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太极道体构架(7/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布下的法仪。  

于是先前可能存在的后患,现在没有了。  

至少在出现新变化前,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隐患了。  

殿堂原主人同殿堂的联系,应该不是绝对紧密,时刻注视,不是像雷俊通过玉清周天法镜一样实时观察,细节详实。  

否则对方与纯金殿堂联系被切断的同时,他就应该察觉,乃至逆推陈易和纯金殿堂当前的处境,了解经过详情。  

眼下雷俊脑海中光球没有签运触发,说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方都不了解情况。  

照这么看来,这纯金殿堂的前任主人,与唐皇张晚彤要提防的天宫旧属,不是一路人。  

这倒也不完全出人预料,哪怕不考虑跟天宫旧属分道扬镳的庄天君、天瑞居士他们,天宫旧属本身也品流复杂各怀心思。  

只是如此一来,对方可能也并非被女皇张晚彤前世身天瑞居士何颖封在碧落中。  

雷俊心思宁定,仔细检查纯金殿堂一二,确认没有大碍的情况下,他还是先将天师印和上清玉宸仙竹都存在自己神魂内,然后方才以自己神魂与这纯金殿堂接触。  

好在,女皇的法仪够给力,殿堂当前一片澄净。  

接触雷俊神魂后,这宏大的纯金殿堂,便生出变化,重新由实变虚,仿佛要融入雷俊神魂。  

但被雷俊止住。  

殿堂化作金光,流转与雷俊身体左右。  

雷俊修为和眼力都高过陈易太多,只是旁观,已经大致了解这纯金殿堂的作用甚至部分根底。  

殿堂确实源自真实的上古天宫,乃是天宫建筑群的一部分。  

如果雷俊推断没错,这殿堂原本该是来自天宫财部,有收宝、藏宝、纳宝之用。  

故而同陈易神魂结合后,产生一定的探索功能,可以为他提示周围存在的重要灵宝。  

雷俊回忆当年二人同在龙虎山时经历,一切倒是正好对上。  

陈易对周围灵物乃至机缘的感应,同样相同敏锐。  

只是,这些机缘可能牵扯的当前风险与后续隐患,他无法预料。  

不过即便如此,也帮了陈易大忙无疑。  

他修为境界越高,纯金殿堂搜捡四方的能力也越强。  

即便他后来离开龙虎山天师府,亦不耽搁其修行,甚至还帮助他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不用多说,随着时间推移和各路机缘加持,陈易的根骨、悟性资质,也定然不是当初刚传度入府时可比。  

而他能自创新法,融汇巫门血河、道家符箓两家之长,创出全新修行法门,除了后天升华的悟性资质外,同样有这座纯金殿堂的些许帮助。  

源自上古天宫的灵性,帮助陈易渡过最艰难的起步阶段。  

代价不小,以至于这纯金殿堂灵性甚至有所减弱。  

但收获很大。  

若不是自己新走一条路出来,他要么重修,要么早已经被万法宗坛镇封了灵符且一辈子留在三重天境界。  

而且有这纯金殿堂帮助,陈易不管是平时修行,还是日常与敌斗法,都能更强有力的沟通天地自然。  

也正是这个原因,结合搜索到的众多机缘、灵物,走单帮的他才能保持极快的修为进步速度,甚至超过很多名声在外,培养背景深厚的圣地真传。  

“确实是好东西,不愧先前签运报二品机缘。”雷俊微微颔首。  

这趟虽然来回奔波,但收获颇丰。  

除了白昼月华和纯金殿堂这两个明确的二品机缘外,太清度人洞天如果量化,大约也可以算一道二品机缘?  

此外还有那归元瓶和巫金刀,都是上好宝物。  

三洞十二上真宝箓,同样如此。  

有那完整的十二枚宝箓,道法改元方才可以进行得这么顺利。  

至于逆元心果、冥暗紫晶等宝物,更是不用多说。  

要说有损失的地方,就是大师兄王归元因此露了真容。  

…嗯,虽然这么讲不太好,但能看见王归元真面目,他心底有那么一点小惊讶的同时,也有一点小窃喜。  

不多,就一点。  

你个老洋葱,可算露出芯了…  

雷俊收敛自己有些发散的心思,带着那道金光,离开上清雷府洞天。  

他来到后山祖陵禁地。  

四师伯姚远,正在这里。  

见雷俊到来,他当先行礼:“掌门。”  

雷俊还礼:“师伯。”  

姚远看着雷俊上香敬奉历代祖师,感慨道:“本派汉、唐合流,更加兴盛,实乃近年来更胜过黄天归宗的大喜之事。”  

雷俊:“当前毕竟还只是个刚开个头,不易兴师动众,将来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待正式大局已定后,不妨再开正式科仪,告慰历代祖师。”  

姚远:“掌门所虑甚是。”  

雷俊身体周围环绕的金光停顿下来。  

姚远目视金光:“虽然没有去上清雷府洞天,但我听元师弟讲过事情大概。”  

雷俊伸手一点,金光化作一座巨大的纯金殿堂光影。  

姚远目光有些感慨:“这就是陈易当初最大的秘密,当年我有些猜测,但不明其中细节。”  

他看向雷俊:“张师侄彼时危急,掌门和元师弟出手相救,实无可厚非。”  

雷俊:“昔年他被逐出门之事,存在误会,但此后种种,再无回头机会,时过境迁,只是可惜四师伯你当初和师徒之情。”  

姚远看着面前闪动光辉的殿堂光影,半晌后怅然一笑:  

“回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