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此子所知甚多,断不可留吕布,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了今日议事的主题,商议如何攻打孙策。  

陈宫道:“孙策在庐江郡的粮仓,就位于皖县。探子回报,孙策从豫章运来的粮草,五日后便能抵达皖县。而皖县地处平原,适合骑兵冲锋。将军可率领一千铁骑,突袭孙策的运粮队伍。”  

高顺点头认同:“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等粮草充足,若烧毁了孙策的粮草,他定然守不住庐江。”  

吕布心中却不是很认可陈宫的计谋,说道:“公台,吴郡富裕,我等为何不出兵吴郡?这庐江郡即便打下来,也没什么好处啊。”  

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之前的穷小子了。  

放在一年前,庐江郡的六安和皖县能让他眼红死。  

而今却瞧不上。  

眼睛只盯着孙策地盘上最为富裕的吴郡。  

“兵家大事,万不可操之过急。吴郡虽富,战略意义却不如庐江郡。”陈宫指着墙上的舆图,耐心的为吕布分析当下的局势。  

“夺取庐江郡,整个江北都将没有孙策的立锥之地。先取庐江,再取柴桑。随后沿江而下取豫章、鄱阳。”  

“如此,便能形成一张大网,将孙策彻底封锁在江东。之后无论是吴郡还是会稽郡,皆可徐徐蚕食。届时,孙策除了出海远遁夷州,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吕布见陈宫这般分析,虽然依旧不是很认可,但还是选择听他的。  

他虽然狂妄,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  

可这些年吃过的亏,让他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战场上冲锋陷阵,十个陈宫绑在一块,都不够他杀。  

可论局势分析,全军上下所有人凑一起,都比不上陈宫一人。  

“那便依公台所言。”  

于是,确定了战略方针之后,陈宫拉着吕布和高顺,进行一系列的部署。  

“文远带了一万大军前往邺城,之前的计划得有所改变。初期尽量避免和孙策正面交锋,将军率并州铁骑,以偷袭为主,一小股一小股的消灭孙策的人马。”  

“待到孙策粮草不足,伯平则大军压境…”  

庐江郡,太守府。  

孙策听完探子来报,紧皱眉头,看向一旁始终面色淡然的周瑜,说道:“公瑾,吕布屯兵合肥,显然就是冲着我来的。”  

周瑜轻轻摇动羽扇,不紧不慢道:“区区吕布,伯符何须惊慌?”  

孙策一双剑眉皱的更深了,问道:“吕布带甲三万,勇武亦不在我之下,公瑾怎能小觑?”  

说着,又叹了口气。  

“可惜那步练师,随家人离开庐江躲避战争,未能寻到。否则献上步练师,或有转机。”  

周瑜微微一笑,道:“伯符亦知,邺城那位天子已然掌权。如今正是与袁绍争夺冀州的关键时期。二者之间,短时间内必然分不出高下。”  

“我们如今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占据三州之地的袁绍,仅仅只是一个吕布而已。”  

“吕布甲士三万,其中一万已随张辽前去邺城。他麾下,仅有两万兵马。”  

“即便吕布按兵不动,我亦要劝伯符攻占江北,夺取整个扬州。甚至攻入吕布的大本营徐州。”  

经周瑜一分析,孙策也发现他如今的局势,的确比之前更好了。  

之前所要面对的,坐拥三州之地的袁绍。  

而今仅仅只需面对拥兵两万的吕布。  

“公瑾有何妙计,可助我夺取江北,占据徐州?”  

周瑜收起羽扇,正色道:“袁绍与公孙瓒正在河间郡激战,于袁绍而言,必须尽快击败公孙瓒,方有机会在邺城天子彻底站稳脚跟之前夺回邺城。”  

“如此一来,他定会让袁谭、高干领兵支援。高干开春之后,便前往汉中讨伐张鲁,并州只余一万人马。这一万人马,需用来防备鲜卑与羌胡,绝不会轻易擅动。因而,唯有袁谭能去支援。”  

“袁谭一动,青州空虚,便给了曹操得以动弹的机会。伯符可去信一封,与曹操达成联盟,攻取扬州。”  

孙策听罢,沉思片刻,问道:“届时曹操若取了扬州一两郡,如何肯走?”  

“走与不走,岂能由他决定?”周瑜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道:“到那个时候,公孙瓒早已落败。  

冀州那边,最终掌权者无论是袁绍还是邺城的天子,他们只要空出手来,都会在第一时间攻打兖州。曹操只能舍弃扬州的城池,固守兖州。”  

孙策闻言,恍然大悟。  

周瑜这一招顺势而为,让曹操做嫁衣,让他很是佩服。  

“公瑾对天下大势当真是洞若观火,有公瑾相助,何愁不能成就一番大业!”  

孙策豪气干云,对未来的局势倍感信心。  

周瑜站起身来,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指着皖县城外的一处平原,说道:  

“豫章押送过来的粮草,再有几日便能抵达皖县。我是陈宫,定然要设法烧毁这批粮草。”  

“皖县乃平原地带,适合骑兵冲锋。吕布定然会亲自率领一千并州铁骑奔袭而来,趁势断了我军粮草。”  

“伯符引一万人马,在此处设下埋伏,剿杀吕布和他的骑兵。”  

“若能留下吕布自然再好不过,即便被他侥幸脱困,没了并州铁骑,又岂能对伯符造成威胁?”  

“没了并州铁骑的吕布,就是没了牙齿的老虎!”孙策眼中精光四射,说道:“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这就命公覆领军过去假冒运粮队伍。”  

“善!”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