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井底之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运峰教练介绍结束后,空地旁边一个高大的显示屏亮了起来,从上到下显示着31个名字。  

又上来一位教练,让大家把自己淬骨的数量报告一下,苏阳报了24块。  

最后显示屏上的名称重新排序:  

1.道三 52块2.魏和尚 51块3.武石峰 50块4.苏左 50块5.雷广坤 49块6.熊飞虎 49块7.田静 49块8.脱雪寒 49块9.雷斌 49块10.龙飘飘 48块31.苏阳 24块“这个数字只是给大家做参考,因为有人淬炼的是小指骨,有人淬炼的是肱骨,难度完全不一样。”  

但苏阳看到这个排名,心中大为震惊。  

他认为自己不排第一,至少也得排前三吧,没想到排了个倒数第一。  

而且,他自己很清楚,他淬炼都是指骨,是最容易的部分。  

“我真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苏阳不禁心里一声长叹!  

作为一个有系统的人,竟然被其他人给甩开了这么远,这是给系统丢人,给穿越者丢人!  

在南陵这三个多月,苏阳一直顺风顺水,他觉得自己怎么也是联邦最顶尖的一拨了,没想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他这才明白,高考成绩完全没有意义。  

因为,真正的天才可能根本不参加考试,都已经被魔都武大或帝都武大特招了。  

他还在为自己皖省排名第一的武科成绩沾沾自喜呢!  

这个排名,简直让苏阳醍醐灌顶,猛然明白之前自己是多么地自大和无知。  

其实在系统的帮助下,他的淬炼速度应该可以更快,但他怕疼,每天只做到提升一个指骨的30%。  

如果苏阳对自己狠一点,他完全能做到每天淬炼一个指骨的50%,70%,90%甚至更高。  

他现在算明白了,这个天才训练营的年轻人,要么是宗派、要么是大家族,要么是武馆、军部、武安局的嫡系。  

这些人和他同样的年纪,可别人淬炼骨骼比他更多,说明这些人不但有背景,而且更用功,更不怕疼,对自己更狠。  

想到这,苏阳有些脸红。  

他可能是这31人里面唯一是平民或贫民家庭出身,可他竟然还不如别人努力。  

别人家世比他好,而且比他还更努力、对自己更狠。  

苏阳觉得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不,我苏阳不能放弃,我没有好的家世,没有好的背景,我只能更努力,更拼命!  

还好,我看到了与别人的差距。  

我还有机会,我还有系统!  

苏阳暗暗下定了拼命的决心。  

苏阳已经意识到,这次来训练营,最大的收获不是淬骨数量增加了多少,不是了解了秘境,也不是认识了很多的天才。  

而是让他认清了,自己之前的自大和无知。  

罗运峰教练继续道:  

“下面,你们按照分组,跟着各自的教练正式开始训练。”  

苏阳被分到罗运峰教练名下,另外还有五名学员,其中有一个女生。  

罗运峰教练把6人带到前方,给每人分配了一个木屋。  

“木屋既是你们修炼的地方,也是你们休息的地方。”  

等大家再次列队之后,罗运峰道:  

“以后你们6人要一起相处一个月时间,现在每人做个自我介绍”。  

左手第一位是个大个子,但看上去很清秀,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说道:  

“我是苏北,来自帝都苏家”。  

第二位是一位少女,长长的头发,个子不高,小圆脸,眼睛很有精神:  

“我是龙飘飘,来自驭兽宗”。  

苏阳对驭兽宗有点印象,他记得在论坛里看到过,现在有些落魄的宗派。  

第三位是唯一背着一把剑的,其他人的武器都放到木屋里了。这位道:  

“我是左明泽,来自西华武馆”。  

果然是位剑客,而且也是武馆体系的。  

第四位明显是位军人,和之前去过他家里的军部雷天强长得有些像。  

“我是雷广坤,来自魔都雷家。”  

苏阳心里想着,这不会和雷天强少校是亲戚吧。  

第五位是个结实的壮汉,有2米的个头,看上去很和善的样子,说话声音有些大:  

“我是熊飞虎,来自杭城熊家。”  

最后轮到苏阳,说道:  

“我是苏阳,来自天圣武馆。”  

顿了一下,继续道:  

“我是平民出身,没见过世面,请大家多关照!”  

罗运峰接过话题道:  

“苏阳这次31名学员里唯一出身平民家庭的,他没有家族的资助,能被推荐到训练营,可见被天圣武馆非常看重。”  

他拍了拍手,说道:  

“大家都算认识了,下面说训练的计划。每天对战一小时,然后自行训练,对战时全力以付,只要没被打死,就要往死里打。”  

“这不但是磨炼你们的身体和气血,也是让你们感受一下武者战斗的残酷”。  

“你们要知道像蜂花谷这样的秘境,并不是只有一个,有大量的武者正在各个秘境中奋战,每天都有武者伤亡。就是这个蜂花谷秘境的深处也每天都在发生战斗。”  

“你们是不是很少见到中级武者,或者更高级的武者?你们是不是认为这些中高级武者都躲在哪里修炼去了?不是,他们都在战斗,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联邦的安定,维持着我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