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般只管如何执行主帅及将领制定的命令就行。  

而眼前这位都尉,留守兵营,竟能替主帅考虑到这些风险,这便是最难能可贵的。  

而且,他的这个担忧,也并无道理,因为自己之所以留下三万大军,就是为了防患此事的。  

想到这里,李阳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认为,冒顿不会回狼居胥山以北?而是躲在草原某处,等着我大军直奔狼居胥山方向时,便乘机夺回河套百姓及畜产?”  

都尉点点头:“虽然可能性极低,但…若末将是冒顿,便定会如此一博!”  

“哦,哈哈哈!”  

听到这话,李阳大笑了三声。  

一旁的萧何,也不由微微笑着点了点头,一脸欣赏的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年轻都尉,很显然,他也觉得这位都尉是一个将才。  

都尉见李阳大笑,还以为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不由疑道:“主帅为何发笑,若是末将说错了,还望主帅责罚!”  

李阳笑了笑:“你的担忧并无不妥,本帅之所以留下三万大军,便是防患此事。”  

“哦?”  

都尉一愣,不由尴尬有些难以自容,道:“如此看来,是末将多虑了。”  

李阳摆了摆手,笑道:“你能考虑到此事,本帅颇感欣慰,可见你心思慎密耳。”  

说到这里,李阳接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赵贲!”都尉回道。  

“赵贲?”  

一听这个名字,李阳一怔。  

因为这个名字,李阳可是极有印象的,秦末有一员大将,就叫赵贲。  

而且,历史上的这位秦末大将赵贲,名气虽不如章邯,但他却是战到最后的一位秦末名将。  

据历史记载,汉元年五月,刘邦率领汉军还定三秦,派曹参、周勃、樊哙东进取咸阳,大破赵贲、内史保军队克咸阳。  

什么意思呢?  

定三秦,就是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被项羽封在关中地区为王的秦朝降将。也就是说,那时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位秦末名将都是项羽分封的王,只有赵贲是秦国最后的一员大将。  

只不过,赵贲还是没能阻止刘邦的步伐,彻底丢失咸阳,自此赵贲也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  

总之,历史上的赵贲是秦二世中央军里最后的一员大将,而且地位也不低,手下有爵位是侯的,算得上是一员忠义之将。  

此时,李阳不由在心里想,眼前的这位都尉,不会就是历史上秦二世中央军里最后的一员大将赵贲吧?  

细细一想,这事还真有可能。  

毕竟,赵贲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前,乃至在秦二世前期的大战中,都没有记载。  

直到公元前207年,方才有他的记载。  

而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投降项羽的时候,他才被秦二世启用。  

也就是说,他在此之前,都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将。  

想到这里,李阳于是决定启用眼前的这个也叫作赵贲的人。  

“好名字!赵贲,本帅问你,既然你想到了冒顿有可能会奇袭河套,那你认为如何安排较妥?”  

赵贲略一思虑,便道:“末将以为,应调一半兵力,前往河套,方为万策。”  

李阳点点头:“好,本帅升你为右将军,给你一万五千兵,卫戍河套!”  

赵贲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李阳居然会提拨重用他。  

要知道,秦军有制,依旧为上将军和前将军、后将军、右将军、左将军,下面则是都尉、校尉。也就是说,自己等于是连升两级。  

顿时,赵贲感激涕零行礼一揖:“末将,谢主帅提拨之恩!”  

李阳笑了笑,示意其不必多礼,然后道:“不过,你此次前往河套,一为布防,二来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主帅明示,末将必全力以赴。”赵贲道。  

李阳道:“本帅要你从那六十万匈奴百姓当中挑选青壮,组建一支新军。你,可胜任?”  

赵贲心中一怔,自然知道这支新军组建起来,就等于自己统领着几万人的大军,想到这里,心中更为激动,不由全血热血沸腾,慷慨激昂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好,你这就准备一下,即刻出发!”  

说着,将九原郡的那份急奏,将到了赵贲的手中,让他带给九原郡郡守。  

“喏!”  

赵贲领令,一脸激动之色,赶紧下去准备。  

看到赵贲退下后,一旁的萧何笑道:“院长,此人确实是一难得的将才!”  

李阳点点头,心想,如果没错的话,这人可是秦末的大将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