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能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封神之后金灵圣母的弟子闻仲便被封为雷神,不过闻仲的神位和徐思远这比起来又差远了。  

徐思远可掌风雨雷电,司行云布雨,更是可以敕封江河湖泊之主。  

这权限实在是大的没边了。  

不过徐思远和昊天也只能算是各取所需,对昊天徐思远也说不上感激。  

徐思远没有急着将星辰幡交给陆压,徐思远先带着七十杆星辰幡来到碧游宫。  

通天在阵法上的造诣极高,通天也极喜爱布阵,虽然只有七十杆星辰幡,但通天也许能看出一二玄妙。  

徐思远将星辰幡递给通天,通天果然极感兴趣。  

通天将星辰幡布在碧游宫中,只可惜幡面黯淡并无星光落下。  

只剩下七十杆星辰幡,哪怕是圣人出手也不可能再现周天星辰阵。  

周天周天,唯有三百六十五可称周天。  

通天叹道:“妖族为了炼制这星辰幡也不知费了多少心血,为师曾在金鳌岛观战,妖族的周天星辰阵和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阵都不弱于为师的诛仙剑阵。”  

“此三阵可称为洪荒三大杀阵!”  

“但洪荒三大杀阵,现在也只剩下了为师的诛仙剑阵。”  

“另外两阵,已成绝响。”  

通天都觉得十分可惜。  

这时徐思远取出女娲送的河图洛书。  

周天星辰大阵本就是从河图洛书中悟出的。  

因此再见河图洛书后每杆星辰幡都自动展开了自己的幡面。  

幡面展动,有星光流转。  

仍未能成阵,但七十杆星辰幡不再是死物。  

每杆星辰幡上都有玄妙的气机流出,气机流转,可以窥得一些大阵玄机。  

通天观察大阵,徐思远的注意力却更多的放在河图洛书之上。  

星辰幡能感知到河图洛书的气息,河图洛书感应到星辰幡也有了变化。  

河图洛书名气极大,当初女娲给徐思远河图洛书时徐思远还观察了一番。  

最后发现河图洛书上的图形十分简单。  

河图洛书,色只分黑白,河图洛书上只有点与线。  

要不是这是女娲亲手送给徐思远的,徐思远都要怀疑这是不是哪个顽童随手的涂鸦之作。  

不过这时河图洛书发出神妙的光芒。  

再看这河图洛书徐思远便看出了许多。  

河图洛书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  

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  

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  

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  

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  

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  

徐思远看着这河图洛书,竟然有种观道的感觉。  

难怪做为大哥的帝俊得到的是河图洛书不是混沌钟,虽然品级上河图洛书不如混沌钟,但是在悟道方面这河图洛书更胜一筹。  

只是可惜只有数十杆星辰幡,不成大阵,不过数月这些星辰幡上的光芒便黯淡了下来,河图洛书也变得普通起来。  

虽然有些可惜,但能有此机缘已经算不错了。  

通天这时也将星辰幡递给徐思远。  

“这星辰幡要是对师尊有用便送给师尊了。”通天要的话,徐思远自然愿意给。  

通天摇头道:“有些东西看一次就够了,再看也是无益,不过虽然只窥得一二玄妙,但对为师布阵也是大有好处,也许将来为师的诛仙剑阵还能增添一二威能。”  

“那师尊可要看看这河图洛书?”  

通天笑道:“为师自有为师的道,另外这河图洛书想必是女娲送给你的,你看可以,为师看却不合规矩,把这河图洛书收起来吧。”  

徐思远收起河图洛书,徐思远解释道:“非是送给弟子的,而是要弟子将来去渡伏羲大神成道的。”  

通天笑道:“你倒是好福缘,能得女娲高看也算你的本事,不用和为师解释太多。而且大势已定,人族必成天地主角,为师本还在考虑何时在人族落子。”  

“当初阻那太一成圣时我们三圣皆许了女娲一个人情,因此伏羲不成人皇之前我三教本无人可以插手人族之事。”  

“不过女娲要你去渡伏羲,我截教天然便占了先手!”  

通天看着徐思远,眼中满是赞赏,当初昆仑山收下的一条小蟒蛇却已经给了通天太多惊喜。  

通天笑道:“你如今杂事甚多,却是不必陪着为师。”  

“那弟子告退。”  

···  

徐思远离了碧游宫来到西昆仑。  

激活陆压给的玉符后便找到了陆压的住处。  

见到徐思远陆压的脸上满是笑容甚至还有那么一丝的激动。  

陆压迫不及待的问道:“拿到那星辰幡了?”  

徐思远微微点头,徐思远却并没有拿出星辰幡,徐思远开口道:“总得让我见见那葫芦和祖巫精气吧。”  

“当然!”  

陆压取出一个葫芦,正是徐思远当初送出去的那一个。  

这葫芦做不得假,陆压一摇葫芦,葫芦中散发出两位祖巫的气息。  

正是帝江与烛九阴的气息。  

一代祖巫的精气最终却被仇敌收入葫芦之中。  

徐思远心中微微叹息。  

徐思远拿出星辰幡道:“如何交交易?”  

和昊天交易徐思远可以先把果子递给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