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手法显威(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胸中有乾坤,下手方传神!  

陈南此时很清楚,孩子的情况属于心经有热,热极生风导致。  

而这种情况,必须要尽快清心火,定心神!  

让热有去处。  

才能平息体内的风气。  

中医认为的风,分为内风和外风的区别。  

外风,就是所谓的风寒暑湿燥火的外感风邪。  

而内风,多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因其病变似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急骤、动摇和多变之性,故名内风。  

而此时,吴凡的情况,属于心经热极生风。  

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清热定痫!  

但是,小儿用药,最为慎重。  

《保婴赋》曰:人禀天地,全而最灵,原无夭札,善养则存,始生为幼,三四为小,七龆八龀,九童十稚,惊痫疳癖,伤食中寒,汤剂为难,推拿较易,以其手足,联系脏腑!  

这说的便是,幼儿体质和成人不同,脏腑稚嫩,经络敏感。  

如果发生了类似惊痫疳癖,伤食中寒一类的疾病以后,汤药的疗效很难达到,但是,推拿却比较容易!  

因为孩子的手足,紧紧联系脏腑。  

但是!  

正是因为如此,这才考验医家的实力!  

因为五脏初开,六腑稚嫩,经络敏感。  

这就要求推拿医生轻重有度,缓急得当,深浅精准。  

推拿揉掐系数精通。  

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聊熟于心!  

这样一来,你才能拥有下手的基本条件!  

而接下来,最难的便是以手为药,以度为克,轻重缓解,推拿揉掐,如同药物的四气五味,寒热温凉直达病灶!  

陈南此时,同样也很紧张。  

他不敢有半分松懈。  

只能全神贯注其中。  

这才刚开始,他的两鬓,就已经渗出了汗水。  

说实话,对于这种急症,真的不比一台复杂的手术简单半分。  

手术起码还能亲眼看见。  

而经络和穴位呢?  

只能全凭记忆和感觉进行。  

考验的全凭医家的水平。  

部位、力度、差之毫厘。  

效果便要差之千里!  

小儿急诊,往往来势汹汹。  

必须紧急处理!  

陈南不敢有半分走神。  

没多久!  

分阴阳成功!  

陈南继续操作。  

运八卦!  

八卦全在手掌上,中指根下是离宫,属心火,此宫不可运动,恐运动心火,运法必用大指按复之。  

九重三轻。  

平息心经火热之风!  

运五经!  

五经者,五指头之经络也,心经在将指。  

五经运行,火有去处,五脏五行运转,五脏之气便能平息心经之火!  

捞明月!  

清天河!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每一步,陈南都做的无比认真。  

精通级的小儿推拿让陈南的手法已经可以登堂入室。  

对于穴位把握,力度的掌控,已经经络运行的轨迹,力度的渗透…等等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但是,同样也无比辛苦。  

汗水凝结成珠滴落,湿透了陈南的衣服。  

此时此刻。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唯独陈南!  

他不敢紧张!  

或者说,根本顾不上紧张。  

他双目炯炯有神,若夜之火炬,正在驱散这一刻的阴寒和无助!  

一旁的杨鸿年很紧张,但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此时的他,同样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较好?  

他只能寄希望于陈南。  

希望他可以拯救患者于危难之中。  

小儿推拿,杨鸿年不懂。  

但是,他清楚的记得老书说过一句话。  

小儿推拿,势如水火,来去凶猛,善者可分阴阳去寒热,令五脏皆安。  

这是说,小儿推拿对于小儿急症,有着特别好的疗效。  

但是!  

有说明,一定要擅长,要不然…同样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但是,同样,小儿推拿入门容易,精通难。  

绝非仅仅的推拿那么简单。  

需要辩证,需要懂得中医诊断,还需要熟悉经络,精通经络学,然后才能开始对推拿揉掐基本功,以及那些招式的学习!  

绝非现在街边小店,随意一个“小儿推拿、妇女丰胸、男人补肾”这么容易。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每个人的心头,都是一根紧绷的弦。  

但是!  

就在此时。  

只见床上有些抽动的吴凡突然安静了下来。  

刚才抽搐不安的双手,更是摊开放在床上。  

好了?!  

众人顿时愣住了。  

这就好了?!  

吴凡的父母此时看见孩子突然停止哭泣,瞬间就要扑过来。  

陈南连忙拦住!  

“别靠近他!”  

此话一出,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怎么回事?  

而陈南并未继续说话。  

手里的推拿并没有完全停下来。  

这一刻!  

所有人的视线,全都集中在了陈南身上。  

此时的他两鬓全都是汗水。  

有紧张的!  

有辛劳的!  

但是,看见陈南如此认真的推拿,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但是,关键是竟然有效了!  

吴凡的父母此时此刻,看着陈南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