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刘协自古以来,高句丽都是我大汉疆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拾残局。  

所以要说沾光,他沾赵云的光可是比张辽沾黄忠的光要多得多。  

因此面对张辽的这番话他根本无言以对,只能暗自郁闷。  

刘协把这两个活宝的拌嘴听在耳里,心中只觉得好笑。  

微微摇了摇头后,刘协向群臣问道:“此番俘虏乌桓十数万,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他来的上朝的路上看了传回来的捷报,还有郭嘉给他的上书,其中就提到了关于俘虏的处置问题。  

“当然是全杀了!”  

吕布闻言毫不迟疑地回答道,话里充满了腾腾杀气。  

“陛下,对付这些异族不需要讲什么仁义道德,唯有杀戮才能震慑他们!”  

“臣以为可将所有俘虏尽数斩首,然后拿他们的人头在边境筑京观!”  

“如此,定能保边境太平!”  

吕布年轻时时常和异族打交道,在他看来这些异族全都一个德行。  

只有杀得他们怕了,他们才不敢来冒犯你!  

“温公此言差矣。”  

贾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摇着头说道:“杀了实在是太浪费了。”  

“重建雒阳需要大量劳力,不妨将这些俘虏全部派去建设帝都。”  

“如此一来既可以省去大量钱粮,也不会白白浪费这么多劳力,岂不妙哉?”  

重建雒阳,由各大世家出钱粮、朝廷负责招募人手进行施工。  

传统徭役一般没有任何钱财可拿,有时候甚至连吃喝都要自己承担。  

碰到开明的帝王才会给参加徭役的百姓们管饭,但许多负责工程的官员都会克扣这笔开支。  

所以许多百姓都提徭役而色变。  

但刘协特意叮嘱过,朝廷不仅不能克扣那些参与徭役的百姓们的伙食,而且要发放一定的酬劳。  

这些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可若是采用乌桓俘虏来重建雒阳的话,那还给什么酬劳?  

给口饭吃就不错了!  

至于是累死饿死那都无所谓,节省下来的钱完全可以充入国库。  

“好像也是。”  

吕布挠了挠头,他倒是没想到这一点,这就是读书人的脑子么?  

果然比他转的快。  

听到吕布和贾诩二人一个比一个狠的建议,诸葛亮忍不住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这些俘虏无论是杀还是充作苦役建设雒阳,都不够妥当。”  

“孔明有何高见?”  

刘协亦觉得吕布和贾诩的建议都有些太狠毒了,闻言当即问道。  

诸葛亮拱手道:“回禀陛下,此番北征虽然重创乌桓,但乌桓仍有不少余部分布在草原中。”  

“陛下若严苛对待俘虏,势必会让乌桓余部升起恐惧和仇恨的心理。”  

“短时间内可能无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臣以为陛下可斩杀俘虏的所有乌桓部落高层,至于普通乌桓士卒和百姓,陛下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行,将他们逐渐吸收融入我大汉。”  

“乌桓人生长在草原,乌桓骑兵天下闻名,只是缺少装备武器而已。”  

“陛下将他们收为己用后,只要稍加训练和武装,就能得到一支精骑!”  

“恩威并施,届时只要陛下稍加招降,草原上的乌桓余部定会来投。”  

“如此不过百年,乌桓将不复存在。”  

诸葛亮的想法和吕布与贾诩都不同,他希望将乌桓高层斩杀,然后把乌桓士卒收为己用、百姓融入大汉。  

兵不血刃地抹除掉乌桓。  

刘协沉思片刻,并未立刻同意诸葛亮的建议,而是看向群臣。  

“诸位爱卿觉得此策如何?”  

不是他不信任诸葛亮,而是因为这种事往往要集思广益、查缺补漏。  

“此策甚好。”  

司马懿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出言表示支持。  

杨修也点头道:“诸葛尚书之策虽然耗时颇久,但十分高明。”  

法正只是沉默不言。  

他初来乍到,不适合发表意见,而且他也觉得诸葛亮的办法极好。  

果然天子身边的谋士都不简单。  

见群臣都不反对,刘协便道:“那就依孔明之策处置这些俘虏吧。”  

诸葛亮躬身一礼:“陛下英明。”  

此事定下,司马懿继续说道:“陛下,还有一事。”  

“崔侍中代表我大汉出使高句丽,修两国邦交,此事臣以为不妥。”  

“这高句丽乃是关外小国,理应他们派使者前来我大汉朝见陛下,怎可由我大汉降尊纡贵派使者前往?”  

司马懿对这件事相当不爽。  

他是侍御史,有弹劾之权。  

崔林没有请示过天子就前去出使一关外小国,简直是自作主张。  

“司马御史此言差矣。  

崔琰见司马懿弹劾胞弟,哪里还能坐得住,当即站出来反驳。  

“身为大国自然要有大国的风度,当初若无博望侯出使西域,我等安知西域的情况?”  

“德儒此番出使高句丽,想必也是为了先去打探对方的情况。”  

大汉并没有和高句丽有任何外交往来,对后者的情况也不了解。  

许多大臣甚至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国家的存在。  

“那也不该未经请示就擅自出使!”  

司马懿可不惯着崔琰,冷哼一声,向刘协拱手道:“请陛下治崔侍中僭越之罪!”  

然而此时此刻,刘协紧皱眉头,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他在思索历史上高句丽所在的位置,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