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匹夫可识我八门金锁阵?(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濮阳城,官仓。  

“这该死的曹贼!非但裹挟百姓跑了,更连一粒米都没给本将军留下!”  

吕布命人打开官仓的大门,望着空荡荡、连一粒米都没有余下的粮仓,忍不住一脚踹翻了旁边的粮斛,站在那里破口大骂。  

他们进入濮阳城没有任何阻碍。  

就如那黄牛村的村长所说,城内连一名守军都没有,大军顺利占领了整座濮阳城。  

但这却是一座完完全全的空城!  

就和黄牛村一样,濮阳城内绝大多数百姓都被曹军给带走了,留下来的只有一些老人和残废。  

不仅如此,连粮草物资也不例外,他们占领这座城池可谓是丝毫好处都没有捞着,还要负责满城的老弱。  

因而尽管无伤拿下了这座城池,但吕布也没有感到多么高兴,反而满心郁闷,憋了一肚子的邪火。  

因为他想要的是胜仗,大胜仗!  

正面击溃敌人从而获得胜利,这才是武将的荣誉,而不是从渡河到现在连敌人的影子都见不到,莫名其妙就拿下了一座城池。  

地是收复了,要讨的贼却没见到。  

更关键的是他代表着朝廷颜面,全城老弱他不得不管。  

这让他怎么立功?怎么进步?  

“不只是濮阳,恐怕整个东郡乃至于整个兖州的兵马、物资和百姓,都被曹贼给带走了。”  

一道声音从吕布身后幽幽传来。  

正是司马懿。  

虽然接连判断失误对他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他此时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并且冷静分析判断出了当下的情势。  

“我一开始以为曹贼会死守兖州,但我错了,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我刚刚去找城内的百姓们询问了一下,在半月之前曹军就开始调离粮草物资,并开始四处掳掠百姓。”  

“他不可能只在濮阳这么做。”  

“濮阳是东郡的治所,放弃此地就等于放弃东郡;而曹贼若是打算死守兖州的话,是不可能放弃东郡。”  

“依我看,曹贼定是打算放弃兖州。”  

司马懿沉声说道,他之前错估了形势、也高看了曹操抵抗的决心,这是他判断失误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他现在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只是他实在想不出曹操如此撤退的理由。  

“放弃兖州?”  

吕布听完后顿感吃惊,随后有些狐疑地看着司马懿道:“你…确定?”  

感受到吕布眼中那满满的怀疑和不相信,司马懿眼角一抽,心中浮现一股莫大的耻辱感。  

身为一名谋士,居然被吕布这种一根筋、只会领兵打仗的莽夫给质疑了,但他偏偏又没办法反驳什么。  

谁让他之前几次都做出了错误判断。  

如果早点如吕布说的那样,直接渡过黄河进入东郡,说不定还能赶上撤离的曹贼大军。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的憋屈,说道:“温公,再信我一次,这次绝对没错。”  

“曹贼要撤离这么多百姓、物资还有兵马,动作肯定快不了,我们眼下应当直奔官渡,追杀敌军!”  

“若能拿下官渡,豫州便在温公股掌之间!”  

若是继续逐一占领兖州各郡的话,那无疑是在浪费时间,给敌人撤退之机。  

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领兵追上去!  

听到司马懿这番笃定的言语,吕布心中稍一思索后,最终答应了下来,悍声说道:“那就追!”  

眼下找不到敌军的所在,与其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兖州乱转,不如直奔官渡而去。  

要是刚好能追上撤退的敌军最好,追不上的话也能确认一下敌军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曹贼总不可能连官渡这一要地也放了。  

他不怕敌军会埋伏他。  

他就怕敌军不跟他打!  

决定采纳司马懿的建议后,吕布当即命令步卒收复兖州各大城池,他自己则点齐五千并州铁骑,直奔官渡而去。  

正如司马懿所预料的那样。  

曹操的确没有坚守兖州的想法。  

在得知朝廷大军开拨的消息之前,他就早早命令驻守在兖州的曹仁开始将兖州各郡的人口、物资以及为数不多的兵马陆续往豫州撤离。  

留下的都是一座座空城。  

之所以撤离缓慢,是因为之前还需要表面上装装样子,不能被孙权他们所察觉。  

不过眼下朝廷大军已经南下,孙权那边也需要开始应对敌人、无暇分身他顾,所以这时候提高撤退速度就没什么顾忌了。  

兵马的调动倒是早已经完成,现在主要往回撤的是兖州的人口以及物资。  

兖州作为中原之地,不但人口众多,而且物产丰饶,若是白白送出去的话无疑是增强敌军的实力。  

全部带走才是上上之选。  

官渡。  

一架架浮桥横在水面上,百姓们在士卒们的监督和驱赶下排着长长的队伍渡河,除此之外还有满载粮食和物资的马车、牛车。  

“快点!动作快点!”  

“一个个别磨蹭!”  

“再不快点小心我抽你!”  

曹军士卒们手持鞭子,凶神恶煞地对呵斥百姓,催促着他们渡河,稍走得慢一点的就是一鞭子下去。  

渡河的百姓们虽然满心怨气,但面对手持武器的曹军士卒,他们也不敢反抗,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毕竟这可是曹操的军队,曾经三屠徐州的大军!  

不远处的岸边。  

曹仁望着浩浩荡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