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插眼,懂(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稳定。  

魏旭康不为所动,继续分析。  

而这个时候,陈南却忍不住了,他直接起身站了起来:“魏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一下。”  

魏旭康看着陈南,笑了笑,但是脸色没有变化的说道:“哦?”  

“什么问题?”  

陈南认真问道:“您真的觉得,通过手机信号可以对脉诊进行分析吗?”  

魏旭康呵呵一笑:“有何不可?脉诊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不利于传承,而电子和脉冲信号波形图反而更加直观科学。”  

陈南摇头:“直观是肯定的,但是,我并不觉得,有多科学!”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众人没有想到,这个班长竟然直接站起来对魏旭康进行了反驳。  

魏旭康做过很多领导,而且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不苟言笑,在场的众人有不少人都做过魏旭康的下属,所以…大家对于陈南的起身和质疑,有些惊讶!  

虽然说,他们内心也很不爽对方的这一番话,但是,却没有勇气站起来反驳。  

此时此刻,教室内十分寂静,魏旭康眯着眼看着陈南,声音多了几分冷淡:“为什么不科学?”  

陈南直接说道:“科学,就要接受个体诧异,要结合天时地利。”  

“电子信号是恒定的,模板也是一层不变的,想要加入人体因素、季节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  

“我知道,或许这是未来可以实现的,但是当下的科技水平,我并不赞同。”  

“而且,脉诊,因人而异,同样的脉象,不同人,不同体质,表现的结果不一样,高矮胖瘦男女老少都是不同。”  

“在这里,我想要问一下,脉诊的原理是什么?”  

魏旭康冷冷的笑了笑:“你是在考我吗?”  

陈南摇头:“不,不敢!”  

“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因而形成脉膊故能心动应指,脉动应指,心脏有规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  

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  

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您觉得,这是一个单纯的频率能解决的问题吗?”  

“中医四诊合参,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协调分析和处理,这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电子信号可以反映出来的。”  

“所以,我并不认可您的说法。”  

“中医的存在,可能脉诊的传承和学习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种困难是我们需要面临和解决的,但是绝对不是您所说的分析!”  

“或许,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方面提高水平,而不是在分析疾病方面取代脉诊。”  

“而且,您所分析的,只是中医脉诊中最为表前的信号,脉诊,是体内气机升降沉浮,脏腑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变化,而非信号,脉诊分析的是体内疾病和正气的!”  

“脉诊是一个过程,我想问一下,这种东西,您怎么分析?”  

陈南说完之后,点头说道;“这就是我的意见!”  

魏旭康此时盯着陈南,眼神里多了几分寒光,他本身并不擅长临床工作,这些东西是他的骄傲所在。  

但是,此时陈南竟然把他的骄傲说的一无是处,他能高兴了?  

“呵呵,这只是你对脉诊的个人理解而已!”  

“这是我和一些国医大师共同从事的课题研究。”  

陈南摇头:“的确,我说的是我的个人观点!”  

“但是,如果您对于脉诊察变还不理解的话,我相信…您很难说服现场的众人!”  

陈南这句话已经是给对方留着面子了。  

说白了,陈南的意思是在说魏旭康就连基本的察变都不懂,你有什么资格发表这些言论?  

果然!  

陈南说完之后。  

一个男子站了起来,对方长得很好看,可声音却是男声:“没错,中医的脉诊信号收集,有效率和准确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五十!”  

“所以,我陈南的想法!”  

男子话音刚落。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  

“我陈班长的说法,如果察变都没有办法做到,我觉得这个研究,是在浪费金钱!”一个胖子直接站起身来,毫不留情的说到。  

“!”  

“赞成!”  

“!”  

“请你下去,我觉得你不适合做我们的老师!”  

“对!”  

“请下去吧,无论你是谁,不用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时间,教室里沸腾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纷纷加入了这个浪潮之中。  

而台上的魏旭康直接傻眼了!  

他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愤怒!  

羞愧!  

难堪!  

各种情绪在心头叠加,他看了一眼陈南,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