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迁都大祭天地鬼神共听之(3/3)
。
而随着他踏上天坛的第一步起。
浩大的礼乐声随之奏响。
恢弘肃穆的礼乐煌煌大气,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庄严之感,仿佛天地间就只有乐声响彻。
此时天坛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丰盛的祭品,同时还有一只熊熊燃烧着大火的、造型青铜大鼎。
迁都祭天,需要由天子念祷文。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
“乾道变化,阴阳所以消息,沿创不同,生灵所以顺叙。若使天意不变,施化何以成四时,人事不易,为政何以厘万姓!”
“《易》不云乎:「通其变,使民不倦」;「变则通,通则久」。「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朕又闻之,安安而能迁,民用丕变。”
“是故姬邑两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若不因人顺天,功业见乎变,爱人治国者可不谓然欤!长安乃我大汉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朕将兴汉室,而今还旧都…”
乐声停歇,刘协清朗而充满郑重的声音回荡天地。
每个百姓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虔诚之意。
百姓们双手合十,闭眼祷告。
在心中祈愿大汉兴旺。
念祷文是最重要的过程,这会儿只要别突然出现打雷下雨之类的坏天气,那就代表上苍对于迁都没有异议,而接下来大汉也会万事安康。
然后由礼官向上苍献上贡品,之后刘协就可以领着万民朝拜上天,结束祭祀。
当然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祭天的日子是由负责历法天文的官员们精挑细选的,他们可不敢拿自己的九族开玩笑。
所以直到刘协念完祷文,天空依旧晴空万里。
刘协将祷文念完了后,便将其丢入了熊熊燃烧的青铜大鼎中,祷文化作一缕袅袅青烟缓缓升起,伴随着呼啸的风直上九霄。
这次刘协没有玩之前大祭时弄出的紫气东来的把戏,因为没有什么必要,这种事情偶尔弄一次就得了。
看着祷文烧完,刘协站直了身体,他抬头看向面前的大鼎,然后拱手在万众瞩目下沉声开口道:
“历代先帝在上!护佑我大汉千秋万世繁荣昌盛!”
“皇天后土在前!保我大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大汉天子刘协告之——!”
刘协深深躬身行礼。
然后祭坛下无数百姓和文武官员纷纷跪下行礼!
“历代先帝在上!护佑我大汉千秋万世繁荣昌盛——!”
“皇天后土在前!保我大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浩荡的声音传遍四野。
恢弘盛大的礼乐再度奏响!
天地鬼神共听之!
而随着他踏上天坛的第一步起。
浩大的礼乐声随之奏响。
恢弘肃穆的礼乐煌煌大气,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庄严之感,仿佛天地间就只有乐声响彻。
此时天坛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丰盛的祭品,同时还有一只熊熊燃烧着大火的、造型青铜大鼎。
迁都祭天,需要由天子念祷文。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
“乾道变化,阴阳所以消息,沿创不同,生灵所以顺叙。若使天意不变,施化何以成四时,人事不易,为政何以厘万姓!”
“《易》不云乎:「通其变,使民不倦」;「变则通,通则久」。「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朕又闻之,安安而能迁,民用丕变。”
“是故姬邑两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若不因人顺天,功业见乎变,爱人治国者可不谓然欤!长安乃我大汉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朕将兴汉室,而今还旧都…”
乐声停歇,刘协清朗而充满郑重的声音回荡天地。
每个百姓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虔诚之意。
百姓们双手合十,闭眼祷告。
在心中祈愿大汉兴旺。
念祷文是最重要的过程,这会儿只要别突然出现打雷下雨之类的坏天气,那就代表上苍对于迁都没有异议,而接下来大汉也会万事安康。
然后由礼官向上苍献上贡品,之后刘协就可以领着万民朝拜上天,结束祭祀。
当然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祭天的日子是由负责历法天文的官员们精挑细选的,他们可不敢拿自己的九族开玩笑。
所以直到刘协念完祷文,天空依旧晴空万里。
刘协将祷文念完了后,便将其丢入了熊熊燃烧的青铜大鼎中,祷文化作一缕袅袅青烟缓缓升起,伴随着呼啸的风直上九霄。
这次刘协没有玩之前大祭时弄出的紫气东来的把戏,因为没有什么必要,这种事情偶尔弄一次就得了。
看着祷文烧完,刘协站直了身体,他抬头看向面前的大鼎,然后拱手在万众瞩目下沉声开口道:
“历代先帝在上!护佑我大汉千秋万世繁荣昌盛!”
“皇天后土在前!保我大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大汉天子刘协告之——!”
刘协深深躬身行礼。
然后祭坛下无数百姓和文武官员纷纷跪下行礼!
“历代先帝在上!护佑我大汉千秋万世繁荣昌盛——!”
“皇天后土在前!保我大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浩荡的声音传遍四野。
恢弘盛大的礼乐再度奏响!
天地鬼神共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