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满也只能够嘴里发几句牢骚话。  

弥勒佛主岔开话题,转头看向旁边一位佛主,这位佛主和周围二十四天主显得格格不入,佛法流派众多,其中不乏偏激之人,如当初谋划周铁衣的欢喜天一脉就是这类修行偏激法门之人,因此他们才会从佛家中分离出来,团结一致,暗中结成二十四天。  

眼前这位佛主浑身血光,杀气腾腾,身穿一件最质朴的沙弥僧衣,身后背着一根黑色似棍又似剑的武器,这就是法华寺三宝中的最后一宝,也是最重要的一宝,绝世神兵破戒佛牒。  

这剑并不开刃,当初在佛陀手中,斩业不斩人,救济天下众生,但即使是佛陀,也难以做到真正的斩业不斩人,一次和神道大战,佛陀佛牒被神道算计,杀生染血,佛陀视之不祥,弃而不用。  

但如此威力巨大的绝世神兵,僧人们怎么舍得舍弃,于是法华寺的主持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破戒佛牒,并以破戒佛牒为基础,建立了如今佛家四大圣地之一的法华寺。  

而后法华寺每一代都专门有一人修行斩业法门,成为宗门护法,可惜绝世神兵现世需要大运,所以法华寺不是每一代的斩业僧都能够继承破戒佛牒。  

因此破戒佛牒绝大多数时间都被束之高阁,不被人知晓,直到三十年前出现了一件大事,当时法华寺一夜之间半数高僧尽皆圆寂,之后才传出消息,一位烧火僧继承了破戒佛牒开了杀戒,打出寺庙,去向不详。  

而且法华寺对这件事也忌讳至极,其中的细节都没有透露,随后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印证了当时佛陀弃用斩业法门这件事。  

如今这位斩业僧成为佛教的杀生佛主,理所当然统领佛教僧兵,修行斩业法门,只不过在祂手中的斩业法门不再斩业不斩人,而是杀生为护生,连佛教内部很多人都不愿意靠得太近,生怕再应了佛陀那句‘不祥’之言。  

“杀生佛主,如今大夏对我等咄咄逼人,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佛主可有应对之法?”  

周铁衣和大明宫主在几个月前就制定了应对西部佛教叛乱的方法,那就是不主动出击,封锁西部九省道和大夏中央平原的粮食通道,借助大旱,让百姓们自己慢慢逃荒,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战场形势,不至于让大夏四面出兵,难以维系自身的粮食供给。  

如果等到完成工业改革和仙神合流,大夏国力到时候暴涨,自然能够从容收拾西方和北方的残局,当时这谋划十分中肯,即使是大夏圣上也认为有理,不然大夏陷入和佛教的乱战之中,即使赢了局部战役,但也要负担大量的灾民,还要派大量的士兵驻守,其中的粮食损耗是一个天文数字。  

反倒是如现在一样,佛教出于自身理念问题,大夏不出兵在战场厮杀,只是封锁要道,那么佛教主动出击的情况必然很少,只能够靠流民去冲击,但却要负担九州百姓的吃喝问题,这只会让佛教的众多佛主焦头烂额,毕竟念经是无法念出一个太平盛世。  

周铁衣能够变出‘钱’来,因为钱本质上是对天下货物的调运能力,但周铁衣没法直接变出粮来,所以在改革初期,他反而是大夏朝廷最大的绥靖派,能不大规模出兵占领,周铁衣绝对支持。  

因此在西部佛教问题上,周铁衣的目标不是几次战役胜利,那是兵家的想法,治理天下需要战略胜利,改革初期,农业人口转化成为工业人口本来就缺粮,佛教能够帮助大夏负担西部九省道贫困人口,缓慢向改革地区输送那种只要给一口饭吃就干活的优秀劳动力,在周铁衣看来那是真正的活菩萨,至于这些人口如何在佛教治下活着,那就是佛教的负担,不是周铁衣的负担了。  

弥勒佛这么一说,诸位佛主们也看了过来,弥勒救世咒的本质是暴兵流,几乎将所有的发展潜力投入了这一波僧兵,如果不能够完成对外扩张,真的拖个十年二十年,大夏腹地是眼睁睁看得越来越好了,但如果这批僧兵寿命耗尽,都回归佛国,那么到时候西部九省道的佛教除了一具空壳,就不再剩其他的东西了。  

“对,周铁衣如此霸道,我等不得不行下下策,至少要出兵让他同意将粮食运到西部来,天下百姓都是百姓,为什么我们西部百姓就不能吃粮,只能吃土!”  

他们等了几个月,希望大夏主动出击,来西部省道他们的大本营和他们打烂仗,大明宫主和周铁衣不动,反倒是这些佛主们坐不住了。  

杀生佛主冷笑道,“你都知道是下下策了还这么蠢,我倒是有个更蠢的办法适合你,不如现在就将你送到太乙观和周铁衣斗法,输了你以身殉教,赢了你就当二十四天之主如何?”  

那位佛主被杀生佛主这么直白的骂,神色愠怒,不过面对杀生佛主,他却敢怒不敢言。  

墨俭在心中轻轻一叹,现在想来,他入佛教这步棋是真的大错特错,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不济于事,墨俭开口道,“杀生佛主有其他良策?”  

杀生佛主看了一眼墨俭,“我正在想。”  

其余佛主刚想要开口嘲讽几句,不料杀生佛主直接断开链接,他的佛陀身影消失在这幽冥莲花池之中。  

黄庭州一处靠山的荒废小院。  

杀生佛主从入定之中睁开眼,他面前一位皮肤发黄,营养不良的小女孩惊喜道,“二师父醒了,野菜已经煮好了,阿哥还摘了些野果,打了一只狍子。”  

杀生佛主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