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大婚前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沐元若进门,将手中的素色请帖递给元秋。看‘毛.线、中.文、网是孟丞相府的四姐孟娴,邀请沐元若和元秋明日到孟家做客。  

虽然不认识孟娴,但这请帖在元秋意料之中。  

那日在宫中,贵妃孟俪和她的母亲孟夫人已经向元秋发出了邀请。  

“我已应下了,明日陪你一起去。”沐元若着,拿起桌上的书,轻轻拍了一下元秋的脑袋,“孟娴是个书呆子,我看你也有变成书呆子的潜质,你们应该有许多共同话题。”  

元秋看着请帖上秀丽雅然的楷,“真好看,我的字还得好好练练。”  

沐元若扶额,“妹你是要去考状元吗?”  

“若女子能考,我是要去试试的。”元秋笑。  

翌日姐妹俩乘坐马车前往孟府做客,路上,沐元若声问元秋,“妹,那日苏仙给你的信里到底写了什么?给姐姐看看,我保证不告诉别人。”  

“他写了…”元秋声音一顿,“你猜。”  

沐元若轻哼一声,闭上眼睛,“不理你了。”  

到孟府大门外,沐元若下车,回身扶着元秋,一副她家妹妹弱不禁风的样子。  

元秋站定,不远处一个蓝衣少女迎上来。  

孟俪容貌娇美,温婉动人,孟娴与她有五分相似,面色更素淡苍白些,打扮也简单素雅,发间只一支浅蓝色羽毛状的簪子。  

“沐大姐,沐二姐,快请。”孟娴跟沐元若虽不熟络,也是早认识的,暗暗打量过元秋,便懂了她的母亲和姐姐为何对这个传闻中的沐二姐评价那样高。  

孟娴素来清高,不爱出门,在万安城里没什么朋友,很是不喜欢那些虚伪肤浅爱攀比的大家姐。  

原本她对性格爽朗大气的沐元若就颇有好感,今日见到元秋,便知传闻多有不实。这绝不是个大字不识的乡野村姑能有的气质。  

进了孟府,元秋便发现文臣与武将之家的建筑风格都相去甚远。  

孟府处处可见文人优雅,注重细节,便是脚下的石径上,都用石子装点着精致美丽的花纹形状。  

这在沐家是见不到的。沐家的路首要是坚固宽敞,得能骑马过去。  

孟娴先带沐元若和元秋去见她的祖母孟老太君。  

孟老太君精神矍铄,慈眉善目,未语先笑,拉着元秋好生夸赞一番,她的福气都在后头,又摘了手上的一串珠子送给元秋。  

那珠子价值不菲,元秋本想婉拒,但孟老太君坚持要让她收下。看1毛2线3  

元秋心知这是因为她先前救过孟俪和十四皇子,便拿着了。  

孟夫人和三个儿媳也都在场。  

孟娴的三嫂袁氏挺着大肚子,神色恹恹的没什么精神,就是孟夫人和孟俪先前提的下月要临盆那位。  

元秋在孟夫人提起时,给袁氏把脉,又摸了摸她的孕肚,提醒她每日要适当运动一下,散散步就好。  

袁氏谢过,孟老太君便让孟娴带沐家姐妹到园子里坐坐。  

孟娴礼数周全,但话不多。其实她最好奇元秋怎么敢把孟俪的肚子剖开取出孩子,但孟夫人专门告诫过,此事不要多问。  

“你的字写得很好看。”元秋对孟娴。  

孟娴微笑,“我倒觉得我的字太气了,最近想练另外一种字体,却也学得不好。”  

“如果你见了我的字,就知道你写得有多好了。”元秋笑着。  

闲聊几句,孟娴提起她先前偶得一本医书,但她不通此道,想送给元秋。  

于是,三人便去了孟娴的书房。  

“你随意看,有喜欢的便拿去,都是我看过的。”孟娴去给元秋找那本医书。  

元秋随手从手边书架上抽下一本书,封皮上画着一片羽毛,书名叫做《情录》。  

孟娴快步走过来,把元秋手中的书拿走,又觉失礼,连忙声解释,“这是禁书,你不会喜欢的。”  

元秋不甚在意地笑笑,“我如今只想看医书。”  

不过心中仍是有些好奇。孟娴喜欢的蓝色羽毛跟这书定有什么关系,而且既然是禁书,为何她会有?而且元秋注意到,书架上这一层应该都是这一类“禁书”。  

叫《情录》,难不成是什么黄书?孟娴作为名门闺秀,可不像个会看黄书的人。  

沐元若正在看窗台上的一盆花,并未注意这边。  

孟娴把她找到的那本医书给元秋,元秋翻开看了看,是一本古方集。  

“谢谢,我喜欢这个。”元秋向孟娴道谢。  

下晌回府时,元秋问起沐元若在东明国什么书会被当做禁书?  

“禁书?妹你问这个做什么?就是那些污秽乱性的书吧。”沐元若摇头。  

“姐你听过《情录》吗?”元秋问。  

沐元若点头,“我知道啊,灵月那里原来有一本,她很有意思,想借给我看,是话本集,左不过就是些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之类的,我没兴趣。”  

“外面能买到吗?”元秋问。  

“妹你想看?我去问灵月借来给你。”沐元若,“是孟姐那里有吗?你直接问她借就好了,她不是气的人。”  

元秋表示,孟娴把那书看得很珍贵,倒是让她奇怪,如果只是才子佳人的话本子,不至于吧。  

而且既然君灵月也有,就明这应该不是真正的禁书,只是并非正统书籍罢了。  

当晚膳后,沐元若就把一本封皮上画着羽毛的书给了元秋,“就这个!我问了,灵月是一个叫蓝羽的人写的,不是一本,是一套,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