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替命羔羊(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圣痕枷锁——断杖年代,神圣教廷对付敌对法师最残忍的手段。  

被圣痕枷锁命中的法师,只要实力尚未达到半神,其魔法书就会被彻底封禁,就连传奇英雄都无法逃脱。  

魔法书被封禁后,那名法师之前学会的魔法,拥有的魔力都将消失,并且终生无法再学习、释放任何魔法,彻底从法师变成凡人。  

圣痕枷锁一旦生效,便只有神圣教廷可以解除,整个银色联邦都束手无策,可怕至极。  

而圣痕枷锁,只有一名足以成为英雄的高阶天使自我献祭后才能释放,代价巨大。  

由于效果强大和代价巨大这两个特点,一般的法师根本没有资格被圣痕枷锁封禁。  

从圣痕枷锁第一次现世开始,它就是神圣教廷专门用来针对敌对天才的利器。  

每一个被圣痕枷锁封禁的法师,都是被神圣教廷认可的超级天才,他们也被银色城邦统称为圣痕法师。  

知名圣痕法师泽胜在自杀的时候如此说道:  

“在我成为圣痕法师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死了,只是现在才埋。”  

这一句话,便概括了几乎所有圣痕法师的结局。  

能被圣痕枷锁选中的天才法师,全都是天生与魔法有缘的世界主角。他们很难甘心于彻底沉寂,一生再也接触不到魔法。  

而他们想要重新取得魔法能力,唯一的路就是叛变到神圣教廷。可惜,这条路,是绝路。守卫着名为银色城邦的恐怖巨兽。  

所以,在断杖年代,九成以上的圣痕法师,很快就会“自杀”或者失踪。  

极少一部分没有自杀的,最终都选择了叛变。  

所有圣痕法师中,最知名的便是时间沙漏·泰莫汉:  

泰莫汉16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无比恐怖的天赋,他通过创新魔法,洞悉了一丝时间的奥秘,创新出了时间系魔法归零时沙。  

16岁的魔法派系开山祖师,泰莫汉百分百是世界主角,他只要活着,必定能成为半神,甚至有希望前往天外天的诸神战场,成为真神!  

于是,他就被圣痕枷锁封印了。  

泰莫汉的天赋太高,银色城邦舍不得杀,便一直养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破解他身上的圣痕枷锁。泰莫汉也表现得十分配合,丝毫没有叛变的迹象。  

这一养,便养了73年。  

直到泰莫汉89岁,寿命将近的时候。  

所有人都认为,泰莫汉不可能再叛变了,也不可能再自杀了的时候,他成功从银色城邦假死脱身,叛变到神圣教廷,解开了自身枷锁。  

并在短短6年时间内,成为半神。  

到了今天,泰莫汉依然是神圣教廷的八大红衣教宗之一。  

出于旧情,他并没有参与对银色城邦的直接军事行动。  

但他研发出来的时间类神术,依然对银色城邦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整整73年的沉寂与潜伏,所有人都认为。泰莫汉将是第一位中了圣痕枷锁后,没有选择叛变的法师。可他最终还是叛变了。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泰莫汉成功了。他获得了自由,重新掌握了魔法,还成为半神。  

但从群体的角度来说,泰莫汉斩断了其他圣痕法师的活路。  

从他之后,再没有一个圣痕法师能活到叛变。  

李查德看着正在发光发亮的秘天使,心中慌乱不已。  

“能释放圣痕枷锁的天使,在神圣教廷也属于天才中天才。  

说白了,这個法子就是用一个超级天才的陨落换另一个超级天才的陨落,究极损人不利己!  

圣痕枷锁已经有足足45年没有出现过了,我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个玩意,可我从来没有见过。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就是觉得,那秘天使马上就要对我用圣痕枷锁了!”  

李查德心中莫名恐慌,他的脑海里,不知为何自动浮现了卡帕老师的话。  

“李查德,法师的灵魂是能与元素共鸣的。这种共鸣,往往比智慧和经验更加准确。  

我们通常这种共鸣称为直觉。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凭借你的智慧和经验根本无法解决的事情,那么不要犹豫,感知你的直觉,然后相信它!”  

李查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自救。  

“天使一旦自我献祭,她释放出的圣痕枷锁就不会落空。  

根据史书记载,银色城邦唯一一次成功阻止圣痕枷锁,就是替死阻挡。  

由另一位法师,自愿代替被圣痕枷锁锁定的目标,令自己被圣痕枷锁封禁,从而保下那个被锁定的超级天才。  

我如果中了圣痕枷锁必死无疑,我的自杀只是时间问题,这点我非常有自信。  

我想活命,就必须找一个法师替我挡下圣痕枷锁。  

但是,那名替我阻挡圣痕枷锁的法师,必须在清楚圣痕枷锁的基础上,自愿为我抵挡才行。  

这一时半会,我上哪里去找那个法师?”  

李查德的思绪快如闪电,可是情况太过危险,就连他都无法第一时间想出自保的解决办法。  

正当他思索的时候,一股浓浓的危机感涌上了李查德的心头。  

李查德抬头一看,那秘天使的双眼已经完全变成了光元素,如同流动的光液。  

没有时间了!  

要死要死要死!  

李查德几乎窒息。就在这时,李查德急中生智,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