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广而告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思维超前,偶尔憋出一个新点子,半点不意外。  

而自己又和朱英这个关系,解释也解释不清了。  

张希孟捏着传单,对李善长道:“李兄,你也看到了,这东西的效果似乎还不错…你看往后中书省能不能用得着?”  

李善长下意识一怔,“用倒是用得着,只是我一时想不通,能用来干什么?”  

这不是废话吗!  

张希孟道:“李兄,咱们有那么多政务,需要向老百姓解释,以往我写过文章,中书省也发过邸报,贴过告示,让人四处宣读。这回我们干脆印刷出来,低价销售,让感兴趣的百姓购买就是了。”  

“这个…这主意不错啊!”李善长忍不住道:“只是写这些东西,老百姓能愿意看吗?”  

张希孟笑道:“肯定要培养,而且咱们印刷几张纸,里面可以有民间故事,风土人情,诗词文章,戏曲鉴赏,古今奇谈…也包括商业广告。咱们把重要的政务,穿插在里面就是。”  

朱英都没有料到,他的传单攻势,经济效益不知道怎么样,竟然提前催生出了报纸。  

其实前面各种出版物已经很热闹了,比如张希孟的文章,才子的诗词,还有其他大儒的主张,彼此针锋相对,杀得不亦乐乎。  

只不过这一次要固定下来,有个专门的刊物,刊登各种消息,定期发行罢了。  

李善长听完张希孟的设想,立刻来了兴趣。  

“张相,你看最近户部出了这么大事情,尚书侍郎,全都被杀了,民间舆情荡漾,人多议论…你说咱们能不能靠这个东西,正本清源,压制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想?诚如是,功莫大焉啊!”  

张希孟哈哈大笑,“李兄果然敏捷…这话语权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捏在手里。不能任由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左右。”  

李善长深以为然,“张相,这事还是请你上奏陛下吧!”  

张希孟摆手,“李兄,主意是你想出来的,理当由你挑头儿,至于该怎么落实,也要你一肩扛起来才是。如果李兄不嫌弃,我愿意写个创刊文章。”  

“好!”  

李善长抚掌大笑,“有张相的文章,必定是开门大吉,生意兴隆!”  

和岭南的事情比起来,这两位宰相更重视报纸这种东西,上下沟通,传递消息,丰富民生…这玩意简直好处多多。  

光是这一点,  

就该重重嘉奖朱英才是。  

只不过此刻的朱英已经无瑕顾及这些了,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踢破门槛。  

过去朱英也不知道,原来应天居然有这么多有钱人!  

五万贯的抵押金,根本不是问题。  

哪怕再多一倍,也没有问题,只要让我们参与岭南的生意,再多的代价我们都愿意。此刻的朱英,只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  

这么多的好韭菜,一把镰刀怎么够啊?  

好在正如张希孟所说,朱英这小子还有点敬畏之心,凭什么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总要有个道理吧!  

朱英暗中下令,让群贤们出动,去探查原因。  

很快卢秋云就把消息送了回来。  

一直以来,张希孟主张均田,主张打击豪强,还建立了粮食银行,提供低息贷款…这么一整套操作下来,原本用来购买土地,放贷吃息钱财,都没有了去处。  

偌大的应天城,乃至朱元璋的治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堰塞湖。  

“侯爷,这几年均田下来,百姓手里都有些积蓄,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应天的作坊生意相当热闹。商人们也不傻,现在要是能弄到海外的木材,珠宝,香料,闭着眼睛赚钱!”卢秋云感叹道:“咱们这回真的要发财了!”  

朱英咬了咬牙,“好!既然如此,咱们就把保证金提高到二十万!而且还要加上名额限制,第一批只准二十家一同南下!”  

消息传出去之后,来的人竟然更多了,朱英没黑天白天地忙活,十天之后,他拿着一张清单,站在了张希孟的面前,规规矩矩道:“大哥,你的故事,价值四百万贯!请验收。”  

请:wap.shuquge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