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龙宫的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孝恭此时容光焕发,抓着李世民的手就不肯放开。  

他现在对苏尘可谓是敬佩万分,因为一切都如同苏尘预料的那般。  

祈雨遇到很多麻烦,但是只要他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边,就能够化解恩怨。  

这还没祈雨呢,结果李世民破天荒的拉着他的手,若是能成,他们恩怨必定化解!  

李孝恭想到苏尘的承诺,连忙保证,道:“陛下放心,老臣是得到了孙神医的许可的,他肯定会来的。”  

李世民道:“大天师来么?!”  

李孝恭道:“不会,他还在守孝期。”  

李世民感叹一声,道:“真是大唐孝子,我辈楷模。”  

但是一说完,又觉得不对,他杀兄困父,岂不是反面教材?!  

咳嗽一声,被日头晒得不行,便是站在华盖之下,等候祈雨开启。  

在众人都担忧,孙神医是否会来的时候,就见到远处一道身影横空而来,稳稳地落在祈雨台之上。  

众人定睛去看,果然是孙神医,而他还背负一把剑,此乃法宝,许多高手都认出来了!  

李世民大喜,李孝恭也是惊喜交加,同时松了一口气!  

来了,就稳了。  

唯有许多世家之人,以及一些和尚能人异士,混在人群之中,他们并不希望看到孙思邈的出现。  

甚至他们不想看到祈雨的成功。  

之前听说的时候,还不把李孝恭当回事,可祈雨的是孙思邈,他有法宝,又是大天师苏尘的弟子。  

众人不得不当回事。  

孙思邈站在祈雨台之上,其实内心有些忐忑,因为他根本不会求雨,这一切都要靠苏尘。  

苏尘告诉他,只要他登坛作法,吟诵道德经,默念三十六遍之后,就会起风,而那个时间,大概就过去三个时辰左右。  

然后又默念道德经三天三夜,就会下雨。  

只是此时,天干物燥,万里无云,孙思邈也行走江湖多年,知道此等环境,恐怕近期都不会下雨。  

“师父,弟子相信你。”孙思邈咬了咬牙,不管那么多,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李世民道:“孙神医,朕想不到你还会祈雨,若是你真的能够求来雨水,朕与大唐都对你感激不尽。”  

孙思邈抱拳道:“陛下,贫道只希望上天垂怜,能够为大唐求来雨水,也是贫道所愿。”  

李世民道:“朕想问一下,登坛祈雨要多久能来雨水?”  

孙思邈道:“三个时辰来风,三天三夜来雨水,不做它时。”  

人群之中不少能人异士和和尚们都倒吸凉气,同时皱起眉头,还有些人不屑。  

他们也有不少人做过登坛祈雨的事,但是很多人都是算到了下雨的大概时间,并非真的能呼风唤雨。  

所以他们都会装模作样,登坛祈雨,拖到下雨为止。  

根本不会有人主动说出来雨的时间,因为天时,非凡人所能定。  

人群之中就有几個人,神采飞扬,看起来就非凡人。  

其中两个人眼睛还有些古怪,身上有海水的气息,他们藏在袖子之中的手臂上还有鱼鳞。  

“这道士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胡说八道,最近两个月,都不会有雨水,他竟然敢狂妄说三天三夜之后就会来雨。”  

“看个笑话就行了,长安地界的天时节气都归我们泾河龙宫管,他就是个欺世盗名之辈罢了。”  

两人都是哈哈一笑,便是不做理会,甚至是直接走人。  

三天后来看笑话便是。  

还有一个人,眼中露出光芒,“此人真气充沛,却也只是凡人,却从哪里得到了法宝?!”  

“登坛祈雨?!也不过是无用功罢了,城隍大人都说过了,长安地界干旱要到明年开春的。”  

此人与那两个泾河龙宫的鱼精一样,摇了摇头,便是转身离开,并不打算理会。  

唯有众多和尚和能人异士十分担忧,孙思邈会成功,那可就影响他们的利益。  

特别是对佛门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其次就是世家和许多打算利用灾荒发财的人,都不希望孙思邈能成功。  

唯有普通老百姓以及少数希望大唐向好的河间王李孝恭和李世民等人,才真正的希望孙思邈能够成功。  

可没成功之前,谁都不确定,是否能成。  

与天争水,谁又能够保证?!  

孙思邈管不了那么多,他按照苏尘的吩咐,来这儿算了算时间,选了个午时三分的吉时,然后盘腿而坐。  

孙思邈,开始祈雨。  

一开始众人都是纷纷沉默的等着,希望能够成功,可很多人都是心里打鼓。  

孙思邈心无旁骛,默念道德经,同时也是借此机会修炼三凤长春功。  

毕竟祈雨的事,他也不会,如此时间也不好浪费了。  

众人等待的过程之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时辰。  

所有人都期待着,孙思邈说过,三个时辰左右,会起风!  

如今已经过了三个时辰,太阳快下山了,万里无云,众人都依旧炎热,威风都没有,足以下雨的大风,更是不见。  

孙思邈能否成功,就看这个时候能否来风了!  

呼呼呼!  

就在此时,平地挂起一阵狂风,大风呼号而过,带着凉意,以及带着水汽,让众人一阵清凉!  

“起风了!”  

“终于起风了,孙神医成了,他成了,真的能够来风!”  

“三天三夜之后,能求来雨水,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