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举荐贤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说一遍,不是没听清,而是想再做一次确认。  

赵都安对此驾轻就熟,记得上次也是在这座亭中,当时坐在他这个位置的,还是袁立。  

他只配立在一旁,给他们端茶倒水。  

但这次,坐在这里的,已经是自己了。  

“遵命…”他不急不忙,又原话复述了一遍。  

这次,女帝确认了。  

她抿了抿嘴唇,因帝王掩饰心绪的本能,下意识收敛了一切的外在情绪。  

但心头泛起的种种惊讶,做不得假。  

“方才回宫的宦官不曾提及这件事。”  

她稳了稳心神,重新从棋盒中,将那一粒漏掉的棋子捞了出来,攥在掌心。  

似乎以此获得一些掌控感。  

赵都安说道:  

“因为那位公公走得早。其实,若非实在巧合,我等待的证据恰好到了,今日也没法做到这点。”  

徐贞观说道:“朕要知道前因后果。”  

赵都安早打好腹稿,何况早在公堂上讲了一遍。  

当即娓娓道来,从最开始的薛家后人入手,一直到意外因“王山”这个人,与反向调查他的周丞对上,再干脆顺水推舟,完成了这套连招,一举将周丞斩落马下。  

故事很长,女帝听得很专注。  

她听故事的时候,晶莹的耳廓会微不可见地前倾,目光一眨不眨。  

偶尔会突然打断,询问一些细节。  

甚至于,连两人交替落子对弈都没耽搁。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了,”  

良久,赵都安讲述完毕:  

“此事中,我的两位同僚颇为辛苦,袁公出力甚大,没有他们,只凭借臣一人,万万做不到这些。”  

他甚至没忘了一起请功,都是上辈子写稿子练出来的肌肉本能。  

竟是这样…竟然还可以这样…竟然能这样…  

徐贞观心头涌起千头万绪。  

既有对赵都安手段的惊奇,更有对周丞当年犯下罪恶的愤怒。  

起初,她给赵都安下达命令时,说寻找罪证。  

却也没想到,会牵扯出这样大的一桩旧案。  

不只是没想到,赵都安能从这个角度入手,明修栈道,将周丞诓骗进了这個局。  

毕竟,谁能想到,他主动入狱这件事,还是个“局中局”?  

莫说周丞了,哪怕是提前得知情况的她,也以为“苏红玉”一案,就已经是赵都安为了完成任务,布下的一个圈套了。  

这个圈套,已经很妙,足够令她满意。  

可直到现在,一切揭晓,才明白,她以为赵都安在第三层,实则在第五层…  

苏红玉一案,只是拿来掩护真正杀招的一记佯攻…  

只能说一句,周丞输的,不冤!  

此外,她更不曾想到,肩负司法公正的“九卿”,先帝托孤的大臣,竟胆敢做出这种欺君大案!  

若说,徐贞观开始要对付周丞,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心中多少还有些许,对这位顾命大臣的愧疚。  

那么现在,当得知周丞当年犯下的事后,便只有愤怒。  

“好一个狗胆包天!好一个瞒天过海!”  

徐贞观难掩怒意,面庞如罩寒霜,她站起身,好似在金銮殿上:  

“如此奸佞,竟然好端端活到现在,令薛琳那些官员,死后蒙冤十年!”  

附近宫人见状,惊恐瑟瑟,不知为何天子动怒。  

“陛下息怒,”赵都安起身,劝道:  

“先帝昔年为王震蒙蔽,才有此错案,陛下您又才登基不久,不曾察觉周丞这种人真面目,也不意外。”  

他的话还是太委婉了,事实上,老皇帝压根就是昏聩,昏庸。  

在位时依仗宦官,权力被李彦辅为首的内阁稀释,外头放任八个亲王做大。  

驾崩之后,还引得两个儿子血拼,兄弟相残…哪怕女儿登基了,留下的也是一堆烂摊子…  

简直绝了。  

“赵卿不必多说,”女帝摇了摇头,压下怒火,杀气腾腾道:  

“这次,你做的很好,周丞既已被擒,想必这时袁公已朝宫中赶来了。  

薛琳一案翻出来,牵扯不会小…哼,依朕看来,上行下效,大理寺只怕已经从上到下都烂了,该都抓起来查一查!”  

赵都安想了想,忽然道:  

“臣倒以为,大理寺里也不是没有好官。比如有个叫鲁直的评事,似还不错。”  

徐贞观看了他一眼,意外道:  

“那个曾上奏折弹劾你的小官?朕记得,你上次抓五十八人,唯独他没有行贿给你。”  

言外之意:这不是你的仇人吗?  

咦,你这么关注我的吗?这细节都知道…赵都安笑了笑,说道:  

“举贤不避亲,既是个清廉刚正的官,便不该受牵累。”  

“哪怕与伱有仇?”  

“呵,臣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徐贞观没吭声,美眸看向他的神色,愈发不同了,似再一次刮目相看:  

“朕知道了。你先留在宫中,等朕处置完这些事,再…唤你说话。”  

说着,许是想到了上次留赵都安在宫中,二人在汤泉宫那边,银针灌顶的一幕。  

女帝转回身时,白皙的脸颊似乎掠过一抹绯红,一闪即逝。  

就在赵都安入宫,满心期待,等女帝再召唤的同时。  

关于三司会审的结果,也如涟漪,在京城扩散开。  

赵家。  

“夫人,小姐,大理寺衙门咱们根本进不去,莫说进入,只要靠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