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职业棋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棋盘上摆着棋,这是沈山被授三子的棋局。  

李奇看着棋局不断摇头:“野路子,全是野路子,上来点三三,尖冲在四路,还有中腹的这种吊,这是什么东西嘛!  

完全就是一股怪力,我觉得你们输棋的根源主要是业余棋手基本功太差,另外心智不坚定,内心胆怯了,只要内心一怕,就至少差一子!”  

几大金刚皱着眉头不说话,这几天憋屈啊,明明对手下的棋离经叛道,有些地方简直是乱下,但人家就是能赢!不仅平下能赢,让子也赢。  

在座的几个人,每个人都给陆哲贡献了几千块。  

让他们三个子,李奇现在没有下职业比赛了,怕也很勉强吧?  

洪淼的棋力和八大金刚差不多,但是他没有和陆哲下棋,在这里就没有发言权,但是他是当领导的人,经营了武德最大的棋校,视野和格局更大。  

他觉得李奇讲的应该不完全对。  

武德“八大金刚”在湘南省业余棋界也都是叫得响的名手,虽然在绿林中,但是也久经沙场。说他们吓破了胆,那对他们还是不尊重。  

“听说他是一中的学生,什么时候一中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年轻人了?”洪淼喃喃的道,他看向李奇:  

“他还有没有机会成为职业棋手?”  

李奇摇头道:“年龄太大了!他这个年龄就算成为了职业棋手也没有前途了!孟旧和他是同龄人,今年都已经拿到国内头衔了!”  

“可惜了!好苗子!早几年发现就好了…”洪淼惋惜的道。  

此时正在对弈的那边,棋局已经到了最后的收束阶段,对陆哲来说这是一盘艰难的对局,对手的实力很强,让三子压力非常大。  

好在自己的战术正确,拉长战线,用官子慢慢的蚕食对手的优势,最后这局棋还是赢下了。  

沈山下完最后一颗子,脸色无比的阴沉。  

上一次给他这么让棋的还是一位职业高段,那一盘虽然也输了,但是没有这么憋屈。  

这個对手完全就是乱下,招数全部离经叛道,教科书上禁忌的走法他都走,前面定式阶段开始,一直到最后,沈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把棋输出去的。  

“输了!”  

沈山摆了两颗棋子。  

“哗!”棋社的观众如同滚烫的水一样,一下就炸开了锅。  

陆哲把手中拈的一颗子扔进了棋盒,这盘棋下完,暂时应该没有彩下了。  

武德的池子太浅,涸泽而渔榨干也就这么多了,沈山是最后一个对手,沈山之上再没有人了…  

“绝艺提醒:获得十点情绪值!”  

陆哲看了一眼情绪值的面板,情绪值已经足够他通过绝艺训练半个月了。  

收钱,走人!  

“陆老师,您等一下!”  

陆哲被人叫住,他扭头看到了洪淼:“洪老师?”  

陆哲表现出吃惊的样子,他故意而为的,洪淼连续三天都来看棋,他早就看到了。  

身体的前主人对洪淼有记忆,这个人是武德围棋协会的会长,武德启航围棋学校的校长,身体前主人小时候是在洪淼的学校围棋启蒙的。  

洪淼更吃惊:“你认识我?”  

陆哲红着脸道:“小时候我跟您学棋,在兰江棋社那边…”  

洪淼瞪大了眼睛,内心的那种惊喜莫可名状,那有十年了吧!那个时候洪淼的学校还没有办起来,还是小作坊式的学习班,跟他学棋的也就十多个孩子。  

对洪淼来说那是他人生最低潮,最艰难,现在回想起来又是最值得怀念的日子。  

“你叫…陆…”  

“陆哲!”  

洪淼仔细回忆,实在是想不太起这个名字了,但是隐隐又还有点印象,因为兰江那个时候他教了很多好苗子,李奇也是那个时候教出来的。  

当然李奇能成为职业棋手的关键是他退学去了京城启航围棋道场,送李奇去道场的过程也让洪淼见识到了京城的围棋培训的运营和管理。  

洪淼现在开的启航围棋学校,就是京城启航道场在地方的品牌加盟学校。  

洪淼太激动了,自己的学生中出了这么厉害的高手,那还说什么,把陆哲请进了包房中。  

这屋子里的人陆哲都认识,因为这几个人都是他手底下的败将,除了李奇。  

李奇和陆哲对视,道:“你敢不敢跟我下?我让你先!”  

“职业棋手?”陆哲内心小小波动了一下,面上神色并没有变化。  

“哎呀,你们如果下的话,我买马!”八大金刚中的笑金刚黄勇在旁边怂恿。  

陆哲不表态。  

沈山是洪淼学校的合伙人,今天输了棋之后也不服气,当即道:  

“在彩棋之外,我们学校可以赞助让二位下一个五番棋,可以准备5000元的总奖金!”  

沈山这个条件开出来,棋社吵翻了天!  

这个时候外面的棋友也看到了李奇,武德唯一一个职业棋手。  

在AI没有出现的年代,职业棋手在业余棋手心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要是职业棋手,就有无数的粉丝拥趸,在武德棋友的心中,李奇那自然就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气氛已经掀起来了,有企业赞助,有棋友支持,还有人买马助兴,现在就看陆哲怎么表态了。  

“对不起!我的课业太繁忙,要去补习!”  

陆哲告辞,他拒绝了李奇的战书。  

时机不成熟,陆哲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一个缜密的规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