力增长见闻经验,若是本就合适,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