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徐简文的故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断:“等等,这个宋植是…”  

莫愁怔了下,语气鄙夷:  

“你连宋植都不知道?哦,差点忘记,你是几年前才出头的禁军小卒,不知道十几年,二十年前的事很合理。”  

赵都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小贬低了下赵都安,莫愁心情大好,继续道:  

“这宋植,说来也是个极厉害的人物,乃是某一届状元,点翰林。学问极大,据说有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之能。  

恩…若要类比,大概比如今的韩粥,韩学士都要强一大截,彼时年岁才三十有余,便有大儒气象,恩…若非其后来消失了,那什么正阳先生,都未必能崛起,许是还要在宋植下头。  

对了,他当年甚至与张天师有交往,算是个忘年交。”  

这么厉害?  

为何我都没听过…赵都安诧异了。  

莫愁道:  

“也因其才能极佳,才被先帝提拔为太子洗马,在詹事府跟随太子,是为未来班底。诶…话扯远了,我说到哪里了?”  

赵都安提醒:“宋植怼了简文,说他学问不够。”  

“哦,是这样。”莫愁道:  

“结果简文那次宴席回去后,表面不动声色,却是去书楼中的次数愈多了。  

一年后,太子又一次宴请兄弟姐妹的时候,简文竟拉着宋植,去了学塾书楼,指着偌大的书楼,要宋植随便挑,看有哪一本是宋植能背,而简文背不出的。”  

好家伙,这也是个记仇的啊…赵都安直呼内行。  

好大的气性…不过未入世间,凡人之躯没有神识辅助,能一年背诵下一座书楼,的确堪称变态。  

莫愁追忆往昔:  

“说来有趣,也算不打不相识,正因这一个插曲,简文与宋植反而有了私交,成为了不错的朋友。  

而读书好只是简文的一个优点,事实上,骑射、交朋友的手腕、谈吐智识,甚至是武道修行,简文都在一众皇子中出类拔萃,太子相较都黯淡无光。  

若要比较,太子只在仁义上比他强。”  

赵都安皱眉道:“这可未必是好事。”  

莫愁点头感慨:  

“是啊,可偏偏先帝竟也对简文极为宠爱倚重,随其年纪渐长,不断安排简文外出,去地方处理一些朝廷事务。  

太子则鲜少出京。渐渐的,连彼时的朝中,都开始疯传先帝有意改立皇储。  

于是,一些朝臣也渐渐聚拢在简文身旁,简文手下的那些门客,也是这个时期养起来的。”  

不是…老皇帝这是给自己挖坑?还是真想改立?赵都安疑惑。  

说来,虽穿越那一日起,面对的便是简文余孽,但他还是初次这般详细地了解那个死去的二皇子。  

赵都安疑惑道:“难道先帝真打算…?”  

莫愁摇头道:  

“帝王心思,谁猜得出呢?不过,也就在简文起势后,某次先帝大发雷霆,因简文的门客违法乱纪,狠狠惩戒了简文一次倒是真的。  

这一举动,被解释为先帝还是钟意太子。  

简文从那以后,的确安分了许多,不过先帝发怒后,却也没阻拦他与朝臣结交…总之,很迷。再后来,先帝驾崩,玄门政变,你就都知道了。”  

总觉得里头有事啊…赵都安心中嘀咕。  

他又追问了些问题,可惜莫愁当初也只是个婢女,对简文的一些生活小事记得清楚,但涉及朝局,却是不明不白的。  

“对了,哪个宋植呢?这么大名气的一个人,怎么没听说?”赵都安问。  

他看过玄门政变的卷宗,不记得里头出现过这个名字。  

莫愁轻轻叹了口气:  

“宋植因与简文走的太近,身份却是太子洗马,这本就不恰当。  

起初还好,等简文成了气候,有了党羽…宋植便很难做了,因此,很早前就上书辞官,离开了京城,去了江湖云游。后来就不知踪迹了。”  

原来是这么消失的…怪不得我不知道…赵都安心中一动,道:  

“宋植既与简文走得近,会不会…”  

莫愁看了他一眼,道:  

“匡扶社不是你负责调查?里头有没有这号人,你会不知?”  

好吧,匡扶社的确没有宋植这么一号人…  

赵都安甩了甩头,自嘲道:“看来是我想多了。”  

莫愁拿起那份军情,起身道:“我去找石猛。”  

“恩。”赵都安目送她扭着臀儿离开,良久,才站起身,推门走入堂屋。  

门一开。  

就看到金简叉着腰,站在凳子上,气势十足地将最后两张牌“啪”地摔在桌上:  

“赢了!给钱!”  

少女神官掌心朝上,如战场上浴血奋战,旗开得胜的老将军。  

“阿嚏!”  

冯举从蜷缩中醒来,睁开眼,看到了昏暗的屋顶。  

房间中很寒冷,没有火炭,好好的一间卧房,地上的砖头几乎铺着白霜。  

冯举昏昏沉沉坐起来,裹紧了身上的棉衣。  

“咕噜噜。”  

…肚腹中,一阵饥肠辘辘。  

冯举勉强站起身,撑着虚弱的身体,蹒跚着走向房门,双手推开门,外头呜呜的冷风令他一阵打摆子。  

入目处,是一座官署院落。  

这里是朝廷当初为了“开市”,设立的官署衙门。  

曾经门庭若市,气派的很。只是如今已是萧索凋敝,整个院子里冷冷清清,所有门被上了锁,院外还有叛军整日驻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