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激将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场面上看,好似闻瑞在欺负未成年人,挤兑得俊秀少年都快喊出“莫欺少年穷了”。  

但围观的一众天兵天将却不这么觉得。  

小哪吒只是看起来萌萌哒,实际上在天庭军中也是不好惹的狠角色。  

十万天兵天将,能打得过他的,不出五指之数。  

这孩子心智发育一向不怎么健全,距离成熟期还早着呢。  

因此它心无旁骛,不知男女事,也不通人情世故,更没什么修身养性的健康爱好。  

就喜欢呆在天武擂台与众将比斗,下手还没轻没重,在它手上吃过亏的武仙,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就是头披着美少年皮的人形暴龙兽,熊孩子成精也不过如是。  

几百年来,能让它吃瘪的人物,还真就没出现过。  

毕竟比它本领大的大神大仙,也要脸皮,总不会与孩童一般见识。  

肯与它一般见识的,不是打不过它,就是还没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呢。  

闻瑞恰恰就是那个明明辈分比哪吒大,却完全不在乎名声与脸皮的恶人,专治成精的熊孩子。  

五百年前,闻瑞就对乱臣贼子老李家颇有怨念,前段时间收拾了李靖,却让哪吒给跑了。  

以他小人报仇从早到晚的秉性,逮到机会不往死里欺负李家人,他就不姓闻。  

“哇呀呀,姓闻的,你休要欺人太甚!本太子看上去好欺负不成!”  

哪吒转过身来,毫不意外地中了闻瑞的激将法,这孩子向来不抗激,为此吃过无数亏也都没长过记性。  

闻瑞一挑眉,继续拱火道:“这话说的,你难道平日不照镜子的么?你看上去就是一副身轻体柔易推倒的小南娘样子,就差在脸上写上来欺负我四个大字了。”  

这就有点政治不正确了,偌大天庭,五百多来,还真没仙人敢从性别认同上讥讽哪吒。  

要知哪吒可不是生下来便是无性别的莲花之体,他是畸形胎来的。  

从穿着开裆裤都能逞凶屠龙,还非常残忍地活抽龙筋来看,基因绝对不正常,很大可能带着超雄基因,说不定还是嵌合体…  

然而熊孩子作死,也算求死得死,性命倒是保下来了,男性特征却作没了。  

从超雄到秀吉,性别属性跨度有点大。  

年幼时哪吒倒也不会在意,反倒性格没那么暴躁了,但随着年龄增长,青春期渐渐到来,它也渐渐察觉出自己和别人,有那么点不一样。  

青春少年还是很敏感的,从心理学角度上说,性原力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驱动力。  

闻瑞这一句“小南娘”的对哪吒的杀伤力,可要比指着和尚骂秃驴强得多了,那叫一个直戳肺管子。  

三太子双眼顿时就红了,举起火尖枪便朝闻瑞冲来,闻瑞则是嘿嘿一笑闪身飞入了擂台小世界。  

哪吒冲上前去之际,还有几位天王李靖的亲兵急着上前阻拦。  

但哪吒却扑了个空,那几员天将大大松了口气。  

要知道天庭规矩森严,最是忌讳仙人私斗,一旦触犯容不得半点宽宥。  

哪怕哪吒是玉帝的亲信爱将,也很难包庇。  

道理很简单,须知天庭派系甚多,出身截教、阐教、西周、殷商的神仙,相互之间谁没点深仇大恨?  

若是纵容私斗,天庭还不大乱,哪里维持得下去。  

只这一条禁令,乃是朝中众多山头公认,且一致监督执行的不赦之罪。  

犯了此罪,最轻的处罚,也得是逐出天庭,贬下凡间镇压五百年。  

哪吒在闻瑞的挑拨之下,若是率先出手伤了闻瑞,那可正中圈套,闻瑞若拿天条说事,哪吒定会遭殃。  

要知道三太子对大帝出手,可是以下犯上,哪怕闻瑞出言不逊在先,也占官职名分的理,受罚的只会是下官。  

若是玉帝敢包庇这种下克上的罪行,闻瑞就敢直接对玉帝出手,有样学样也来个下克上,到时自有金灵圣母出面包庇闻瑞,反倒让玉帝颜面尽失且无话可说。  

这便是肮脏的政治交锋。  

哪吒心智发育偏低幼,想不通这些弯弯绕绕,几位副将却是吓得不轻。  

还以为这是小太师闻瑞设下的奸计,借此来剪除李天王的羽翼,进一步打压天庭兵部势力。  

却大大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闻瑞竟进入了擂台小世界,看那从容躲避的动作,也不是慌不择路,而是刻意引诱哪吒一道进入。  

天武擂台的设置,除了众神将切磋武艺之外,也给有仇有怨的冤家们留出了发泄怨念的特殊场所。  

擂台之中相斗的神将,一旦可能对彼此造成致命伤,就会在伤势形成的前一刻传送出小世界。  

只分胜负,不决生死,是个相对安全的决斗场。  

比武分胜负,点到为止就欠缺实战训练的强度了。  

致命伤之外的伤势,哪怕是重伤,也不会触发天武擂台的传送机制。  

从擂台之外,可以看到擂台小世界的微缩投影,哪吒正看到闻瑞站在小世界中,一脸坏笑地朝他招手。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邀它进入擂台,与闻瑞做过一场。  

哪吒迈步便要入擂台,却被一位身材高大的天将拦住,  

那天将苦劝道:“三太子,三思而后行啊,那闻瑞诡计多端,用的明显是诱敌之计,定是个陷阱,切勿冲动上当。”  

阻拦哪吒的,正是副先锋巨灵神,这位神明形象粗豪,却是粗中有细,心思可要比哪吒缜密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