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天下形势(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借着这个机会,洛成便取来一张地图,向姬服讲解他的策略。  

“王上,您来看,从函谷关往东的整个中原地区,其中晋国、燕国、齐国、宋国、陈国、卫国、洛国、郑国是最重要的诸侯国。  

这八国之中,表面上有五个是姬姓诸侯,但实际上,燕国全靠齐国支撑,否则早已被山戎攻破。  

卫国以及它北方的邯国、邢国,都是依靠臣的洛国在支撑。  

姬姓诸侯只有晋国、郑国、洛国三个大国。  

但臣三人的国家是不如齐国、宋国强盛的,幸好齐国一向站在我们这边,否则中原的诸侯力量早就失衡了。  

晋国在王畿北方的盆地之中独木难支。  

孤的洛国支撑着卫、邯、邢三国,也很是艰难。  

宋国、陈国终究是异姓诸侯,将他们放在抵抗徐国与淮夷的第一线,谁又能放心呢?”  

姬服性格柔善,俗称耳根子软,洛成这么一说,他就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忙问道:“洛公,看来天下真是危如累卵啊。  

那寡人该怎么做,才能保证邦周的天命呢?”  

“王上,天下有数百个诸侯国,您只要关注晋国、郑国、齐国、洛国就足够了,保证这四个诸侯的强大与稳定,王室就能稳固。”  

这也就是郑侯在面前,否则洛成只会说晋国、齐国、洛国三国,他认为只要能保证这三国的实力,然后在洛邑以南扶持汉阳诸姬,王室的安全与地位就没有问题。  

“洛公,寡人明白了。”  

虽然现在王畿大权在洛成手中,但是天子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观点,由于秦国的祖先由他册封,并在他的支持下做大,中原诸侯作大的政策也出自他的手中,洛宣公是周王朝的掘墓人。  

但这是典型的脱离实际看待问题,事实上这些政策在当时,很好的解决了周王室内外交困的局面。——周王朝兴衰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