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斜滔(1/2)
胡景思就算再奸,也知道赈灾粮饷不能出问题,不然灾区非爆发民变不可。
这么浅显的道理,胡图竟然看不明白,将赈济灾民的钱粮截留了下来…不用说,胡景思下意识就认为,胡图将赈灾钱粮给独吞了。
以他对胡图的了解,胡图绝对干得出这样的蠢事。
“父亲大人息怒!孩儿有一个妙法,既能解决静海军灾民的问题,还能一石二鸟,重创北方的杜三郎!”
胡图拜道。
“嗯?”
胡景思冷静下来,瞥了他一眼,胡图这幅鬼样子怎么看都不像能想出妙法的人。
但又见胡图言之凿凿,面部改色,或许,他脑袋偶尔开窍一次也说不定,于是胡景思坐回原位,说:“你能想出什么妙法,说说看罢。”
“父亲大人,孩儿的妙法十分简单,就是将灾民全部驱赶至苏、湖、秀三州就食,拖累那杜三郎,削弱中吴军的实力!”
胡景思听罢,猛然一怔,看着胡图赞道:“果然是一个妙法!”
“为了能让杜三郎乖乖中招,我们可以事先对外夸耀杜建徽的威望,什么爱民如子之类的,给他们戴上一顶高高的高帽!”
“而且父亲大人,您还可以以吴越王的名义,给杜建徽和杜三郎升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再赏赐有些财物之类,以示嘉奖。”
胡景思听罢,捻须抚掌大笑,“不错,不错,大朗此计果然甚妙!”
接着又说:“老夫与那杜建徽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早已摸清,杜建徽这个人容易被仁义所累。”
“仁义仁义,若灾民出现在他中吴军辖地,杜建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胡景思哈哈大笑,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颌下胡须雪白,乐得好像是十三四岁的小孩童。
此计不仅能重创宿敌杜建徽,还可以解决静海军灾民的问题。
最重要一点,此计还是他的独子胡图所献。
喜上加喜,由不得胡景思不高兴。
思政堂中其余武将、幕僚等,见状赶紧溜须拍马,胡景思和胡图都听得眉开眼笑,好像胜利就在眼前。
斜滔也跟风拍了两个马屁,但他低眉心中微微一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胡景思乐呵一阵,而后脸色一正,更正命令:“钱粮先不要动。大朗。”
“孩儿在。”
“此计就叫有你去施展,务必让中吴军接受所有灾民!”
“孩儿遵命!”
众人走出思政堂,胡图自去安排与谋划不提。
且说那斜滔,走出思政堂大门后,先到大营中转悠一圈,然后摸到吴越王宫附近,左右观望打探。
可惜,自上次胡图喝醉了酒,提着剑擅闯王宫之后,胡景思便下令加强了王宫的护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根针也插不进去。
斜滔观望良久,始终没有机会。
最后只得作罢,先行离去,回到家中左思右想。
天黑之后,斜滔换上夜行衣,避开所有巡逻的将士与耳目,渐渐摸到王宫一角。
白天太亮,目标太大,根本不能潜入王宫。
夜里正好,况且斜滔熟知王宫周围的布防情况,哪里有守卫,哪里安排了眼线,斜滔一清二楚。
刷了石灰的宫墙,高达一丈有余。
斜滔已经潜到这里,只要翻过这堵宫墙,就算进入了王宫的范围,王宫里面的守卫松散得多。
手脚并用,斜滔迅速接近墙顶。
墙面光滑,但斜滔也不是一般人…
忽然,不远处传来整齐的踏步声,夹杂铠甲轻微的碰撞声,还有隐隐约约的火光…巡逻的将士突兀出现!
斜滔心下一紧。
不过好在,宫墙外面栽种着许多树木,枝繁叶茂,刚好可以遮挡巡逻将士的视线。
但像这样吊在墙上也不是办法,宫墙雪白,而他一身黑衣,尽管有枝叶遮挡,但还是有极大的几率被发现。
必须尽快翻过去。
斜滔一手攀上宫墙顶部的边缘,借力使整个身体往上一伸,半趴在身体,腰板与墙顶平行,慢慢翻到宫墙的另外一边。
此时,巡逻的将士刚好行至此处。
斜滔回头瞥了眼机械般迈步的将士们,轻轻一跃,落在王宫内部的地面。
整座王宫里都没有多少人。
斜滔一路躲闪,避开有光的地方,来到一座宏伟的后殿,这里是吴越王的寝殿。
见四下无人,斜滔拉下面罩,轻轻敲响房门。
咚咚咚的声音,尽管轻微,但却吓了吴越王一跳自上次胡图醉酒提剑闯入王宫,并抗走他心爱的妃子后,吴越王便很没有安全感,生怕夜里突然闯入一个杀手…
“什么人?”
“末将斜滔,求见大王。”
屋内传出舒气的声音,脚步声临近,门栓拉开,最后打开房门,吴越王身着睡衣出现在眼前。
斜滔见礼。
“快些进来,勿需多礼。”吴越王探头看了看四周,拉着斜滔进屋,然后关门,拉上门栓。
“斜都使深夜求见,不知有何要事,莫非是那胡景思…”吴越王心里十分惶恐。
斜滔一眼瞥见龙塌上的被子,凹凸不平凸起,里面应该有个女人,收回目光,斜滔作揖道:“启禀大王,是北边的中吴军,还有南边的静海军。”
“哦?”
吴越王坐下,端正了坐姿,颇似上朝之时的模样,打着官腔问道:“斜都使详细说来,中吴军和静海军
这么浅显的道理,胡图竟然看不明白,将赈济灾民的钱粮截留了下来…不用说,胡景思下意识就认为,胡图将赈灾钱粮给独吞了。
以他对胡图的了解,胡图绝对干得出这样的蠢事。
“父亲大人息怒!孩儿有一个妙法,既能解决静海军灾民的问题,还能一石二鸟,重创北方的杜三郎!”
胡图拜道。
“嗯?”
胡景思冷静下来,瞥了他一眼,胡图这幅鬼样子怎么看都不像能想出妙法的人。
但又见胡图言之凿凿,面部改色,或许,他脑袋偶尔开窍一次也说不定,于是胡景思坐回原位,说:“你能想出什么妙法,说说看罢。”
“父亲大人,孩儿的妙法十分简单,就是将灾民全部驱赶至苏、湖、秀三州就食,拖累那杜三郎,削弱中吴军的实力!”
胡景思听罢,猛然一怔,看着胡图赞道:“果然是一个妙法!”
“为了能让杜三郎乖乖中招,我们可以事先对外夸耀杜建徽的威望,什么爱民如子之类的,给他们戴上一顶高高的高帽!”
“而且父亲大人,您还可以以吴越王的名义,给杜建徽和杜三郎升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再赏赐有些财物之类,以示嘉奖。”
胡景思听罢,捻须抚掌大笑,“不错,不错,大朗此计果然甚妙!”
接着又说:“老夫与那杜建徽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早已摸清,杜建徽这个人容易被仁义所累。”
“仁义仁义,若灾民出现在他中吴军辖地,杜建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胡景思哈哈大笑,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颌下胡须雪白,乐得好像是十三四岁的小孩童。
此计不仅能重创宿敌杜建徽,还可以解决静海军灾民的问题。
最重要一点,此计还是他的独子胡图所献。
喜上加喜,由不得胡景思不高兴。
思政堂中其余武将、幕僚等,见状赶紧溜须拍马,胡景思和胡图都听得眉开眼笑,好像胜利就在眼前。
斜滔也跟风拍了两个马屁,但他低眉心中微微一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胡景思乐呵一阵,而后脸色一正,更正命令:“钱粮先不要动。大朗。”
“孩儿在。”
“此计就叫有你去施展,务必让中吴军接受所有灾民!”
“孩儿遵命!”
众人走出思政堂,胡图自去安排与谋划不提。
且说那斜滔,走出思政堂大门后,先到大营中转悠一圈,然后摸到吴越王宫附近,左右观望打探。
可惜,自上次胡图喝醉了酒,提着剑擅闯王宫之后,胡景思便下令加强了王宫的护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根针也插不进去。
斜滔观望良久,始终没有机会。
最后只得作罢,先行离去,回到家中左思右想。
天黑之后,斜滔换上夜行衣,避开所有巡逻的将士与耳目,渐渐摸到王宫一角。
白天太亮,目标太大,根本不能潜入王宫。
夜里正好,况且斜滔熟知王宫周围的布防情况,哪里有守卫,哪里安排了眼线,斜滔一清二楚。
刷了石灰的宫墙,高达一丈有余。
斜滔已经潜到这里,只要翻过这堵宫墙,就算进入了王宫的范围,王宫里面的守卫松散得多。
手脚并用,斜滔迅速接近墙顶。
墙面光滑,但斜滔也不是一般人…
忽然,不远处传来整齐的踏步声,夹杂铠甲轻微的碰撞声,还有隐隐约约的火光…巡逻的将士突兀出现!
斜滔心下一紧。
不过好在,宫墙外面栽种着许多树木,枝繁叶茂,刚好可以遮挡巡逻将士的视线。
但像这样吊在墙上也不是办法,宫墙雪白,而他一身黑衣,尽管有枝叶遮挡,但还是有极大的几率被发现。
必须尽快翻过去。
斜滔一手攀上宫墙顶部的边缘,借力使整个身体往上一伸,半趴在身体,腰板与墙顶平行,慢慢翻到宫墙的另外一边。
此时,巡逻的将士刚好行至此处。
斜滔回头瞥了眼机械般迈步的将士们,轻轻一跃,落在王宫内部的地面。
整座王宫里都没有多少人。
斜滔一路躲闪,避开有光的地方,来到一座宏伟的后殿,这里是吴越王的寝殿。
见四下无人,斜滔拉下面罩,轻轻敲响房门。
咚咚咚的声音,尽管轻微,但却吓了吴越王一跳自上次胡图醉酒提剑闯入王宫,并抗走他心爱的妃子后,吴越王便很没有安全感,生怕夜里突然闯入一个杀手…
“什么人?”
“末将斜滔,求见大王。”
屋内传出舒气的声音,脚步声临近,门栓拉开,最后打开房门,吴越王身着睡衣出现在眼前。
斜滔见礼。
“快些进来,勿需多礼。”吴越王探头看了看四周,拉着斜滔进屋,然后关门,拉上门栓。
“斜都使深夜求见,不知有何要事,莫非是那胡景思…”吴越王心里十分惶恐。
斜滔一眼瞥见龙塌上的被子,凹凸不平凸起,里面应该有个女人,收回目光,斜滔作揖道:“启禀大王,是北边的中吴军,还有南边的静海军。”
“哦?”
吴越王坐下,端正了坐姿,颇似上朝之时的模样,打着官腔问道:“斜都使详细说来,中吴军和静海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