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灵气粒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圣小区408栋地下修炼室。  

苏阳正在修炼淬炼法下肢篇,他已经淬炼完了趾骨,正在淬炼跖骨。  

现在,他又有了6000多万资金,自然采用最快的修炼方式,也就是用系统来提升淬炼骨骼的速度。  

再次因为淬骨的疼痛进行休息时,他琢磨着,怎么能把自己可以感应灵气粒子的优势,用到淬炼法中。  

如果不用系统,单是用灵气粒子来淬炼骨骼,他修炼的速度也能做到系统提升速度的一半。  

苏阳在想,能不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一下。  

他猛地一拍脑袋:  

我为什么不在用系统淬炼骨骼时,也同时把灵气粒子附在淬炼的骨骼上?  

这样肯定能增加速度,而且减少痛苦。  

想到马上就做。  

这次苏阳仍然是系统来淬炼骨骼,同时也把感应到的灵气粒子牵引到被淬炼的骨骼里。  

果然!  

淬炼速度至少提高了二三成,而且剧烈痛苦的程度大为降低,至少苏阳不用再“啊啊啊”地唱歌了。  

另外,因为灵气粒子减少了痛苦,这就让苏阳不再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休息,这样,修炼的间隔时间也缩短了。  

综合下来,苏阳使用灵气粒子后,把系统淬炼骨骼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吃完晚饭,苏阳继续淬炼骨骼,他这才觉得修炼原来不用那么痛苦的,原来的痛苦更多还是方法不对。  

他不断的把各种颜色的灵气粒子牵引到骨骼上,进行淬炼。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苏阳还总结了一点经验。  

灵气粒子有不同的颜色,一开始,苏阳不论什么颜色都牵引过来。  

后来他发现,不同颜色的灵气粒子,对减小痛苦和增加速度是不一样的。  

对减小痛苦最有效的,是青色的灵气粒子,这种青色灵气粒子的效果,是金色的好几倍。  

但在增加淬炼骨骼的速度方面,金色和红色又是青色灵气粒子的好几倍。  

苏阳把几种颜色的灵气粒子,都尝试了一遍,最终他调整了对灵气粒子的使用。  

每次用系统淬炼骨骼时,先牵引金色或红色灵气粒子加速淬炼的速度。  

然后,再牵引青色或绿色的灵气粒子,迅速减小淬炼的痛苦指数。  

这样一来,苏阳淬炼骸骨的速度,又有了一些提高。  

虽然只有百分之几,但这是在没有额外投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到的,苏阳非常满意。  

最后,苏阳还是没有忍住对这些灵气粒子的疑惑。  

他给师傅打了电话,问清师傅现在的位置,跑到师傅面前,把自己淬炼骨骼时,使用灵气粒子的分析对师傅讲了遍。  

当然,没有提系统的事情。  

最后苏阳问道:  

“师傅,那些不同颜色的灵气粒子,为什么效果会不同?”  

公羊老头开怀大笑道:  

“苏阳,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发现了灵气粒子的不同,上次我没有对你说这个区别,就是想让你自己发现。”  

“这些灵气粒子的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属性,如你提到的青色是木属性,绿色是水属性。水木都有滋养的功效,因而有减小痛苦的效果。”  

“金色就是金属性,红色是火属性,这两种属性都有攻击的功效,因而可以加强淬炼的速度。”  

“其他还有土、光、风、雷等属性,你以后也可能会遇到。”  

“实际上,这些灵气粒子与3级武者突破到4级时觉醒的异能是一致的,只是这个觉醒的比例有些低。但我相信,你和飘飘这样的天才一定能觉醒异能的。”  

这下苏阳感受到了有师傅的好处,有修炼上的问题,随时会给你讲解呀,即使中间隔着一个初级到中级的坎,师傅也无所谓。  

又和师傅问了一些相关的修炼话题,苏阳回到408继续修炼。  

修炼结束时,苏阳把今天修炼的花费计算了一下:  

资质提升一点:花费能量点100。  

气血提升10点:花费能量点1000。  

精神提升3点:花费能量点1500。  

淬骨提升100%:花费能量点5000。  

这还没有计算,修炼到身体气血不够时,还要用能量点恢复的费用。  

总计花费7600能量点,折合380万联邦币。  

武馆的价格会打五折,那一天的成本是190万,加上恢复的成本,至少也是200万。  

他手里现在有6000万,也只能够他花1个月。  

考虑到后面龟仙教有可能会去遗迹之地,他准备和大家商量这个周末再去赚点,以后就不方便再去了。  

嗯,后天就要开始超级新生对抗赛的选拔了,明天大家要讨论一下应对策略了。  

睡前,苏阳又看了一下系统界面,对自己今天的修炼速度非常满意。  

苏阳(2级武者)  

能量点:26028  

资质:C(270/300)  

气血:1169/1299  

精神:309/359  

淬骨:25块(0%)+、36块(100%)、1块(10%)  

功法:淬炼法下肢篇、盘古观想法残篇武技:开天之斧(化境)、驭兽术(化境)  

新元218年,11月10日,星期二。  

中午下课吃完饭后,苏阳等5人在宿舍甲203区的客厅聚齐。  

苏阳问道:  

“几位,明天就要预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