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秋季通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银茶饼!好吃的银茶饼嘞!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三个石币就能买到的绝味银茶饼!”  

“南离独家特色,一共只需三石币,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一回,看一回,不如亲口吃一回!”  

萧南一早就陪同娘亲到广场上吆喝。香喷喷的银茶饼俱是兰溪天不亮就做出来的,新鲜出炉,口感极佳。  

从广场上空望去,整个南离部落以演武场为中心,辐射向四面街道,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和商贩。  

无数太安国商人沿街摆着各种货物,与来往的南离族人比划、交流和交易。  

一家家南离部落的居民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自家门前摆上一些山中特产。  

许多太安国的商人不时的挑选一些。  

这些南离部落带着蛮荒地域特点的稀奇玩意儿,一旦运回太安国就是奇品珍品。  

即便没有实用价值,也会成为达官贵人的把玩、装饰或藏品。  

有一些跟随商队前来游玩的江湖客、贵公子,穿行在街道上,四处摸摸、看看,觉着特别新鲜。  

当然,也有一些在太安国惹了祸事过来逃难的人,不过他们昨日才一到南离部落,就悄悄藏了起来。  

他们或是只在夜市里厮混,或是投奔南离部落的大族寻求庇护,或是歇息几日就冒险继续深入蛮荒。  

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选择隐姓埋名在南离安家,渐渐融入南离部落。  

萧氏在南离极其少见,独此一户。  

所以萧南不止一次怀疑,萧酒当年便是与这些偷渡客类似,从太安国远赴而来,避难隐居。  

有河部落对这些外乡客并不排斥,只要是在此定居、出生、长大的孩童,都视为本族人管理,可以修行巫道,以及享受十二岁滴血认蛊的待遇。  

有教无类,广纳众生,有河部落虽然地处蛮荒,但眼界、气度、氛围和理念绝不逊色于任一种族和国度。  

萧南便属于这种情况。  

这也是太安国与南离部落能保持长期和睦通商的重要因素。  

“小娃娃,口才不错啊!给本公子来两块!”一个衣衫华贵的少年听到声音,颇感兴趣的望过来。  

“好嘞,一共六个石币,承您惠顾!”萧南伸手从娘亲手里接过两块银茶,递向这位公子哥。  

“嗯…”华贵少年向胸口一摸,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昨日刚到,还没来得及兑换你们部落的石币。”  

“要么这样,这是一两白银。”他捏着银子给萧南,笑道:“一两白银相当于你们的一百枚石币,便预定一个月后本公子返程时的干粮吧!”  

“那敢情好,多谢公子!”  

萧南连忙接过银子,“我给您打个折,剩下三十五块银茶饼,到时给您包个热乎的,一个月后还在此时此地给您!”  

“上道,上道,哈哈!”华贵公子咬一口银茶饼,顿时面上一喜,“好吃,好吃,还是本公子有眼光!哈哈!”  

他连呼好吃,眨眼将两块银茶饼下肚,再想吃时却发现没有了,于是搓搓手不好意思的看向萧南。  

“嘿,好吃吧!喏,我给您又包了几块。”萧南似乎早有所料,嘻嘻笑着递上一包,“我们每天都在这里,欢迎常来!”  

“小娃娃,不错,不错!不过本公子可不占便宜,便从我预定的份量里扣减吧!”  

华贵公子迫不及待的咬起银茶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饿死鬼投胎。  

“这家伙倒是一个趣人!”萧南偷笑一声。  

“少爷!少爷!原来你在这里!”两个带刀侍卫从人群中穿过来,守到华贵公子左右,“少爷,此处人流混杂,注意安全,切勿乱走。”  

“哎,你们真烦人!本公子好不容易溜出来玩一趟,还要被你们缠着。”  

华贵公子不耐烦的摆摆手,“算了,走吧,我们去别处瞧瞧!”  

“对了!小娃娃,记好了!本公子叫黄极!”华贵公子忽然向后喊一声,才随着侍卫消失在人群里。  

萧南没有应声,笑而不语。  

两人只是简单的买卖交易关系,也许有些好感,但注定不会有太多的交集。  

自己年岁还小,即便以后可能去太安国,也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或许,在四处闯荡的江湖客和修行者眼中,广交天下好友,有缘对酒当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他对此看得极淡。  

如今自己娘俩无依无靠,人心鬼蜮,他只想简单的活下去,不会轻易相信他人。  

“阿南,你是不是想溜出去玩了?”兰溪忽然摸摸他的小脑袋,柔声说道。  

“嘻,怎么都瞒不过娘亲!”萧南嘻嘻一笑。  

说实话,通商期间热闹非凡,他是真的想去瞧瞧,见识下太安国的人物风情。  

“那便去吧,中午记得回家吃饭。”兰溪拍拍他,“这里有娘亲看着,不用担心。”  

“娘亲真好,那阿南去玩耍啦!”萧南并不担心。南离部落有守护长老韩石坐镇,可没有人敢明目张胆乱来。  

太安国的缂丝团扇、精金铁剑、水蜜香桃、霓裳羽衣、白桔红枣、车饰灶具…  

萧南一路走过去,才发现这个世界的精彩广博。  

“大爷,这糖葫芦怎么卖?”萧南凑到一处摊位,眼巴巴望着。  

他前世便是吃货,今世同样嘴馋,不然也不会走到哪都在储物袋里装着银茶饼。  

“一个石币一支!”  

这大爷也不知道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