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2/6)
真不行。
他们家的老大韩红军就是农村人长期挂在嘴里的那种别人家孩子,比谢虎山韩红兵他们大三岁,学习好,听话,初中毕业差三分考上中专,之后没上高中,在大队小学教过一段时间的书,还在生产队里当过出纳和记工员,天天挣工分,而那时候谢虎山和韩红兵还整天翻墙爬树啥正事不干光浪费粮食呢。
后来到岁数,韩红军就被挑兵挑走了,好像是在蜀州省那地方当兵,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就当上班长了,当兵一个月挣六块钱,韩红军能攒下四块五寄回给家里,想着让父母给俩弟弟买点东西,说实话,哪怕韩老二是自己兄弟,谢虎山也不能违心的说韩老二比他哥强。
“咋样啊,你哥应该不是咱们连长那脾气吧,肯定不能当几年兵又回来种地,肯定解决工作和户口问题。”谢虎山对韩红兵问道。
大伙这么多人跑来凑热闹,不就是想了解这件事嘛,看看韩红军是回来种地,还是回来歇几天就去当城里人,至于是干部是工人,那就看县武装部退伍安置处的分配了,不过怎么安排,都比留在大队种地强。
中坪大队这些年只要是被挑兵挑走的,退伍之后混最差的也是张诚这种,在公社当武装部长。
大多数军人都是退伍转业去了工厂工作,当上了城里人,或者留在部队提干继续保家卫国,武装连长葛宝生回来继续种地纯属是意外,他当年要不是因为冲动,现在早被安置去了工厂当工人享福去了。
听到谢虎山问起,韩红兵摇摇头:
“哪能跟咱们连长一样,我哥多老实多听话,他手上拿着一个集体二等功,俩个人三等功,按照往年来说,他肯定能留部队提干。”
“但今年他们部队不是去南边跟着揍猴子去了嘛,这功劳就有点儿拿不出手了,立功的部队和战友都太多,所以领导找他谈话,话里话外他留下的机会不大,要是主动些打报告,部队还能考虑他情绪,帮他争取一下地方退伍安置的待遇,他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听话听劝,这不就回来了吗。”
“县武装部退伍安置处陪着回来的,已经说了,工作单位已经联系好了,过两天去咱县新建的第一化肥厂人事科办手续,一化公安科,工人待遇,但被县局以工代干留在公安局上班。”
“人生赢家啊。”谢虎山听着韩红兵说起他哥退伍的安排,嘴里感慨道:“国家对这些保家卫国的军人安排的真挺好。”
谢虎山没当过兵,可两世为人,他发现国家对军人的安排挺好,上一世他有个经常周六下午约一起打篮球的球友,这货字儿都认不明白,兢兢业业都能念成克克业业,可这么一大老粗,居然是一所学校的事业编老师,虽然不教课,负责后勤,那也是老师,所以那时候谢虎山没事就嘲笑他,质疑他到底走了什么后门,一个文盲能混进教师队伍吃上公家饭。
结果球友就一句话,没啥,就是九七年九八年当了两年兵堵了堵洪水,结果国家发文,那两年当兵为国出力的,退伍之后地方必须安排工作,是必须。
所以他退伍之后当后勤老师的这份工作,等于是国家给硬走的后门。
球友自己也没想到,当了两年义务兵,没打过仗,退伍国家还给安排了铁饭碗。
再有就是听韩红兵说韩红军的安排,也挺好,退伍就是工厂铁饭碗,就是老韩家有些可惜,两个个人三等功,没能换韩红军继续留在部队。
按说如果是往年承平年月,韩红军的两个个人三等功,留在部队晋升基本可以说是手拿把攥,但今年因为揍了越南猴子,超神的战友太多,所以韩红军的功劳就不太够看。
领导劝他发扬风格,他发扬了,然后部队也对得起他,县里新盖的两处化肥厂,他去第一化肥厂当工人,享受工人的高工资高福利,但还不用去离着县郊的第一化肥厂上班,报个到办完入职,县公安局那边就给化肥厂发以工代干的调动通知,安排他去公安局上班。
以工代干,是这个年代浭阳县甚至全国各地很多机关单位不得已出台的就业政策。
因为大批退伍转业的军人选择去工厂当工人,拒绝去机关单位当国家干部,导致很多一线单位的人手紧缺。
尤其以公安局这种单位尤其严重,工资少,事还多,可是呢,公安系统又对系统内的工作人员身体条件和服从性,政治觉悟等要求还高,最理想的补充对象其实就是退伍转业的军人。
但奈何退伍军人宁可去工厂当门卫看大门,都不去公安局配枪穿制服,毕竟工人待遇太好。
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有了以工代干这种政策,县武装部退伍安置处每年几乎都会先把转业去工厂的优秀退伍军人的档案给县局一份,让县局先偷偷挑选,然后武装部帮忙做工厂和退伍军人的思想工作,争取把人输送到公安局几个。
相当于还是工人,但在公安局干着干部的工作,对这种挖来的人,公安局一般会给些甜头,能忽悠就忽悠,主打感情牌,然后用一两年内忽悠对方转干,彻底给公安局拉磨,别想再回工厂享福。
“好不好的我不知道。”韩红兵叹口气,一脸蛋疼的说道:“你说我哥回来,我妈还不忘数落我一顿,我也是服了我哥,上眼药一门灵。”
谢虎山好奇的问道:“刚回来就能给伱上眼药?”
“可说呢,我就纳闷了,你说我
他们家的老大韩红军就是农村人长期挂在嘴里的那种别人家孩子,比谢虎山韩红兵他们大三岁,学习好,听话,初中毕业差三分考上中专,之后没上高中,在大队小学教过一段时间的书,还在生产队里当过出纳和记工员,天天挣工分,而那时候谢虎山和韩红兵还整天翻墙爬树啥正事不干光浪费粮食呢。
后来到岁数,韩红军就被挑兵挑走了,好像是在蜀州省那地方当兵,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就当上班长了,当兵一个月挣六块钱,韩红军能攒下四块五寄回给家里,想着让父母给俩弟弟买点东西,说实话,哪怕韩老二是自己兄弟,谢虎山也不能违心的说韩老二比他哥强。
“咋样啊,你哥应该不是咱们连长那脾气吧,肯定不能当几年兵又回来种地,肯定解决工作和户口问题。”谢虎山对韩红兵问道。
大伙这么多人跑来凑热闹,不就是想了解这件事嘛,看看韩红军是回来种地,还是回来歇几天就去当城里人,至于是干部是工人,那就看县武装部退伍安置处的分配了,不过怎么安排,都比留在大队种地强。
中坪大队这些年只要是被挑兵挑走的,退伍之后混最差的也是张诚这种,在公社当武装部长。
大多数军人都是退伍转业去了工厂工作,当上了城里人,或者留在部队提干继续保家卫国,武装连长葛宝生回来继续种地纯属是意外,他当年要不是因为冲动,现在早被安置去了工厂当工人享福去了。
听到谢虎山问起,韩红兵摇摇头:
“哪能跟咱们连长一样,我哥多老实多听话,他手上拿着一个集体二等功,俩个人三等功,按照往年来说,他肯定能留部队提干。”
“但今年他们部队不是去南边跟着揍猴子去了嘛,这功劳就有点儿拿不出手了,立功的部队和战友都太多,所以领导找他谈话,话里话外他留下的机会不大,要是主动些打报告,部队还能考虑他情绪,帮他争取一下地方退伍安置的待遇,他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听话听劝,这不就回来了吗。”
“县武装部退伍安置处陪着回来的,已经说了,工作单位已经联系好了,过两天去咱县新建的第一化肥厂人事科办手续,一化公安科,工人待遇,但被县局以工代干留在公安局上班。”
“人生赢家啊。”谢虎山听着韩红兵说起他哥退伍的安排,嘴里感慨道:“国家对这些保家卫国的军人安排的真挺好。”
谢虎山没当过兵,可两世为人,他发现国家对军人的安排挺好,上一世他有个经常周六下午约一起打篮球的球友,这货字儿都认不明白,兢兢业业都能念成克克业业,可这么一大老粗,居然是一所学校的事业编老师,虽然不教课,负责后勤,那也是老师,所以那时候谢虎山没事就嘲笑他,质疑他到底走了什么后门,一个文盲能混进教师队伍吃上公家饭。
结果球友就一句话,没啥,就是九七年九八年当了两年兵堵了堵洪水,结果国家发文,那两年当兵为国出力的,退伍之后地方必须安排工作,是必须。
所以他退伍之后当后勤老师的这份工作,等于是国家给硬走的后门。
球友自己也没想到,当了两年义务兵,没打过仗,退伍国家还给安排了铁饭碗。
再有就是听韩红兵说韩红军的安排,也挺好,退伍就是工厂铁饭碗,就是老韩家有些可惜,两个个人三等功,没能换韩红军继续留在部队。
按说如果是往年承平年月,韩红军的两个个人三等功,留在部队晋升基本可以说是手拿把攥,但今年因为揍了越南猴子,超神的战友太多,所以韩红军的功劳就不太够看。
领导劝他发扬风格,他发扬了,然后部队也对得起他,县里新盖的两处化肥厂,他去第一化肥厂当工人,享受工人的高工资高福利,但还不用去离着县郊的第一化肥厂上班,报个到办完入职,县公安局那边就给化肥厂发以工代干的调动通知,安排他去公安局上班。
以工代干,是这个年代浭阳县甚至全国各地很多机关单位不得已出台的就业政策。
因为大批退伍转业的军人选择去工厂当工人,拒绝去机关单位当国家干部,导致很多一线单位的人手紧缺。
尤其以公安局这种单位尤其严重,工资少,事还多,可是呢,公安系统又对系统内的工作人员身体条件和服从性,政治觉悟等要求还高,最理想的补充对象其实就是退伍转业的军人。
但奈何退伍军人宁可去工厂当门卫看大门,都不去公安局配枪穿制服,毕竟工人待遇太好。
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有了以工代干这种政策,县武装部退伍安置处每年几乎都会先把转业去工厂的优秀退伍军人的档案给县局一份,让县局先偷偷挑选,然后武装部帮忙做工厂和退伍军人的思想工作,争取把人输送到公安局几个。
相当于还是工人,但在公安局干着干部的工作,对这种挖来的人,公安局一般会给些甜头,能忽悠就忽悠,主打感情牌,然后用一两年内忽悠对方转干,彻底给公安局拉磨,别想再回工厂享福。
“好不好的我不知道。”韩红兵叹口气,一脸蛋疼的说道:“你说我哥回来,我妈还不忘数落我一顿,我也是服了我哥,上眼药一门灵。”
谢虎山好奇的问道:“刚回来就能给伱上眼药?”
“可说呢,我就纳闷了,你说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