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两种华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打旗语告诉他们让开航道!”刘观长在观察对方的君王号片刻后,对副手吩咐。  

显然,对方的舰队数量更多,火力更强,装甲也比他们更强。  

这里距离开普敦只有300公里,英国在那里还驻扎了一支舰队。  

而英国战舰的最大弱点就是速度。  

君王号战列舰的速度只有15节,装甲战列舰的速度不会超过16节,英国最新的轻甲巡洋舰速度才可以达到18节。  

而海神号装甲巡洋舰的速度是20节,旧金山号只使用蒸汽动力时的速度是22节,还装有最新的光学测距仪。  

海神号上还有两套鱼雷发射器,不过目前的情况,双方不可能将距离拉近到2500米内。  

英国舰队占有优势,但刘观长也没过于忌惮。  

片刻后,旗手传回消息:“英国询问我们的来意和目的。”  

“告诉他们,我们拥有和平航行权,让他们不要挡路!”  

“他们仍然问我们来意,并且拒绝让路!”旗手再次回复。  

“开火警告他们!尝试从侧边绕行!”刘观长思索片刻后就下令。  

随着命令传下去,甲板上迅速动了起来。  

随着火炮的炮口转向。  

剧烈的火焰从炮口喷出,整个船身都是猛的一震。  

而在远处的君王号上,舰长艾弗斯顿爵士一直举着望远镜观察海神号。  

“舰长阁下,小心!”在看到海神号调转炮口的时候,副舰长立刻提醒。  

“他们只是在警告!”艾弗斯顿爵士连眉头都没动一下。  

巨大的水花在远处水面四溅,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们要绕行,拦住他们!”  

“可以开炮警告!如果对方想要硬闯,就用炮击阻拦!”  

随后艾弗斯顿爵士大声道:“小伙子们,展现出日不落帝国的骄傲来!”  

片刻后,刘观长就注意到对方的战舰也动了起来,一艘装甲巡洋舰和一艘护卫舰调转方向,看起来是要拦截自己。  

“向桑给巴尔发电报!”  

“做好开火准备,试试他们的成色!”刘观长有些跃跃欲试,想要试试这些英国人的反应和火力。  

对方的战舰也同样用大炮回复警告。  

而刘观长下令,直接朝着对方的装甲巡洋舰开火。  

这次可不是警告了。  

而是想要试试对方到底有多少成色。  

洛杉矶,陈正威正看着实验室的报告。  

潜水器部门申请镍铬钼合金钢制作潜艇外壳,不过被驳回了。  

如今这种昂贵并且产量稀少的合金钢,更多的是用在如人工合成氨设备这样的高新技术,或者是实验室小规模使用。  

毕竟年产量只有5000吨。  

根本不可能批给潜水器部门。  

而动力系统部门,在这方面到时有不错的收获。  

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在内,功率可以提升15到30。  

不过更大的收获是战舰的动力系统。  

功率提升比例差不多,但价值可要大多了。  

理论测试,关键部位使用镍铬钼合金钢,可以让战舰的动力系统提升15到20。  

如海神号这样的排水量6000多吨的装甲巡洋舰,使用新型动力系统后,速度最多能达到24节。  

而原本只使用蒸汽动力时航速22节的城市级轻甲巡洋舰,使用新型动力系统后速度可以达到26.5节。  

不过这样一来,原本的战舰结构也满足不了需求了。  

如今造船厂正在根据升级后的动力系统,重新设计战舰。  

另外,随着陈正威之前大力推行柴油发动机,尤其是推动旧金山的近程客船和渔船使用柴油发动机,几年下来收获也不小。  

柴油发动机船舶,航速通常在1215节,不过好处就是不像蒸汽系统那样需要数个小时来启动,可以随停随走。  

而柴油发动机的技术进步,主要展现在拖拉机和装甲车上了。  

陈正威正看报告的时候,李希文快步走进来。  

“师兄,电报!刘观长带领的海神号和旧金山号,在前往德班港途中遇到了英国人的舰队!”  

“对方包括君威号战列舰在内,一共五艘船。而且对方很可能从开普敦继续调动舰队前来支援!”  

“打起来了么?”陈正威将报告放到桌子上,抬头问道。  

“双方小规模交火,主要是互相试探,都没有太大的损伤!”  

“做的还不错!”陈正威赞赏一句。  

“给菲律宾发电报,询问休斯顿号和那几艘护卫舰是不是还在菲律宾补给。如果是的话,让菲律宾舰队派出战舰配合他们前往香港,朝着港口开几炮。”  

“先开火再谈,告诉他们,我们的舰队在德班港附近遇袭,要他们给个解释。”  

陈正威向来喜欢将炮弹作为拜帖。  

“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可以开火攻击港口内的英国海军战舰!主动将冲突升级!”  

英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两个重点地区,一个是香港,一个是马六甲海峡。  

其中香港是英国在整个东南亚和东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连通中国市场的通道,对英国是重中之重。  

双方现在算是撕破脸了。  

主要是因为图卢兹伯爵在英国的金融骗局,引发了英国金融行业的震荡和衰落。  

英国人的仇恨,比1883年的纽芬兰浅滩海战和抢下了加拿大西部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