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唐国师玉玉了(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功,但龙虎山方面缓过气来,定然会有反应。  

好在他们从外难以洞开罗渊。  

早先大唐南荒巫门血河派掌门刑风曾不止一次进出罗渊,但当前这方面漏洞,已经渐渐被幽罗山君、幽冥藓他们堵上。  

但最近新生的威胁,仍然存在。  

当初幽罗山君、骨蛟皇、幽冥藓联合下,再有木韦子从旁帮助,成功驱逐罗渊里其他顶尖大妖,银月冥凰和大渊冥龟。  

但因为他们当时各怀鬼胎互相提防的缘故,没能将银月冥凰、大渊冥龟彻底留在罗渊。  

眼下幽罗山君他们吃了大亏,另外两大妖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他们都曾是罗渊内一方巨擘,被驱逐的时间又不长。  

短时间内想要限制他们重归罗渊,难度极大,届时必然又是一场大战。  

亦或者妥协。  

“银月冥凰和大渊冥龟过来的时候,我会通知你们一起伺机而动。”木韦子同江楠交待道。  

江楠应诺。  

今汉人间大战步入尾声。  

诺布上人负伤,脱离大战。  

有须弥宝部中其他高手来接应他:  

“部主吩咐,请上师返回金刚寺休养,中原这边由我们善后处置。”  

诺布上人闻言,心领神会,尽快返回西域金刚寺山门。  

这里,也是须弥降临今汉人间后,须弥门户所在,日常有须弥宝部高手坐镇。  

而当诺布上人返回金刚寺山门后,便在寺中见到一个高瘦僧人。  

诺布上人当即行礼:“上师。”  

那高瘦僧人,正是须弥宝部之主,梵达陀。  

梵达陀微微颔首,先助诺布上人疗伤。  

待诺布上人情形稳定后,他再向梵达陀一礼:“上师,须弥中,尊者那里?”  

梵达陀:“须弥仍需稳定,不过相较早先情况已经好很多了,所以我眼下到这方人间来坐镇,但相关事宜,暂时不要张扬。”  

诺布上人:“是,上师。”  

他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支法铃和一支经轮奉上:  

“先前奉上师命令,弟子暗中谋划,取得一些收获,但时间仓促,各方高手众多,弟子不敢放手施为的情况下,只得这些,恳请上师见谅。”  

梵达陀接过法铃与经轮,仔细查看一番后,微微点头:“不,你已经做得很好。”  

法铃响起禅唱,经轮也闪动光辉。  

二者交织在一起,隐约勾勒出一片佛光影像。  

在佛光中主要呈现的是空桑巫门种种。  

“我留在人间,你送这些回返须弥,呈递给尊者,然后在须弥休养。”梵达陀吩咐道。  

诺布上人:“是,上师。”  

他略微顿了顿后,又说道:“空桑中那位巫王…”  

梵达陀:“尊者会有安排。”  

诺布上人当即行礼,重新接过法铃和经轮,通过须弥门户,前往须弥。  

宝部之主梵达陀本人的视线,这时却望向南方。  

大唐道门,准确说是大唐符箓派圣地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势头越来越盛了。  

面对九重天之上的周天老祖,竟然也能战而胜之么?  

如此看来,当初虽然他们主动镇封了地海到故宋人间,大同到今汉人间的虚空门户,但要是单凭黄金汗昂沁夫一人闯入地海、大同,结果殊难预料。  

对方之所以退了一步,一方面是戒备须弥善智慧尊者甚至归墟妖圣紧随昂沁夫一同动手,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更多惦记今汉人间周天老祖这边。  

眼下周天老祖已经败退,大唐龙虎山一脉便去了一重顾忌。  

如此情况下,唐皇也在闭关冲击仙境。  

大唐修道界,确实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宝部之主梵达陀吩咐门下其他弟子,进一步打听大唐人间那边的消息。  

晚些时候,一些讯报传回。  

梵达陀浏览后,目光顿时一凝。  

“罗渊”、“无间”、“白莲圣主”的字眼,一同跃入眼帘。  

“继续查,我要更详尽的消息。”  

良久后,梵达陀吩咐道:“此外,这条讯息,立即送入须弥,呈递给尊者。”  

门下弟子赶紧前往须弥。  

宝部之主梵达陀本人则注视南方,久久不语。  

大汉龙虎山。  

天师府中,雷俊身处龙虎宗坛内。  

四方白玉大印模样的天师印悬于其中,不断闪动光辉,与周围宗坛里流转的大量法蕴道纹交相辉映。  

除此之外,以天师印为中心,周围还有十二枚同样闪动光辉的宝箓悬浮。  

经过龙虎宗坛长时间的温养,三洞十二上真宝箓正在渐渐恢复元气。  

只不过,如今的龙虎宗坛,相较于从前,发生更大变化。  

“师兄。”  

楚昆来见雷俊,低声道:“有空桑地都中人悄然到山外求见。”  

雷俊:“柯浪?”  

楚昆:“是个女子,自称名叫尘嚣。”  

雷俊:“准她上山,我在偏殿见她。”  

晚些时候,雷俊出了龙虎宗坛,来到一间偏殿中。  

当初在华阴行宫有过一面之缘,看似如名伶般的女子,此刻恭敬向雷俊一礼:“空桑地都弟子尘嚣,见过天师。”  

于尘嚣而言,她只见过东阳山人“王旭”,并未见过龙虎山天师雷俊。  

早先她在汉皇项成元身边相助,之前有事离开返回空桑,不曾想因此避过一劫。  

眼下代表空桑地都一脉传承来见雷俊,她心中未尝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