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磨炼(感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快点离开这里,既然邪教能发动一次有预谋的偷袭,就难保他们还有没有安排人手继续对我们动手。”  

苏阳对师姐说道。  

他确实有些担心邪教,刚才要是没有灵兽帮忙,他不可能活着回来的。邪教一次出动5名三级武者,可见对方的决心之大。  

龙飘飘把灵兽收到驭兽袋中养伤,两人一起赶回白水山临时驻地,把帐篷等物品收拾好,背起背包就离开了。  

当他俩收拾帐篷时,附近正好有武大的同学看到,还过来询问是不是有新的任务。  

苏阳说要换个地方,在这儿呆时间长了,没有新鲜感了,这回答让那问话的同学有些目瞪口呆。  

苏阳和师姐向东走了5公里就看到了新长城,这一段已经完工,城墙上已经有武者把守。  

城墙有20米高,苏阳两人还真无法通过,他们也不想去找城门的位置,还不知有多远。最后还是城墙上武者放下绳索,两人才顺利穿过了这段长城。  

其实经过三个多星期,新长城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程量,再有三个星期,这条新长城就可以合拢了。  

穿过新长城,苏阳两人继续向东走,又走了十多公里,发现一处名为月亮湾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不小的湖泊,四周都是树林,旁边还有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山丘。  

师姐对这个位置很满意,两人决定重新在此扎营。  

苏阳仔细观察了附近,没有发现其他武者,才把食铁兽放了出来。食铁兽落在地上后,还是很不高兴,他的食物没了,这无良主人也不说补偿一下。  

苏阳放出食铁兽后就没去管它,他的心思不在这里。  

食铁兽只好自己去猎食,如果苏阳能听到自己灵兽的抱怨,一定会去安慰一下灵兽,毕竟刚才这只灵兽还救了他的小命。  

他现考虑的是,如果他是邪教的负责人,会怎么继续对付自己?  

“继续派人刺杀?”  

有可能!  

“再次发动兽潮?”  

这个应该可能性不大了,因为新长城工程过半,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武者,邪教不可能获得成功。  

嗯,不管怎么说,我已经回到了长城的内侧,即使再有人过来袭击,他们也得突破长城的防线,除非从现有的大城里向这里调派人员。  

大不了,再用灵兽就是。  

苏阳有底牌,心里不慌。  

这时他又想到了灵兽,但发现灵兽已经自己去觅食了,就再次没有放在心上。  

想了一下,他用微信里把自己换了地方的事情,汇报给了罗老师,然后就开始继续修炼。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他一出帐篷,就发现在他和师姐帐篷不远处,又增加了几十个帐篷。  

等大家都出来时,发现竟然还是白水山的那五支小队。  

苏阳有些明白了,这些人一方面在执行支援任务,另一方面估计也有保护自己和龙飘飘的意思。  

就不知道这是师傅安排的,还是魔都武大、苏家,或是龙家安排的?  

苏阳也没有多想,他正觉得不安全呢,这下来了五位三级武者,他就不用担心了,以后不离开这些武者太远就应该安全了。  

大家毕竟一起合作探索过遗迹,也算小有交情。  

苏阳在之后的修炼之余,也经常与几位三级武者进行对战,倒是起到了一些磨炼的作用。  

这几天那五支小队的二级人员已经开始清剿附近的妖兽,这是联邦通过武大、武者协会、武馆发布的新任务。  

苏阳清楚,这是为之后的全面规划农田做准备了。  

他也没去掺和,他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情。他的躯干骨眼看就要完成淬炼,身上的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转眼4月底就到了,新长城工程几天前就已经全面合拢,正式完工。  

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整个联邦都在庆祝,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人,那更是兴奋不已。  

普通人也可以出城了?  

往后的粮食会多到吃不完?  

妖兽再也不会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了?  

我们可以在城外盖房子了?  

所有这些,苏阳都没去管。  

他早就想回魔都了,因为他两周前就已经淬炼完成所有的躯干骨,而且从系统里看,各项数据都已经到达了三级武者或者说是苏阳自身的级限,不再增加。  

能量点:217008  

资质:B(400/400)  

气血:6199/6199  

精神:1499  

淬骨:51块(100)  

功法:《淬炼法》躯干篇、《盘古观想法》残篇武技:《开天之斧》(化境)、《驭兽术》(化境)  

他觉得留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应该尽快回去突破4级武者。  

但师傅不允许他突破,也不允许他回魔都,要求他继续在外打磨一段时间。  

今天他再次向师傅提出要回魔都,因为现在只有他和师姐在这儿,而那五支小队已经随着新长城工程的结束撤离了,这让苏阳也没有了对战的对象,他可不想和灵兽老虎对战。  

他觉得自己在这儿和在魔都实际上已经没有区别了。  

又是一通电话,师傅终于松口可以让苏阳回魔都。  

但要求他不得乘坐交通工具,包括不得骑灵兽,只能自己跑回魔都,而且还有时间限制:24小时之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