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十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哥,视频剪好了,您看看哪里要改的。”杨勇的声音传来。  

“行,我看看。”徐清听到杨勇的话后,走到他电脑面前坐下。  

距离给学生的拍摄已经过去了10天。  

那天徐清给他们唱完了《凤凰花开的路口》和《起风了》之后,回来教他们唱了一天,然后让他们在地下室的录音棚里,录这两首歌又用了一天。  

到时候,这两首歌的音频会有三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这群学生唱的,一个版本是徐清唱的,其中学生唱的会当做视频的主要BGM。  

徐清唱的,则是会在视频的开头,播放一小部分。  

至于第三个版本,徐清准备让杨图图来唱,到时候做成正式的单曲发出去,这样才能杜绝浪费,徐清又不是艺人,有没有单曲不重要,让杨图图趁着毕业季圈一波粉才是主要的。  

杨图图的演唱会工作快结束了,最多还有一个礼拜就得回来。  

要说Lisa这个鬼东西,嘴里说让徐清赶紧把人领走,但用起来那是一点不带含糊的,快两个月的时间那是一天不带歇的,人都回不来,搞得徐清相当郁闷,这恋爱谈的纯靠脑电波交流可还行?  

除此之外,在这十天里,公司的其他员工度过了一个五一的假期,但徐清没有放假,他干了几件事。  

第一件就是把《源代码》的剧本改完,里面的一些剧情做了删改,比方说男女主的吻戏,原剧有两场,一场在结局,一场在开始。  

徐清删掉了那场最开始的那场,这场戏讲的是,男主知道火车要爆炸,追查嫌犯,下车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想拉女主下车,女主疑惑中不想下去,男主见时间紧迫,突然就亲了上去,亲完之后两人的关系改变,女主就这么跟他下车了,这种剧情让外国人来演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主角全都替换成国人的话,这戏份会很突兀,我们的文化和行为习惯,很难搞出这种动作来。  

还有男主和女军官,以及主导源代码计划的那个博士的对话内容,核心线索没有变,但有些语气和说话的方式徐清做了修改,毕竟我们国家的军人和漂亮国的军人在行为上还是有区别的。  

至于结局形成的平行世界,徐清直接删掉了。  

他个人喜欢在最后一次拯救任务中,男女主接吻之时,女军官关掉了源代码的程序,然后源代码的世界暂停,车上的所有人刚好停留在那个喜剧演员逗大家开心的定格镜头。  

原剧的结局那么搞,很有可能是为了拍第二部做准备,也有可能是解释为什么通过脑细胞能拓展那么多线索出来,毕竟有个平行世界,一切都会变得合理。  

但徐清不准备拍《源代码》的续集,也不认为原结局的逻辑在自己这里走得通,所以不如不拍。  

剧本已经给了皇后娱乐那边,吴友进看完之后相当满意,他觉得如果拍的好的话,一定能有不错的票房,对此徐清没有发表意见,剧本是剧本,拍摄是拍摄,还得考虑导演的表达能力以及演员的水平。  

比方说,剧本里写着男主慌张的内容,导演怎么通过镜头呈现慌张?主演怎么表演慌张?这都是拍的好不好的因素。  

抄原剧的镜头行不行?  

不行的,演员变了,镜头就得有变化。  

不同的演员,你想拍他就得有不同的考虑,在哪个角度拍才能突出他所需要表达出来的气质,这个是随机应变的。  

眼睛大的演员,你可以怼脸拍他的眼睛,让他眼眶慢慢变红来表现悲伤,那眼睛小的呢?当然也可以怼眼睛,但或许还要加一组其他镜头来加强他的情绪。  

而且,演员之间,表现情绪的方式也有差别,有的人微表情好,有的人肢体动作好,拍起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回到正题,《源代码》现在已经送审备案,顺便开始组建剧组,拍摄地会选在一个小城市的露天火车站台,不然里面的很多剧情没办法实现。  

除了《源代码》的事情,还有一个事情正在进行。  

那就是《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剧组已经拉了起来,剧组是不讲什么五一不五一的,从立项开始每天都是钱,所以工作要持续推进,徐清在前几天参与了选角,把角色全部定好后,又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把所有主演拉到一起进行了剧本围读。  

其他工作人员同时在进行取景的工作,拍摄的地方徐清拍了板,在苏州和恒店拍,苏州主要是拍齐天磊和李玉湖这条线的剧情,男主齐天磊的家就是标准的苏州园林建筑。  

恒店主要是要拍另一对男女主,袁不屈和杜冰雁的线。  

剧本围读完了,主演们被安排学习,学礼仪,学体态,有打戏的学打戏,有马戏的学骑马。  

近景马戏拍不到马的时候,用道具无可厚非,这样利于拍摄,毕竟马匹是动物,有些时候不好控制。  

但拍摄其他镜头时候,徐清还是希望,观众能看到是演员本人骑在一匹真马上。  

现在导演正在拆剧本画分镜头,过个十天八天的应该就能开机。  

监制在根据拍摄场次的不同,开始排通告进度。  

说起来,徐清现在其实应该是待在《上错花轿嫁对郎》剧组的,但星堂社后天要开张,所以赶了回来。  

至于剧组那边,现在是监制在管,这个监制也不是别人,就是Jessica,就剧组的这点活她比徐清熟。  

Jessica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