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雷帝印(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刚想出拳的黄金巨猿,一下子就愣住了。  

因为他万万没想到上官老祖会挺身而出。  

而且看这架势,完全没有一丝放水的意思。  

“这…什么情况啊?”  

正在观看的大妖们纷纷露出惊愕的神情。  

怎么好好的就突然动手了呢?  

而且这动手的对象怎么就变成了黄金巨猿?  

别说他们了,就连老蛟都被一幕给愣住了。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  

但他想不到上官老祖真会因为黄金巨猿而与端木焰翻脸。  

“上官老祖,我再问你一遍,你当真要怎么做?”  

端木焰已经怒火冲天,整个人就像是变成火炎一样,每次一开口,这个空间都因此跳动。  

他没有理会端木老祖与北宫老祖的全解,反而紧握长矛,双眼死死盯着端木老祖与北宫老祖便也无奈退出观看。  

看着这架势,局面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控制。  

更何况上官老祖的退出,也着实让他们恼火。  

“端木焰,你就算超凡成功,在我面前也是一个晚辈,长辈做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评判?”  

上官老祖气道:“还有,你竟敢要向出手?难道你不知道,他是雷帝的义子吗?你怎么做,就不怕雷帝归来降罪与你?”  

“什么雷帝义子?你都活怎么大岁数了,竟然连这种谎话也信,这头老蛟分明就是看到局面对自己不利,才会借此来瓦解你我。”  

端木焰道:“你难道不知道,我们此行关乎人族气运,你若是退出,就是人族的叛徒,人族叛徒什么下场,你应该很清楚吧?”  

黄金巨猿愣了愣,这个罪名也太重了吧?  

他不由自主的看着他也知道,上官老祖之所以挺身而出,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但上官老祖毕竟不是雷帝,完全没有必要为他做些什么。  

但上官老祖还是做了,他与上官老祖不过初次见面,连上一句话都没有,但在他危机时,上官老祖却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现在又被端木焰以叛变罪名逼迫他选择。  

“你们信不信,我管不着,只要我信就行。”  

上官老祖看着端木焰道:“你说此行关乎人族气运,我不反对,但你要因此污蔑与我,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上官世家是不是人族叛徒,还由不得你端木焰做主,因为你端木焰现在还代表不了人族。”  

“我身为人族第四帝,又怎么会代表不了?”  

端木焰说这句时,已经开始挥动长矛。  

赤红色的长矛早已燃起火炎,如一条火龙,因为端木焰的挥动,开始变得狂暴起来。  

平静的山谷,开始散发着一道道可怕的火炎气息,而且在这些气息的侵蚀下,谷中青翠欲滴的花草树木,开始渐渐枯萎。  

特别是端木焰周围,很多花草树木的已经开始燃烧起来。  

一时之间,昏暗的山谷,开始火光盛放。  

“既然你执迷不悔,那只好打到你清醒为止。”  

端木焰如一尊火神般,直接就举矛刺向雷霆光盾。  

火龙般的长矛直接就将上官老祖的防御给轰碎。  

“超凡中期…?”  

上官老祖神情一惊,这端木焰不仅在短时间内巩固境界,就连实力都突破到了中期。  

这是妖孽?  

可能说他是第四帝,都还是太看轻他了。  

因为这样的成就,就连三帝也不曾做到啊。  

“这…?”  

端木老祖与北宫老祖也是感到难以置信。  

难道是在渡劫时,直接一口气突破的吗?  

可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端木焰是如何做到的。  

“魔神吗?”  

老蛟紧握骨杖,端木焰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天才,但无论多么天才,要是没有天地灵材辅助,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从涅盘境跳动超凡中期。  

虽然端木家是世家之一,但自从上古祸乱之后,天地间的灵气就已经变得越来稀薄,所以很多稀罕的天地灵材,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灵气而枯竭。  

就像他脚下的这片山谷,在上古时代时,这里可是蛟龙一族的圣地,很多珍贵的天地灵材,在这圣地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但现在,一眼望去,最高的也就是三品。  

所以他相信,就算端木世家底蕴深厚也不可能拿出怎么的天地灵材。  

要是北宫世家,他或许会想到冰雪女王,毕竟冰雪女王是冰帝的旧识,但是端木家,他除了想到黑暗公会,也就只有身为转生的叶天。  

但现在谁都知道,端木焰要与北宫寒成婚,北宫寒是叶天的生母,按照雷蟒的给的信息,他相信,叶天不会与端木焰有交集。  

就算有,也是交恶。  

所以他只能是黑暗公会与端木焰有来往。  

身为炎帝之后的端木家,竟然会与上古祸乱的源头来往。  

一想到这,一股可怕的妖气瞬间释放而出。  

原本静静站着的老蛟,在释放出妖灵后,直接握着骨杖冲向端木焰,速度快到只留下残影。  

“端木焰,你身为炎帝之后,竟敢与上古祸乱源头勾结,你就不怕炎帝知道后怒气归来吗?”  

老蛟转眼就来到端木焰身后,以龙骨打造的骨杖,仿佛活了一样,直直朝端木焰头顶扑去。  

“前辈,我们看戏就会,何必打扰他们的雅兴。”  

老蛟一骨杖落下时,端木老祖就已经来到旁边,并且手中也多了一杆赤红长矛,若是仔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