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这是我的时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899年5月26日。  

威廉二世站在船舷上,看着不远处的航母看了很久才收回目光,对身边道:“我们也要发展飞机。”  

“虽然我们的齐柏林飞艇也可以进行轰炸,而且飞行距离更远,但飞机也有飞机的优势!”  

这次战争中,飞机对战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无论是侦查敌情,还是用来进行轰炸。  

如果没有飞机,这场战争谁胜谁负还不可知。  

因此他也加大了对齐柏林飞艇的投入,再发展出德国自己的飞机,那么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  

随后他便看向码头,不过在里面并没有找到陈正威的踪迹。  

显然,陈正威并没有亲自来迎接自己。  

这让他微微有些失望。  

随后才带着随从登上码头。  

如此登上英国的土地,让他的感觉很奇妙,也有几分感慨。  

白金汉宫,美国国务卿刚刚离开没多久,陈正威站在窗口看着清冷的伦敦城。2  

战争已经过去两个月,不过伦敦城仍然冷清,街上大量商铺都关着门。  

倒是陈正威从欧洲调来一批粮食,让英国人的抵抗情绪减少了很多。  

“大英博物馆搬完了没有?”陈正威头也不回的问。2  

“最后一批已经在前天晚上送上船,返回美国了。”身后的是梁敦彦,站在桌子旁道。  

他占领伦敦之后,就让人将大英博物馆打包送回加州,建立加州博物馆。  

陈正威点点头,啧啧有声道:“可惜了!”  

“轰炸机没用上!”  

“下一次战争,起码要二十年!”  

这场战争最大的遗憾就在于,英国和俄罗斯输的太快,太惨了。  

导致刚刚生产出来的三十架根本就没使用的机会。2  

“二十年…跟谁打?英国已经没了,俄罗斯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其他国家也没有挑战威爷的实力。”梁敦彦有些意外。  

欧洲这次被打的太惨了。  

他想不到二十年后还有哪个国家能挑战。  

“怎么没有?别忘了我们还有两个盟友,他们的发展会很快!”陈正威玩味道。  

“德国…和法国…?威爷,你觉得他们会挑战你?”  

“法国不好说,德国肯定会!威廉二世的胆子很大!”陈正威转过身坐回椅子上道。  

“这次德国损失虽然不小,但获得的好处更大。”  

“奥地利…波兰…以及大量的殖民地…接下来二十年,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威廉二世肯定不喜欢我踩在他头上!”  

“威爷,这么说的话,威廉二世的性格有些像你啊!”梁敦彦顿时笑了起来。  

“不过他可没威爷的本事!”  

陈正威哈哈大笑,从抽屉里摸出根雪茄点上,片刻后道:“各国代表这两天都到的差不多了吧?”  

“是的,威廉二世今天抵达,各国就到齐了。”  

“日本代表也来了?”  

“他们在三天前就来了,来的是外务大臣加藤高明,是日本的鹰派代表。威爷你要见他?”梁敦彦询问。  

“我见他做什么?”陈正威摆摆手。  

“今天晚上,你去见他。”  

“透漏一些话给他…让他在联盟会议上发言表态!”陈正威的话语停顿一下,目光落到梁敦彦身上。  

“黄种人文明,在几千年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只是最近几十年才走了弯路。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应该建立以黄种人为主导的亚洲新秩序!”  

“包括印度…波斯等地区…差点儿忘了,波斯已经没了,现在叫伊拉克。”  

“我可以支持他们占领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还有朝鲜!”  

梁敦彦顿时露出思索之色。  

陈正威让日本人在会议上发言表态,在亚洲包括印度地区建立黄种人主导的新秩序,乍一听很正常。  

他们毕竟都是华人。  

但他心中清楚,陈正威既然这么交代,那么肯定是有其他安排。  

而且现在太平洋地区已经是陈正威的后花园了,他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这样一来,岂不是承认了非洲和欧洲就应该由白人主导,通过种族主义,将世界分裂成两块?  

这对于陈正威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那么,威哥的目的是什么?  

想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目的?  

思索片刻,梁敦彦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吃惊,抬头看了一眼陈正威。  

“想到了?”  

“威爷你要对日本人下手?”  

“总要师出有名么!毕竟我现在身份不一样了!”陈正威一边吞吐烟雾一边笑道。  

“到时候不需要我对他们下手,其他国家就会对他们下手!”陈正威笑了笑道。  

“从你和他见面开始,截断一切日本人发出的电报!”  

“他们会答应么?”梁敦彦问。  

“必须答应!他们在我的后花园讨生活,有他们拒绝的余地吗?”陈正威咧开嘴,眼中带着凶光。2  

晚上,梁敦彦就拜访了加藤高明。  

“梁先生,很高兴能够见到您!”加藤高明躬身道,对于陈正威的重要下属,他还是很恭敬的。  

而且日本现在和陈正威的关系不错,伏见宫房子虽然地位不算很高,但也很讨陈正威的欢心。  

毕竟伏见宫房子的“道具”很多,十几个侍女都是她的道具,这是陈正威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  

双方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