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双双突破(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常情况下,合法的杀一位宗师,增加的寿命,肯定不止一百天,因为第四境就有一百天,宗师起码要翻个几倍才合理。  

不过,那是对方的死,和自己强相关的情况。  

这位宗师的死,和李诺的关系不是很大,寿命不能加满也正常。  

他在意的,是对汉王和幽王的处置。  

两位一品亲王,能增加多少修为和寿命,他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根据法家典籍的描述,李诺心中也大抵有数,正常情况下,这件案子绝对能让他的修为,从第三境直升第四境,连瓶颈都不会遇到,甚至还有余的。  

李诺有些按捺不住,打算去大理寺看看情况。  

从刚才开始,安宁就坐在那里发呆,一句话也没有说。  

李诺走到她面前,握着她的手,问道:“要不要去大理寺看看?”  

李安宁长舒了口气,站起身,说道:“走吧。”  

她心里早有准备,只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心情难免还是有些复杂。  

她很快整理好心情,两人离开李府,来到大理寺。  

今天的大理寺,戒备十分森严,整个大理寺,都被禁军围了起来,恐怕连一只苍蝇都很难飞出来。  

大理寺内,几乎所有的牢房,都人满为患,就连外面用来关官员禁闭的牢房,都满是喊冤的人。  

李诺随手招来一位大理寺官员,向他打听了一下情况。  

刚才陛下圣旨已经发到了大理寺,汉王和幽王,从现在开始,已经被贬为庶民了,而信王,宣王,吉王,也被剥夺了监国的权力。  

被抓的其他官员权贵,需要接受大理寺的调查,确保他们和当年的案件无关,然后才能离开。  

李诺正在打听具体情况,一位大理寺官员走过来,说道:“公主,驸马,李大人请你们过去。”  

李诺和安宁来到寺卿的衙房,李玄靖从桌后走出来,说道:“你们来的正好,这件案子,是你们查出来的,这份判决,你们一起用印吧…”  

李诺和安宁走到桌前,桌上是一份写好的判词。  

一旦盖上印鉴,这份判决,就会正式生效。  

这份判词,和李诺以前见过的不同,是写在明黄色的绢帛上的。  

这正是汉王与幽王的处置结果。  

到底是陛下的亲儿子,就算是犯下了如此重罪,他们也只是被剥夺了爵位,幽禁宫中,至少性命是保住了。  

换做其他人,九族都得跟着一起连累。  

这样的处罚结果,并不符合律法,但没有人会和皇帝争论这些。  

在父亲面前,李诺也没有好客气的。  

虽说这只是走一个流程,但还是能多增加一点儿修为的,对于法家来说,也算是重要的仪式感。  

他握着安宁的手,安宁拿着大理寺卿的印鉴,盖在了判决的右下方。  

当印鉴出现在判书上时,法典上的数字,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他最近这些日子,没有办什么大的案子,寿命勉强维持在三千出头的样子。  

这一瞬间,就足足增加了两千,首次超过了五千之数。  

一位皇子,便能增加一千天,近乎三年的寿命。  

而他的修为,也在快速的增长。  

法家的修为,本来是有滞后性的,一般的案子,哪怕是命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直观感受到修为的变化。  

但此案影响实在太大,牵扯实在太广。  

储君被杀,足以称得上是大夏建国以来最大的案子。  

倘若第三境的修为是一百,一件普通的命案,只能带来一点的修为变化,判对加一,判错减一,九十九与一百零一,是感知不到的范围,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有明显的变化。  

但这种惊天大案,在一百点修为的基础上,一次带来一千的修为变化,就是不一样的过程了。  

修为增长的过程,将极其明显。  

不仅是他,安宁的身上,也传来了明显的修为波动。  

而且比李诺的更加明显。  

李诺只觉得,体内的力量,在迅速增长,很快就遇到一个明显的屏障,但那屏障也只是阻碍了一瞬,然后就被顺利突破。  

随后,这道力量才逐渐减缓了下来,直至彻底平息。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回想起他的修行之路,他突破最容易,用时最短的,居然是从第三境到第四境。  

入境之前的过程,反而是最难的。  

甚至让他有一种越修越容易的错觉。  

不过,虽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从第三境突破到了第四境,但李诺还是觉得,似乎还有些不够。  

以这件案子的重要程度,是完全可以让他从第三境突破到第四境,而且还有很大冗余的,但却只是堪堪突破到第四境,只有他预想的一半效果。  

可这件案子,他的参与程度非常高,按理说应该能拿到九成以上,甚至是十成圆满的功劳。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是他的参与程度不够,贡献不足,还是有什么他忽略的地方…  

李诺很快就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  

他的目光,直勾勾的看向安宁。  

李安宁紧闭的眼睛缓缓睁开,向前迈出一小步,整个人消失在衙房之内。  

下一刻,她又凭空在李诺眼前出现。  

法家第五境,对应五刑中的流刑,可以强制让人移动一段距离,作用在自己身上,就是缩地成寸,和皇帝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