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病如山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少典,按照老夫对藏宝图的推测,冭…那位的遗府应该就藏在南离山深处的某个地方。”  

一道略微苍老的声音沉稳的回答。  

“现在看来,他们前往的方向,多半是宝藏所在地无疑!”  

原来是锻铁坊那日的高傲贵公子阎少典,和他口中的一位五叔,也就是陆丰口中的阎五叔。  

“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孟瑶,你真以为能逃脱我的手掌心?呵呵,就让你再快活两日!”阎少典冷笑一声,仿佛呼出一股寒风。  

“等到本少爷取得了宝藏,我让你好好快活个够!”  

此快活是否彼快活,已经是显而易见了。萧南暗暗摇头,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阎五叔没有回话,两人静悄悄的消失在山林里,宛如不曾出现过一般。  

次日,萧家竹院。  

萧南照例演练三遍桩法,迎着朝阳吞吐呼吸,许久才收功进屋。  

“娘亲,阿南饿了!”  

他开启卖萌模式,远远冲屋外叫道。  

可是,一向疼他的兰溪这次没有立即回应,而且传出阵阵咳嗽,随即哑在喉咙里,没有了动静。  

“娘亲…娘亲?娘亲——”他迟疑着连续呼唤起来,心里忽然升起浓浓的不安的预感。  

他猛地奔出竹舍,就见兰溪头发散乱,歪倒在灶台前,几摊深深浅浅的血迹洒在地面上。  

“娘亲!你怎么了?你可不要吓我!娘亲!”萧南焦急的扑在兰溪身边,大声呼喊。  

他伸手探在苍白的面孔前——鼻息微弱,死气沉重,但还有一丝生机!  

“医生…我要找医生,不,是大夫…我需要找大夫!哪里有大夫,哪里有大夫?”  

他焦急的想道,终于想起一处。  

“南离部落…结草庐,对了,结草庐…医仙七苫!”  

萧南的眼中释放出希望的光芒。  

兰溪,心灵手巧,贤惠善良,是温婉慈爱的好母亲,也是惹人心疼的弱女子…可千万不要有事啊!  

“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我…我绝不允许你有事!”  

他艰难的将兰溪挪上板车,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快一点,再快一点!我要救你,我要救你,我一定要救活你,娘亲!”  

小小的身影拉起板车,不顾肩膀上勒红的血印,向结草庐狂奔而去。  

片刻后,萧南来到一座枯草结成的草庐前。草庐一共三间,庐前用竹竿交错挂起,上面摆满各式草药晾晒。  

外围斜立着半块石碑,碑上刻着“结草庐”三字。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手持乌木扇,正站在晾药架前清点数目。他一身粗布白衫,微眯着双眼,对匆匆而来的萧南看也没看一下。  

他就是南离部落最出名的医师,名唤七苫,听说没有任何疑难杂症能难倒他。族人敬称他为“医仙”。  

“小子萧南,恳求医仙救我娘亲!”他一步跪倒在结草庐前,“嘭嘭嘭”的磕头不已,口中坚定的恳求着。  

“小子萧南,恳求医仙救我娘亲!”  

老翁疑惑的看他一眼,随后望向板车上的兰溪,禁不住微微摇头。  

望闻问切,这是医者的基本功。作为南离部落最闻名的医仙,他岂能不会。  

可惜,磕头的萧南恰巧低下头颅,并没有瞧见。  

七苫摇晃着乌木扇走上前,叹息一声:“孩子,我不是医仙,叫我七仙叔吧!你和我一起将你娘亲扶进去。”  

不一会儿,入了草庐。  

七苫将银针烫过,刺进兰溪的几处大穴,又熬出一碗汤药喂下。他须发飘扬,动作娴熟的样子,令萧南升起些许信心。  

未几,兰溪终于缓缓醒来,只是睁开的眼睛里虽然美丽,却再掩不住深深的疲惫与哀伤。  

“哀,莫大于心死…小丫头,你有什么看不开的事情吗?”七苫抚着长长的花白胡须,不解的问道。  

心病,还须心药医。  

兰溪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看着七苫。那眼眸里充满蚀骨的灰暗,情深至此,如何独活。  

七苫深深的叹一口气,不再言语,转身离去。萧南如遭电击,内心如刀割一般绞痛。  

哀,莫大于心死。问世间,情为何物,竟至于斯?  

“娘亲,您先将药喝了。”他含着泪,用汤勺撑开兰溪苍白的唇,“七仙叔神通广大,肯定会治好您的。”  

兰溪虚弱的闭上双目,内心里充满对萧南的愧疚。  

“七仙叔,我娘亲她…她怎么样了?”萧南走出草庐,努力挤出微笑,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向七苫问道。  

“心如死灰,生机断绝。医仙束手,药石无力。孩子,你娘亲最多只有一个月的寿限了。”  

七苫伸手摸着白花花的胡须,似乎不忍他受到如此沉痛的打击,出言宽慰:“生老病死,俱是人之常情。孩子,节哀顺变吧。”  

萧南咬着牙,感觉自己的眼眶在瞬间湿润,却强忍着泪水不掉下来。  

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前几天还言笑晏晏的娘亲,怎么突然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依稀看见温婉的兰溪,用布掩嘴,咳着血,转过身,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自己微笑。  

世事无常,苍天无情!命如蝼蚁,呜呼哀哉!  

“七仙叔,萧南求您…求您救救娘亲!”他再次跪下,一个一个头颅重重叩下,任由额头溢出点点鲜血,却丝毫不改颜色。  

“您是南离医仙,药到病除,声名远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